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出版工作者如何增強“四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干部的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出版工作是宣傳思想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版工作者是黨的意識形態陣地的守護者,更應該在工作中不忘初心,踐行使命,不斷增強“四力”。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腳力是全部出版工作的源頭,眼力、腦力、筆力歸根到底要從腳力中得來。增強腳力,要站穩立場。我們的出版方針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出版工作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因人民需要的產生而產生,隨人民需要的變化而發展,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出版工作者不僅要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還要牢固樹立以人民利益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努力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真正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站對、站穩立場是做好出版工作的前提。增強腳力,要勤接地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既是文藝創作的根本方法,也是出版工作的基本遵循。滿足讀者的真正需求、反映基層的生動實踐、匯聚群眾的智慧,是出版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不孤芳自賞,不閉門造車,不異想天開,走出辦公室,走到基層去,走到讀者中間,出版工作者將會獲得地氣、靈氣和朝氣,出版工作將會獲得豐富的滋養。增強腳力,要注重實效。腳步踏實,才能行穩致遠。出版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較真的工作,最終的工作成果都要落在白紙黑字上,留待讀者、社會、歷史去評說。這一屬性就要求出版工作的每個環節都要落細、落實,課題調研更是如此。古語雲,差之毫厘,謬以千裡。出版工作的源頭是調研,通過調研了解讀者需求,確定選題方向和營銷策略。調研來不得半點馬虎,不能浮光掠影,不能自欺欺人,不能弄虛作假,要堅定“肯調研”的態度、提高“會調研”的能力、保持“深調研”的定力,多聽讀者真聲音,多解讀者真需求,與基層群眾廣交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心語,獲得親知、真知、深知,才能真正對出版工作有所助益。
開闊視野增強眼力
“泰山之高,背而弗見﹔秋毫之末,視之可察”。眼力,就是觀察力、發現力,眼力的背后是判斷力、辨別力。觀察事物能不能洞見、預見,判斷事物准確不准確,這對做好工作尤其是出版工作至關重要。增強眼力,要提高政治辨別力。我國正在處於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各種社會思潮競相發聲。在這些思潮中,正確與錯誤並存、先進與落后交織,出版工作者增強眼力,就要不斷增強政治鑒別力和政治免疫力,旗幟鮮明堅持真理,立場堅定批駁謬誤。在思想交鋒中,敢於亮劍,敢於同錯誤思潮作堅決斗爭。眼力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需要長期的修為鍛煉,需要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來增強。出版工作者要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要在學習和實踐中注重提高自己的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証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眼力,要開闊視野。見多才能識廣,編輯界有個說法,好的編輯要做個雜家。因為編輯接觸的稿件涉及各個專業,這就要求編輯的知識面要廣,要善於學習。出版工作要守正,守的是正確的出版導向、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守的是大道。古人雲,文以載道。內容與形式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系。出版創新的是表現形式、呈現方式和傳播樣式,這裡面有很大的空間、很深的學問,需要我們深入地研究、大膽地探索。視野開闊,思維靈活,則是創新的必要條件。增強眼力,要善於發現。傳統歐美出版業認為出版是“觀念的行業”,奉智性價值、審美價值、社會價值為尊,觀念的先導性是其靈魂。認為出版人的工作就是發現新作者,使他們經典化,繼續發現新作者。出版業就是要為人類整體催生和保育文化創造力和精神價值。古往今來,出版在學術的普及、知識的傳播、文化的傳承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出版的一個鮮明特征是開風氣之先,引領時代發展。出版工作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善於從眾多的稿件中發現觀念先進、思想深刻、審美卓越的價值之作,通過符合出版規律的適當包裝進行推廣傳播。
勤學多練增強腦力
腦力,指的是思想水平、政治水平、理論水平,在“四力”中居於統領地位。增強腦力,要多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依靠學習創造了歷史,更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學習,應該成為出版工作者的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沒有書香的人,是不適合做出版工作的。出版工作者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補精神之鈣、固思想之元、培為政之本。深入學習出版專業知識,還要加強對中國歷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世界歷史的學習,結合工作需要學習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法律、科技、軍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知識化、專業化水平。增強腦力,要多想。延安時期,毛澤東為《新中華報》題詞,隻有兩個字:多想。報社將題詞制成匾額,挂在編輯部窯洞最顯眼的位置。毛澤東為什麼要求新聞工作者“多想”而不是其他?這麼多年過去,毛澤東的要求對我們來說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讀書,不是為了販賣知識﹔讀書人,不能滿足於做個“知道分子”。讀書學習,是為了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增強我們的腦力,不能照本宣科,不能人雲亦雲,不能紙上談兵。書,要讀到腦子裡,讀到血液裡,讀到心裡。增強腦力,要多習。“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只是途徑和手段,其目的全在於運用,在於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腦力是否增強,最終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如今的出版產業正處於關鍵轉型期,世界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傳播形態深刻變革,推動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全方位創新,實現從“一元獨白”到“多元對話”、從“高勢位”灌輸到“嵌入性”表達、從“口號化”號召到“日常化”融入、從“完美化”包裝到“生活化”展示的理念轉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挑戰和考驗。如何應對,如何引領,需要我們絞盡腦汁去思索、殫精竭慮去實踐。
轉變文風增強筆力
俗話說,文如其人,文章能夠綜合反映一個人的政治素質、理想情懷、知識水平、文化修養和專業功底等。增強筆力,就是提高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與水平,這是出版工作尤其是編輯工作的基本功。一個好的編輯,固然不能越俎代庖,不要去干預作者的創作,但是一定要深諳寫作之道,要能夠深刻體察作者的創作思路、風格、特點,要做作者的“知音”,這就需要編輯要有“幾把刷子”。增強筆力,要多寫。如果說讀書是出版工作者的生活方式,寫作就應該是出版工作的職業習慣。出版工作就是與文字內容打交道的,嫻熟地駕馭文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寫作。寫作,可以養文心、培文氣、練文筆,對於提高編輯水平大有幫助。增強筆力,要轉變文風。藝術創作要有匠心,不可有匠氣。寫文章要言之有物,切不可講套路,要堅決摒棄“黨八股”“洋八股”“土八股”等問題,要不斷推動話語體系和表達方式創新、積極踐行“短實新”的清新文風。增強筆力,要有品位。文章千古事,對於自己的文章、作者的文章,都要心存敬畏,審慎修改。出版的圖書要講究格調、要有文化品位、要有審美水平,要對得起作者的辛苦付出,更要經得起讀者和市場、歷史的考驗。目前,在出版行業仍有一些迎合市場的低俗、媚俗、庸俗的作品,還有一些粗制濫造、質量不高的出版物,這不僅是對出版事業的不負責,更是對行業、對自己的不尊重。要以敬畏之心著書,要以高雅格調出書,這才是一名合格的出版工作者應該秉承的基本操守和職業素養。
(作者單位:學習出版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