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第一次的離別》:唯有真實最動人

苗 春
2020年08月07日06:3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唯有真實最動人(影視熱點)

  《第一次的離別》海報 百度圖片

  《第一次的離別》劇照 百度圖片

  7月20日,新疆題材影片《第一次的離別》從影院復工首日起在全國公映。它用接近紀錄片的手法,拍出了詩情畫意,人物形象生動鮮明,充滿生活的質感,令海內外觀眾感同身受,實現了共情共鳴共振。

  保有生活的質感

  廣袤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金黃的胡楊林,閃閃發光的湖水,綠樹掩映下緩緩走來的羊群,還有過古爾邦節、摘棉花、跳維吾爾族民族舞……這些新疆元素濃郁的自然風貌和當地百姓的生活情境,通過《第一次的離別》的鏡頭,一一展現在世人眼前。

  這部電影的導演王麗娜1987年出生在新疆,整個童年都在塔裡木盆地沙雅縣的庫木托卡依村度過,直至18歲才第一次離開。影片來源於她碩士畢業時開始拍攝的紀錄片,前后一年多時間,錄音都是維吾爾語,翻譯整理出60萬字。故事片對純記錄進行了再現和重構,以男孩艾薩的生活為線索,講述了他和青梅竹馬的好朋友凱麗比努爾之間動人的童年故事以及他對母親感人至深的愛。影片全部採用非職業演員,“影片中出現的人就是當地的村民,可能一生沒有出過村庄,延續著最淳朴的生活方式。”王麗娜說。她告訴記者,雖然經過重構,但在影片中她特別想真實地表現塔克拉瑪干腹地中人們的日常生活場景,要“保有真實的質感”,比如影片一開場的馕坑,就是王麗娜和當地的村民一起搭建的。“服飾就按照他們自己的習慣,我最多會為了影片的色調好看,從他們的衣服裡選取一件。”她認為,現在做父母的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比如凱麗的媽媽就是這樣。“這是特別朴素的想法,所以在具體的拍攝過程中,我把這樣的情節做了比較著重的呈現。”她說。

  “影片始終是以平靜、尊重的態度來呈現生活本來的樣貌。”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夏認為,這部影片讓我們看到新疆普通人真實的日常生活,沒有獵奇,沒有煽情,甚至沒有過多戲劇化的情節,人物關系都是真實存在的,這帶給觀眾無可比擬的真實質感,影片中的演員“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

  影評人楊碧薇在《電影評介》發表文章指出,“由於影片始終秉持著虛實相生的記錄風格,自始至終都在讓鏡頭說話,所以最大程度地還原了生活的原貌。”影片中包含著大量新疆的人文元素。古爾邦節上,人們宰羊,聚在一起載歌載舞﹔凱麗一家三口在地裡摘棉花時,凱麗的父親又唱起當年為她母親創作的情歌,母親臉上閃過羞澀和喜悅,凱麗悄悄觀察著父母,臉上也浮起微笑。影片還記錄了維吾爾族人民的傳統風俗與現代生活,如吃烤羊肉、家庭會議、新一代的孩子學漢語、村裡的人們為了掙更多的錢外出打工等。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說,在現代化的過程當中,各民族都被卷入了城市化進程,這在《第一次的離別》也有隱約的表現。“真實是藝術的力量所在,在真實的層面上,這種人性的呈現格外有力。”他說。

  傳遞詩意感受

  王麗娜多次表示,“《第一次的離別》是我獻給故鄉沙雅和童年的一首長詩,那片土地本身的詩意是這部電影的源頭。”片中孩子們的有些台詞也像詩句,如凱麗比努爾模仿羊吃草的樣子,說味道是辣的,像“嘴裡有風”。

  整部影片生活場景簡單,人物不多,但影片寫出了人物跟生活環境、跟大自然、跟腳下的土地的深情聯系,而且用詩意化的鏡頭呈現出來,直逼人心。

  周夏指出,影片在真實基礎上所作的藝術加工給整部影片帶來了唯美感和詩意,春夏秋冬,四季輪回,南疆的風土人情,純淨的大自然,都化為影片的角色。影片開頭三個小伙伴在沙漠中走動的情景,影片后段孩子們在胡楊樹上相聚聊天的情景,都十分美好。成年人的生活也是浪漫而詩意的,熟悉的勞作場景都自帶美感。所以有人評價這部電影有著“詩意現實主義”風格。

  楊碧薇指出,除了王麗娜用細膩溫暖的手法傳遞了詩意感受之外,影片的制片人秦曉宇本身就是優秀的詩人、詩歌批評家,對於這部影片的詩性風格和水准,他也進行了嚴格的把關,還有影片的攝像李勇、配樂文子,都用精湛的手法呼應了影片的詩性追求。

  海外交流獲佳績

  “少數民族電影因為展示的是少數民族地區的生活,包括獨特地域景觀以及民風民俗,還有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具有更豐富的元素,在國際傳播中發揮著非常獨特的作用。”饒曙光說。“在少數民族電影創作中,由本土成長起來的導演來拍新疆題材電影,更加真實,更加接地氣,大大地提升了新疆的美譽度。”他認為,影片除了少年兒童經歷的離別和他們的成長,也充分釋放了人性的關懷和魅力,對友情親情的表現也特別讓人動容,“這些不論是在人性層面還是生活層面,都是相通的,是各民族共有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可以感動全世界所有的人。”

  “無論是地域風情的獨特魅力還是人文風俗的豐富多彩,都讓新疆這片神秘誘人的土地成為藝術創作的沃土。”王麗娜說。影片採用維吾爾語,是因為片中人物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都用維吾爾語,所以她覺得影片用維吾爾語更真實,“沒有想過要配成普通話”。她表示,“作為一個創作者,我覺得把情感做真做足就好,語言完全不是障礙,反倒覺得當人物說出維吾爾語,用維吾爾語唱情歌,是特別動人的。”

  影片在海外交流的實績印証了王麗娜的想法和做法。繼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評審團最佳影片、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大獎、第四屆德國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加拿大電影節伊迪絲獎、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單元傳媒關注電影人獎之后,近日,《第一次的離別》又獲得釜山兒童電影節Embrace the Difference(擁抱多元)獎項。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