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監制網劇難避挂名之嫌
近年來隨著網絡劇的快速發展,在網劇的制作領域逐漸呈現出一個顯性的現象:網劇開始吸引知名電影導演“進駐”,擔任監制。如陳凱歌擔任《民初奇人傳》監制、成龍擔任《成化十四年》監制、馮小剛擔任《劍王朝》監制、管虎擔任《龍嶺迷窟》《怒晴湘西》監制、王晶擔任《冒險王衛斯理》監制、陳思誠擔任《唐人街探案》監制、趙薇擔任《誰都渴望遇見你》監制等。
不過,雖然個別由知名電影導演監制的網劇收獲了好評,為傳媒藝術的跨界融合啟迪了新的思路,但從現階段看,多數由電影導演監制的網劇,卻並未達到觀眾的預期,在各類網絡評分與評價中結果不佳,甚至被稱是電影導演的“翻車”“滑鐵盧”之作,這一現象值得深思。
就電影導演轉做網劇監制的因素而言,既有電影導演的主觀意願,更有網劇平台和出品方的剛性需求。從網劇平台和出品方的訴求來看,大牌電影導演的名氣,對於網劇,無論是融資階段還是宣傳推廣階段的重要加持,知名電影導演的背書價值都是稀缺資源。特別是不少此類由電影導演監制的網劇,是對同名或同題電影的翻拍或再創作,如《鬼吹燈》系列、《唐人街探案》等,而此時電影原作的導演親自出馬,無疑增加了觀眾和市場對該網劇作品的信任和期待。當然,除了經濟動因外,平台和出品方也期待大牌導演的傳媒藝術功力,能夠直接提升網劇的制作水准。
從電影導演的訴求來看,網劇崛起散發著強大的吸引力。網劇常因坐擁平台、資本、流量、人才、粉絲而“爆款”頻出﹔同時也因其能夠有效深入到青年群體的興趣、觀念和價值之中,而代表著某種傳媒藝術行業的未來趨勢,這對電影導演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同時,電影導演對網劇收益期待的因素也不可忽視。雖然電影導演監制的網劇越來越多,但令人有些遺憾的是,現階段這種操作不僅較少能成就“爆款”,尚未形成塑造“現象級”作品的機制,且所監制的作品更是頻頻遭遇差評。其中,此類網劇作品的敘事不合理、邏輯不清晰、后期粗糙、改編失當、節奏拖沓、視覺不佳、演技不高等問題,常常成為觀眾“棄劇”的核心因素。
為何電影導演監制網劇頻頻“翻車”?首先,電影和網劇畢竟是兩種具有鮮明區別的藝術形式。電影更重藝術,而網劇偏重劇情﹔電影卻散發著雕琢的冷厲,而網劇常常隻重視熱絡涌動的流量﹔電影被視作具有高藝術性的“貴族”,而網劇常因為流量導向而被視作藝術領域的“快餐化”內容。二者有不同的制作藝術、傳播機制,一方的成功經驗不易直接移植給另一方。因此,電影導演一時對網劇的網感化風格、用戶心理把握不准,導致作品內容顯得“過度”和“冒失”。其次,作為網劇監制的電影導演,很多時候對網劇作品制作的介入並不深入,常有“挂名”之嫌。這導致大多此類網劇作品,或許最多隻能在某一個側面或切口上受益於大牌電影導演的指導,卻很難在制作全流程上都拜賜成名電影導演的精細和精良把關。再次,一些大牌導演做監制的網劇,從策劃的一開始,就把這種操作視作是“營銷的噱頭”,在制作和宣推過程中過度重視經濟效益、快錢獲益。這使得跨界的實質,變成為資本收益“站台”,而非為藝術品質“護航”。藝術情懷、內容為王的旁落,已經越來越無法瞞過媒介素養、影視素養不斷提升的網絡時代的觀眾。
當然,我們並不是否定藝術跨界現象及其合理性。相反,筆者甚至認為藝術的跨界融合,已經成為人類藝術發展的潮流與趨勢。特別是由於互聯網這劑“藥引子”的加入,使得各種藝術形式發生了“融合”反應。我們看到傳統的攝影藝術、電影藝術、電視藝術,與新興的新媒體藝術、網絡文藝之間的界限越發消融。如經由網絡播放的電影、電視內容,本身就具有了互聯網基因﹔而新興的如網劇等網絡文藝形態,同樣追尋和吸納著影視藝術的有益經驗和做法。
就拿本文所提及的電影和網劇來說,從整體上看,二者的拍攝制作理念、風格以及敘事、視覺呈現等常常各有堅守,而且傳統上的電影導演、演員,與劇集導演、演員也常常“涇渭分明”。而如今,電影導演紛紛試水網劇,電影演員紛紛走進電視綜藝、網絡綜藝節目中,兩種藝術形態的創作主體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從藝術發展的角度看,藝術的創新和時代性變革,乃至新的藝術形式的誕生,常常是不同藝術形式之間兼容、匯聚和互相借鑒的結果。只是我們期待的是理想化的融合、高質量的跨界,期待電影導演向網劇的跨越,既能夠給網劇帶來電影級的藝術創作和審美魅力,又能夠促使電影導演在電影創作中領悟網絡時代不斷創新的表達方式、觀眾心理,最終推動新時代中國傳媒藝術的繁榮發展。
(作者:劉 俊,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學報《現代傳播》編輯部副主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