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光明日報》全媒體聚焦海南美麗鄉村 記錄展現海島人奮斗故事

李美霖
2020年08月25日10:36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日報》全媒體聚焦海南美麗鄉村記錄展現海島人奮斗故事

  7月2日,《光明日報》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聚焦湖南、廣東、海南等地的群眾奮斗故事。其中,7月17日至19日,《五代海島人奮斗圓夢》《保蕊十二時辰》《請到天涯海角來》3篇報道,聚焦美麗海南,展現海島人奮斗奔小康的幸福生活。與此同時,光明日報客戶端也推出短視頻新聞和圖片新聞,以《海南博鰲:美麗鄉村建設帶動村民共奔好日子》《博后村變美了變富了》等多篇新媒體報道,全方位展現海南人民決戰決勝奔小康的美好圖景。

  內容扎實 語言生動

  《五代海島人奮斗圓夢》《保蕊十二時辰》《請到天涯海角來》3篇報道,分別聚焦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施茶村、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保蕊村、洋浦新英灣區共鳴社區等地,記錄下“50后”村民洪尚科、扶貧干部林培、社區高才生符俊等人身邊的平淡與美好。

  3篇全景報道,以扎實、生動的語言,記錄下《光明日報》記者們在採訪中的所見、所聞、所想。從文中“苦咖啡種出甜蜜生活”“黑山羊圈養,黑得發光又發亮”“共鳴社區逛,大學生讓這更興旺”這些小標題中不難看出,《光明日報》記者以專業的新聞寫作功底、優秀的新聞敏感度、扎實的職業素養,發現、發掘海南人民脫貧奔小康路上一件件真實又感人的故事,將“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報道寫活、寫實,同時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與感觸。

  在7月19日《請到天涯海角來》這篇報道中,生動的文字記錄下同行記者真實的感嘆:“這真不比城市裡的高檔小區差!”文中還以其他視角展現了博后村的變化發展。文中提到,視頻主播“秦鵬P的話”是一名旅游達人,第一次來到博后村也讓他大開眼界。“雖然這是個村,但是在基礎建設上讓人不得不服。全面且人性化的硬件、軟件設施,讓我隻在民宿中就能體驗到海南的文化與風情。”這樣的表述,讓博后村的喜人變化不是自說自話,而是借更多旁觀者視角,讓人真切感受到博后村的切實發展。

  文體多樣 多元展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不斷創新報道形式,一改平鋪直敘,充分運用現場式報道、對話式報道、訪談式報道等報道方式,《光明日報》將“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報道展現得更為新穎和獨特。

  其中,《五代海島人奮斗圓夢》一文,《光明日報》記者創新報道形式,選取海口市秀英區施茶村的“50后”村民洪尚科、抱羅鎮抱功村“60后”村民周經標、洋浦經濟開發區三都鎮漾月村“70后”村民羊建壯3個不同年齡層的典型人物,記錄下與家鄉一起奮斗、一起成長的海南人。從“50后”“60后”到“70后”,在海南這片熱土上,一代代腳踏實地的奮斗者憑著干勁、拼勁實現了自己的小康夢。文中還提到,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年輕人也返回家鄉,續寫著新時代海島人的小康故事。

  《保蕊十二時辰》中,《光明日報》記者走進保蕊村,記錄下村庄12個時辰裡的平淡美好:曾經的貧困戶譚傳武、鄭海瓊夫婦養起了10多隻肥碩的黑山羊,單親母親吳麗在教育扶貧政策的幫助下將4個兒女安心送進學校,符開東終於可以用摩托車將辛苦割下的橡膠水運送回家,扶貧干部林培記挂著幫扶對象兒子阿飛的工作狀況……

  3篇報道中,《保蕊十二時辰》一文有別於其他的報道寫作方式,用12個小標題的制作突破傳統、另辟蹊徑,以“23:00—1:00”“1:00—3:00”……“21:00—23:00”12個時辰的時間點作為新聞報道的小標題進行分割,同時在每個小標題下採訪、展現不同的脫貧奔小康人物。在《光明日報》記者筆下,保蕊村的故事平淡而美好。“在中國,保蕊村的故事還在許許多多村庄上演,那裡的土地或許不種橡膠,但一樣有勤勞的人民在勞作﹔那裡的扶貧干部或許‘不愛做媒’,但一定也有顆熱忱真摯的心。”

  融媒報道 視角廣闊

  除《光明日報》紙媒創新報道內容,光明日報客戶端也在報道“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持續發力,以多篇新穎、有趣、生動的圖片、視頻融媒新聞,擴展充實報道視角,彌補紙媒上版面不足的問題,展示更多的報道視角,盡可能立體全面地呈現出美麗海島上的發展變化。

  在《海南博鰲:美麗鄉村建設帶動村民共奔好日子》中,《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以27秒的配樂短視頻,展現出“博鰲鎮朝烈村,檳榔林裡,椰子樹下,一棟棟白牆灰瓦的海南傳統民居與充滿現代設計感的民宿交相輝映,吸引游客紛至沓來”的畫面。

  《博后村變美了變富了》這則報道則以3幅圖片新聞,生動、直觀地展示出2013年以前和2017年以后博后村的變化對比圖。不難看出,在照片中,原本荒蕪、蕭索的博后村變成了嶄新的美麗鄉村。“過去的博后村十年九旱,遇到台風海水就倒灌,村裡的農田變成鹽鹼地,種出的水稻、番薯收成都不好,村民生活極其艱難。”而現在,“村子變美了,變富了,博后村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中還附上具體的事例:村民譚中仙看到村裡的發展,告別他奮斗10年的廣州,回到了老家博后村,翻新改造老房子辦起了民宿。如今,他創辦的“海納捷”不僅在業內有不錯的口碑和知名度,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鮮活的案例,直觀地展示出博后村的巨大發展變化。

  小康故事,生動講述,立體展現。《光明日報》記者此次走進海南,讓更多人看到了新時代下海南這個美麗海島上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體現出全媒體報道的顯著優越性。

(責編:趙光霞、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