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紅網《網紅“小稻種”非洲打卡記》H5

讓重大主題報道"紅、鮮、甜"

周珞 張廣
2020年08月04日14:06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重大主題報道 “紅、鮮、甜”

  做好重大主題報道是主流媒體的職責使命,如何讓重大主題報道“叫好”又“叫座”,是紅網不斷推進深度融合發展、提升主流媒體傳播力的重要實踐課題。

  2019年6月27日,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開幕式暨中非經貿合作論壇在湖南長沙舉行。紅網立足本地優勢,發揮自身特色,緊扣融合創新,推出的手繪動漫H5《網紅“小稻種”非洲打卡記》從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的預熱作品中脫穎而出,該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充分體現了“紅、鮮、甜”的特點。

  紅:“小稻種”見証“大友誼”

  1996年,雜交水稻技術傳入非洲。多年來,一批又一批中國農業專家用智慧和汗水,讓一顆顆種子在非洲大地上生根發芽,結出沉甸甸的果實,在改變非洲人民生活的同時,也讓中非友誼日臻牢固。《網紅“小稻種”非洲打卡記》以雜交水稻在非洲的推廣歷程為切入點,見証中非友誼與湘非情緣,也呼應了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作為中非進一步深化合作的“種子”,必將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再上新台階。

  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用小故事詮釋大時代,這是重大主題報道避開“自說自話”的尷尬,讓報道真正抵達受眾的有效途徑。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才能使新聞作品舉旗幟、聚民心的導向作用落到實處。

  鮮:擬人化讓作品更鮮活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一個心願,“希望雜交水稻能在非洲發展起來,讓雜交水稻為非洲糧食安全作出貢獻。”H5中“小稻種”作為敘事主體,帶著袁隆平院士的殷殷寄托展開了非洲之旅,通過幾個有代表性的節點,展示了中國雜交水稻為非洲緩解糧食問題作出的貢獻,體現中非深厚的兄弟情誼。為了解水稻種子從湖南培育、甄選到非洲種植推廣的全過程,制作團隊數次前往水稻生產基地採訪,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資料以及大量圖片。作品中的“小稻種”卡通形象就是根據採訪后拿到的稻種實物比對再進行手繪制作合成的。為了配合“小稻種”的乖萌形象,作品還採用了極富感染力的童聲進行配音。

  在探索重大主題報道表達的實踐中,我們發現,採用卡通形象、童聲、童影的作品,親和力和趣味性更強,傳播效果更佳。平衡好“重題材”與“輕表達”的關系,是切實提升重大主題報道傳播力和影響力的關鍵,“輕”在形式,“重”在內容。

  甜:有互動才有傳播

  無拍照,不打卡。手繪動漫作品《網紅“小稻種”非洲打卡記》呈現出來的非洲風情十足,引人入勝。在“小稻種”的非洲旅程中,H5選取了4個重要節點為“小稻種”設置了“自拍”環節,受眾可助力為“小稻種”拍照留念,互動體驗與代入感很強。

  這種在線交互式場景應用已成為全新的融媒體報道形式,將受眾的視覺、聽覺、觸覺帶入作品中,大大提升受眾的參與度與閱讀體驗,從而達到入耳、入腦、入心的傳播效果,實現新聞價值的最大化。

  在全媒體融合傳播的背景下,紅網始終堅持“紅、鮮、甜”的創作方向,不斷創新重大主題報道的手段方法,努力構筑強大主流輿論的看家本領,將內容與技術融合、生產與運營融合,打造從策劃到產品再到傳播的全鏈條融合生產模式,創作新時代主流媒體的網紅爆款產品,讓重大主題報道“飛入尋常百姓家”“鍵入用戶掌心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