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農民日報社孫瑩:"黔"程萬裡彩雲夢

2020年08月04日14:0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黔”程萬裡彩雲夢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貴州”,提到貴州,腦子裡自然就浮現出這句膾炙人口的宣傳語。

初次到貴州,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好山好水好風景。整整6天行程,貴陽市、遵義市、畢節市,百變地貌令人驚奇,大數據藍海令人驚嘆。雲貴高原的這片熱土上,到處煥發著勃勃生機。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看看老鄉們到底生活得怎麼樣,是我們此行的目的。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贊歌……”每當熟悉的旋律響起,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相信每個中華兒女都會心潮澎湃。而當這首歌回蕩在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養老服務中心時,我們又增添了新的感受。

銀發紅衫,平均年齡84.5歲的老人們成立了養老服務中心老年合唱團。舒適的生活環境,舒心的交流方式,這些對生活有著飽滿熱情的老人們用歌聲傳遞自己的快樂。“年輕時就喜歡唱歌,現在終於有時間有同伴,我們想唱就唱。”漂亮的珍珠項鏈、梳得一絲不苟的頭發,85歲的莫梅英老人自信又有魅力。經過大半輩子的風風雨雨,老人們向我們傳遞著難能可貴的精氣神。

4元錢能買到什麼?一個蘋果,一包泡面,還是一瓶飲料?在貴州省七星關區朱昌小學,4元就能保証一個學生的營養午餐。正值飯點,孩子們在食堂門口排好隊依次進入,打好飯間隔就座。三菜一湯,葷素搭配,85%的食材由本地供應,確保安全新鮮。就在幾年前,這些孩子的哥哥姐姐還需要從家裡帶飯,往往兩個冷洋芋就是一頓午餐。而現在,這裡的每個孩子都能吃上熱乎、營養的飯菜,不但吃得飽,而且吃得好。

走進畢節市赫章縣金銀山社區,“黨建+積分”的管理模式令人耳目一新。這裡是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安置貧困群眾2720戶13612人,來自全縣26個鄉鎮的村民居住在此。就業可以加分,參加公益可以加分,服務群眾可以加分……分門別類的細則讓大家有章可循。

有了積分能干啥?社區“積分超市”裡的商品琳琅滿目,積分可以在這裡兌換生活用品,十分便捷。甚至在評先選優、培訓就業、子女教育等方面,積分都能大展身手。

金銀山社區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幫助大家更好地融入新生活。“彝之舞”舞蹈隊由100多名彝族婦女組成,她們不僅自己設計了改良版的彝族服裝,還自編自導自演。和著音樂的節拍,踏著靈活的舞步,她們用彝族人特有的載歌載舞方式講述著小康的故事。

為了讓社區的孩子們在放學后能有安全健康的活動場所,更好地培養他們的興趣和特長,金銀山社區開設了“4點半課堂”。音樂、繪畫、主持……隻要孩子們有需要,社區就盡量滿足。這裡的每一位老師都是周邊學校的專業教師,對孩子的喜愛和對教育的熱愛讓他們願意在工作之余來貢獻一份力量。作為獎勵,社區也會按照課時給予相應積分。

走進教室,參與到孩子們的音樂課堂,我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快樂。與先前猜想的害羞、內向不同,這裡的孩子落落大方,自信滿滿。大山裡走出來的孩子淳朴、善良,知道珍惜,也懂得感恩。

小康是什麼?在88歲的趙永淑老人眼裡,小康就是每天過得順心、舒心﹔在六年級的鄧宇浩眼裡,小康就是有免費的營養午餐﹔在51歲的“彝之舞”舞蹈隊隊長王光蘭眼裡,小康就是在自家社區的廣場上自由起舞……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正是貴州努力實現的如彩雲一般的小康夢。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