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影 北影節五大關鍵詞
十年,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節點,它是往昔的成熟之徑,又是未來的起步之始。五個關鍵詞:孵化、突破、韌性、助推、未來,是對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年的總結與明天的暢想。8月23日,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特別策劃的“十年·如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主題論壇”開場。嘉賓們圍繞著未來北影節如何明確定位,繼續奮進﹔科技將如何為北影節發展賦能﹔評獎的根基、價值取向如何順應時代發展﹔市場如何進一步優化合作方向﹔線上電影節的意義與發展前景等核心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見解,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推開了面對無限風景的未來之門。
關鍵詞:孵化
北影節已成為人才孵化的重要平台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電影局局長、組委會副主席、秘書長王杰群在論壇伊始致辭,她表示,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十年成長發展與中國電影的繁榮發展唇齒相依、如影隨形。十年如影,作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電影市場的風向標、新人新作的孵化器、城市文化的金品牌,北京國際電影節經過十年的快速成長,已經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電影文化交流盛會,備受國內外電影機構、影人、影迷、社會大眾的關注和喜愛。
“我們相聚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回顧總結,凝聚共識,攜手同行,在危機中育生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助力北京國際電影節從第一個十年向下一個十年揚帆啟航,助力中國電影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星光不負趕路人。”
著名演員顏丙燕和青年導演楊子參加了十周年主題論壇的“夢圓”環節,回顧了參與北影節的歷程與體驗,通過十年來的個人收獲,映射北影節和中國電影的成長。
2013年,顏丙燕憑借影片《萬箭穿心》中的精彩表現,成為2013年首位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的最佳女主角。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能夠獲得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的首位最佳女主角獎,顏丙燕表示,這對她而言是一個很幸運的鼓勵。對於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顏丙燕表示對李安等大導演的大師班講座很感興趣,“我覺得這個可能對於很多電影愛好者、業內電影人來說,都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反正我是很想去聽一聽的。”
而楊子導演曾帶著電影作品《喊·山》參加過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項目創投並獲得了“最具商業潛力獎”,從北影節項目創投展露頭角的他,現在已成為業界知名導演。在楊子看來,今年在大半年時間裡,每一個從業人員、電影人好像都在自己的陣地裡孤軍奮戰,“電影節的如期舉辦,可以形容成一種補給,既讓從業人員看到現在中國電影依然擁有非常旺盛的戰斗力,同時補給的是一份信念,可以讓大家更加堅守自己的夢想,也會堅信中國電影一定會回到曾經的那個繁榮。”
關鍵詞:突破
北影節擁抱變化、勇敢破局
十年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涌現出新的作品形態、新的現象、新的熱點,形成了電影產業的新格局。
“突破”是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內在動力,也是永葆活力的秘笈。“十年·如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主題論壇”的“突破”環節,北京廣播電視台黨組成員、副總編輯,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徐滔表示,今年舉辦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非常特殊,“特殊的地方不僅僅在於這是第一個十年,還在於疫情暴發之后,很多朋友都很長時間沒有走進電影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電影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就像歷經風雨一樣,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而在這個時候召開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在告訴所有人,就像夢想永遠不會缺席一樣,我們的電影也永遠不會落幕。”
徐滔表示,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特別加開了露天展映的板塊,放映《中國機長》《廬山戀》等影片,她希望觀眾們能夠拿出一部電影的時間,坐在板凳上,搖著扇子,喝著汽水,回到那個最純真的年代。
關鍵詞:韌性
充當中國電影復工復產的工兵
北京國際電影節是一個年輕的電影節,在迎來十歲生日的時候,遇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然而,中國電影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重要節點,伴隨著全國影院相繼復工復產,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實力回歸,這是無數人齊心協力、努力奮進的結果。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中磊,著名導演陳思誠、陸川、文牧野,中國電影資料館資深研究員李迅,中國電影資料館資深策展人、北影節展映單元策展人沙丹作為嘉賓,談及了疫情以來作為電影人工作和生活上發生的變化和挑戰。
王中磊表示,2020年周末票房的全球紀錄是由中國電影《八佰》創造的。他說:“7月20日,中國的電影院終於等來復工的一天,在那一刻我們非常的激動。我也主動和電影局商量,我們願意拿出自己優秀的影片,復工之后投入市場。”
王中磊表示,中國電影人韌性十足,在迅速恢復,“我覺得整個中國電影人都動起來了,我們也看到十一檔期已經有四五部非常主流的電影宣布檔期了,証明我們這個市場會延續快速地恢復發展。”
陳思誠表示,面對疫情,作為電影人,應該更宏觀地去思考,包括這次疫情給整個人類帶來的改變,“我們伺機而發,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講,我們國家的優越性在這次疫情中得到特別大的凸顯。我們現在疫情的防控變成全世界最好的,而且我們現在電影市場在逐步地恢復。”
陳思誠談起自己在《我和我的家鄉》中的創作,他透露:“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空間線,分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講五個故事,其實主要講的是新中國成立這些年以來人們發生的變化,我們去年接到任務的時候很明確,就是要做一個喜劇,我最后選擇了貴州。”
陸川在創作新片《749局》時也正值疫情期間,他說:“我覺得我在這次疫情中一直目睹著武漢同胞的生死,也對我自己做電影有很多的觸動。拍電影和成長有關,因為這是一個大時代、小人物,每個人在這個時代面前都是小人物,你內心的感受都會反哺到創作中去。我們在拼命從這個經歷中吸取營養,去反哺到這個電影裡。”
關鍵詞:助推
北影節全方位助推創作
作為電影節的常客,幾位電影人是否感覺到電影節對自己創作的助推?陸川說:“電影節是一個電影人的盛會,也是一個電影的盛會,是傳播電影文化的盛會,是一個非常棒的機會,電影是一種真正沒有國界的語言。”
文牧野也表示,電影節會帶給自己很多養分,“首先是給了我一個目標,至少是早期的目的地。我拍一個電影要去哪裡,我至少不是一個漫無目的的拍攝。同時電影節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嘉年華,電影不止是去競賽,它帶來的是快樂。”
李迅從全球電影節觀察、電影研究教育角度感受北影節的姿態,他說:“北影節是全方位的,不僅向有影響力的商業潛質的電影,也向藝術電影、向實驗的電影去開放一個展示的舞台。”
在過去的十年,北影節一直在順應科技潮流做了各種新的嘗試,包括著力打造VR單元,今年則嘗試了線上展映。李迅表示,自己參加了十年的選片,“從北京國際電影季,再到現在的電影節,我感覺越來越好,這其中包括在設置單元中體現出來的前沿性”。
關鍵詞:未來
尋找互聯網與傳統電影的良性發展
如今,互聯網的發展讓一切既往的速度和界限都在逐漸打破,它縮短了院線與互聯網的窗口期,也給未來電影節走向帶來了新挑戰。比如,電影節展映影片實效性是否會面臨沖擊?電影節是否還有那麼大的影響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分別會何去何從?這些問題是北京國際電影節需要在新時代運用新思維解決的問題。
王中磊表示,電影節的作用和影響力不太會受線上線下的影響,反而是互聯網可能會助力於電影節的推廣,擴大它的影響力。但王中磊也坦承,窗口期的縮短會影響電影院放映的吸引力,改變人們去影院的習慣,對電影院整個市場有較大的沖擊。
陸川表示,自己不拒絕互聯網,甚至在嘗試網絡項目。陳思誠並不認為流媒體與傳統電影一定會融合,在某些作品上,反而會涇渭分明,所以要拍攝讓人們進影院的電影。
文牧野也同意陳思誠的觀點,“觀眾一定要在大的場能裡邊,才能感受到觸及靈魂的那個震顫的能量。那種大,不是工業的大,而是能量的大,但是這種能量是要通過工業給予的。”李迅則表示,商業性非常強、規模非常大、投資非常高的電影,一定要去商業院線看。但隨著技術的日常化,而且隨著技術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一定會在形式、結構、人物、敘事上面產生與之相應的新的表現方式。(文/本報記者 肖揚 統籌/滿羿 供圖/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
現場
露天電影,回來了
8月22日晚,陸續有影迷朋友趕到南鑼書店四層的室外放映場地,排隊、出示健康寶、測體溫、專人引導入場、相隔一定距離就座,觀看音樂紀錄片《我們是X》。該片曾入圍第32屆聖丹斯電影節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評審團大獎。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於8月22日至8月29日舉辦,露天展映單元也將火熱展映八天。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露天電影在我國逐漸流行。時至今日,它早已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觀影形式,而是幾代人的記憶縮影和情懷載體。
今年的北京國際電影節露天展映單元給影迷們提供了《我們是X》《水的重量》《憤怒的自行車》《天刃》等多部國內外佳作,也能滿足影迷們不同的觀影喜好。
本次露天展映的主要放映地點包括:南鑼書店、中間影院、楓花園汽車影院和合景·摩方(北京)購物中心。想要參與本屆北影節露天展映的觀眾,可前往官方指定售票平台淘票票進行免費預約。公益放映將覆蓋懷柔區16個鄉鎮街道,展映《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決勝時刻》等影片約30部、500場。(文並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聲音
王中磊:現在每天50人的團隊24小時查盜版
8月23日,“十年·如影—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周年主題論壇”舉行,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中磊透露:“《八佰》剛上映三天,互聯網上就有了盜版。這三天,我們基本上有一個50人的團隊與幾家視頻網站聯合起來,幾十個人24小時不停地查盜版。”
王中磊表示,做這個決定非常困難,因為整個電影市場在7月20日到8月14日這一個月,復工率才達到12%,最好的一天是15%。這個時候,投入這部大制作,需要一些勇氣。令王中磊感到欣慰的是,《八佰》的票房現在已經超過7億,市場的復工率達到85%,“2020年周末票房的最高全球紀錄也是由中國電影《八佰》產生的,這也更能讓全世界人了解到我們國家對於疫情防控的真實狀態。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己之力,像《八佰》這個電影一樣,是由眾多的人眾志成城完成,更重要的是由那麼多對電影熱愛、迫切需求電影回歸的觀眾組成。”
高興的同時,王中磊也無奈地談到了互聯網引發的盜版噩夢,“我從影以來最開始遭遇的是VCD盜版,我還曾經到VCD盜版最凶惡的地方跟盜版分子談判。我背了一兜子現金,我說把錢給你,就別偷我們的東西了。到現在,《八佰》剛上映三天,互聯網上就有了盜版。這三天,我們基本上有一個50人的團隊跟幾家視頻網站聯合起來,幾十個人24小時不停地查盜版,這也是網絡給我們帶來的一個巨大的影響。不過,互聯網跟我們共存共生,我覺得應該是能夠幫助電影的部分更多一些。”(文/本報記者 肖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