《最是一年春好處》:鄉村振興成果的多元表達
作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點紀錄片,《最是一年春好處》用八集的篇幅深入湖南本土農村的八個地區,每集分別講述一個地區的“扶農助困”“鄉村振興”故事。該片在湖南衛視播出后,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近年來,農村電商發展迅速,而電子商務與網絡扶貧也隨之成為“大勢所趨”。該片聚焦於此,每集都形象生動地講述了扶貧攻堅過程中,從前端到后端的農村電商服務,包括從產品拍攝、打造網紅IP、網店引流、微淘營銷、爆款打造、直播帶貨、推廣布局等,展現出互聯網時代的最新農村圖景。無論是地域特色鮮明的農產品,還是生態環保的鄉村旅游、抑或依山傍水的休閑民宿,都蓬勃而起、遍地開花,“互聯網+精准扶貧”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大法寶。片中可以看到,除大力支持電商創業的全國電商扶貧典型江永縣外,湖南其他地區也都有大批農民工回鄉開起網店,銷售農產品。有的做自媒體,每天往返於村落間,以短視頻和直播幫鄉親們賣貨。有的從農戶手裡收購新鮮農產品,加工以后銷售給大型連鎖餐飲或是經銷商,再由經銷商發往各地農貿市場。有的民宿主動幫助貧困戶銷售當地特產給外來游客。江永縣九牛沖的瑤家肉粽暢銷到了全國,還計劃在馬德裡商標注冊下來之后賣到全球。每一集中,都有激動人心的亮點。
該片一改以往同類型紀錄片宏大敘事的手法,沒有採用常見的“以人帶事”或“以事帶人”,而是以農村的自然生態環境、特色農產品、農作物和勤勞上進的平民百姓共同構成敘事主體,用小段落的方式進行結構,“微觀化”地敘述一個個普通而又溫馨的故事。如第三集《尋鮮》,拍攝地點在“湘中第一林區鄉鎮”婁底市新化縣奉家鎮,故事從當地盛產的春筍切入。春節團聚,在廣東經商多年的奉友華回鄉和家人一道吃了一頓“春筍宴”,有“春筍炒臘肉”“春筍燉雞”“清炒筍條”“油炸春筍粑”等。目睹家鄉的變化,他決心回鄉創業,在“筍”上大做文章。然后攝像機兩度“移步換形”,先介紹三農自媒體博主女青年心寶,拜擅長制作蒿粑的彭奶奶為師學做美食,用手機拍攝蒿粑制作過程,幫鄉親們直播賣貨。后又說到創辦農家樂6年的老奉夫婦,總愛用最拿手的清燉河魚招待游客。最后由老奉一家說到全村32戶,家家戶戶開起了農家樂,引出這片土地的人們積極、勤勞、樂觀,通過與政府一起努力,脫掉了貧困縣的帽子。片中對這些場景、人物、事件、特產以及美食佳肴的制作,都作了繪聲繪色的直觀展示,既彰顯了鄉村振興的成果,又宣傳了地域品牌農產品。這種真實朴素接地氣的生活,喚起了觀眾心底的感動:這是春天的滋味,幸福的味道。
該片以時代審美為支撐,在現實主義的手法下,鏡像語言層次清晰、簡潔精致、充滿詩情畫意。每集中的鏡頭,無論是高空航拍、微距抓拍,大特寫,還是延時拍攝、慢動作、定格,幾乎每一個都很講究,展現了深邃的美學意境。春日鄉村韻味和人物即刻心境,都能在鏡頭中自然表達。畫面融入了鮮明的藝術色彩,令觀眾賞心悅目,回味無窮。解說詞朴實又不乏文採,像是對朋友娓娓傾訴,入耳入心。同期聲的運用減少了人物採訪,更多的是展現鄉親們之間的交流,平凡人說平凡事,鄉音俚語,言淺情深,親切質朴。每集的片名都隻用兩個字,貼切、凝練,如同散文中的“文眼”,既是那一集主題的凝聚點,又是結構的焦點和抒情的飽和點。
走進春天裡,走進蓬勃希望的湖南農村地區,《最是一年春好處》聚焦鄉村振興的故事,展現了為實現小康生活而不斷奮斗的淳朴鄉親群像,繪就一幅美麗鄉村建設的生活圖景。
(作者:黃新心,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編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