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電影重逢,向未來出發
周末的傍晚,經過住家附近一處社區小廣場時,正好趕上一場露天電影開映。雖然沒有預約,不能就座,但在場外憑欄,看看免費的影片,就著微微涼風,就是忙碌都市人難得的愜意消夏體驗。
看露天電影,對於中老年人,是通往懷舊的按鈕,可以喚起數十年的人生記憶:上世紀80年代之前,電視尚未普及,花錢進影院尚屬奢侈之舉。一場露天放映的電影,對於城市社區或鄉村街鎮的居民百姓,是一次難得的文化娛樂、閑暇享受。
如今的露天放映,是疫情防控背景下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一項舉措,用以應對電影院剛開放、上座不能超過三成的局限,可以讓更多人不至於錯失因電影節匯聚而來的好片子。對於年輕人,露天放映算一種新鮮體驗,在倡導夜間經濟、新消費與大力營造“人民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當下,這對於面臨經營模式或社會形態轉變的商業中心或城市社區,是一種可以有效聚集人氣的時尚活動。
從露天放映、線上展映,到線上與線下結合的論壇交流和市場交易活動,上海電影節為安全、順利、創新舉辦做了許多探索,對於重創、停頓之后重新啟動運行的電影市場和電影產業,所釋放的信號和起到的作用,都彌足珍貴。在展映數量和活動規模上,較之以往,這屆電影節或許不算大,但翻看放映目錄,那一長串拍攝出品於2019年、2020年的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電影名單,卻不能不教人心頭熱流奔涌、感慨感動—每一部新片背后,都有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睛,期待能夠進入院線、收回投資,期待找到“心心相印”的影迷、分享對世界的認識與感悟,期待自己的心血辛勞不會因疫情而空付、湮沒。
為期9天的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回頭看,開幕時以“重逢”為主題的電影節海報,依然令人感動:開闊的現代城市背景下,隻有一個小小的觀影者高坐半空中,氛圍迷茫,卻又堅定。有影業人說,它傳遞了中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的積極信號,以及中國電影產業長期向好發展的信心。這次電影節,就是一場充盈巨大喜悅卻又百感交集的“重逢”,影人、觀眾與電影,一座城市與一場節慶。
既已“重逢”,便是開啟。電影節期間,上海出台了補貼觀影政策,與疫情之前相比顯得“超低”的票價,或許會開啟一段更長的電影產業復蘇季、影迷觀影節慶期。
近百年來,電影電視或許是對人類產生最大影響的文化形式之一。它讓偏居一隅的普通人在一己庸常中間時時看到遠方、異域,體驗了不同的生活,透見了更深刻的人性,感受到更豐富的情感,啟發了更多的想象和思考,讓人類的生命寬度、厚度、深度乃至高度都得到拓展。願電影人、電影產業都從“重逢”的節慶再出發,拓出一條更生態健康、更重人文與創新、通往未來的影視之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