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記者書記扶貧記|馬家窪村民,第一次在家門口打工掙了錢

2020年09月03日08:20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記者書記扶貧記 | 馬家窪村民,第一次在家門口打工掙了錢

  西海都市報社張衛平:

  為了幾代人的期盼

  “記者書記”檔案

  張衛平,青海日報社西海都市報記者,2001年開始擔任記者從事新聞採編工作,2005至2018年,先后任西海都市報駐海西、海東、海北記者站站長、西海都市報新聞中心副主任職務﹔2018年4月,青海省選派第二批黨員干部駐村,他欣然赴任,到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中嶺鄉馬家窪村任第一書記至今,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中。

  時光轉瞬,離開甘肅老家的農村生活竟已二十余載。兒時童樂、長者的愛撫或罵責,朴實的鄉親、村后的澤地、小小的杏園,俱成今日至親至切的記憶與牽挂。人到中年,自知那便是涂抹不去的淡淡鄉愁。

  2018年4月,我被通知接替上一任第一書記的工作,到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中嶺鄉馬家窪村駐村扶貧。這次下鄉,讓我再次與久別的農村生活握手。兩年多來,個中感受五味雜陳。

  干旱山區,靠天吃飯,自然稟賦差是中嶺鄉的真實寫照。馬家窪村常住人口隻有二十多戶,其中15戶易地搬遷到縣城七裡店。村裡大部分人從事勞務輸出,由於缺水,貧瘠的土地上群眾增收困難,務工成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十幾年前,我曾被單位派到中嶺鄉宣講過中央一號文件。這次進村第一天起,處處忙碌的身影、朴實的群眾、熟悉的農村氣味……一切都那麼親切自然。

  收拾床鋪,把簡單的生活用品搬進宿舍,就算在這裡暫時安了“家”。

  張衛平在宿舍檢查整理貧困戶醫療養老繳納發票檔案資料。

  因為有小時候在農村生活和這些年跑外採訪的經歷,我料想應當能最快適應農村生活。然而第一個遇到的生活難題就“撂倒”了我。

  我的老家農村,上世紀九十年代自來水就已經入戶,而中嶺鄉群眾多年來四季都在吃窖水。村民們適應,可我的腸胃不爭氣,做飯燒水,喝了窖水就跑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每次上山,我都備一桶夠一周用的自來水,雖然麻煩些,但很快扭轉了“尷尬”局面。自來水入戶,一直是幾代中嶺人的期盼!

  出樂都縣城,順著坡陡彎急的山路一直向北20公裡,就到了中嶺鄉所在地。這條山路,蜿蜒崎嶇,坑窪不平,20公裡開車要走一個小時。一個多月后的一天上山途中,同車下鄉的同事小趙突然說感覺車有異樣。停車檢查,車輛方向懸挂臂生生顛斷,一隻方向輪快要掉了,車裡的同事嚇出一身冷汗,幸好發現及時,否則后果難以想象。有條通往縣城的好路,也是幾代中嶺鄉親的期盼!

  這條路,據說當時已經施工了3年之久,不知是何原因,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青海日報社駐村工作隊將這一問題向樂都區主管領導反映,中嶺鄉黨委和鄉政府積極協調溝通, 2018年和2019年,通鄉柏油公路和自來水入戶等基礎設施問題得到解決。

  駐村工作隊的主要工作是幫助做好精准扶貧,然而,這項工作的復雜性超出我當初的預想。

  張衛平(右一)和幫扶干部走訪貧困戶。

  村裡的年輕人基本都外出打工,除了農忙時節,平時很少回家。山上留守老人和兒童居多,全村千畝旱地,全部以種植抗旱的馬鈴薯為主,還有部分土地被撂荒。

  駐村工作隊和村支部、村委會多次結合村裡的實際情況,研究探討馬家窪村今后的發展之路,並先后赴多地考察學習。

  西海都市報社黨支部、駐村工作隊和村支部、村委會積極引導廣大黨員群眾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研究確定了立足現有條件,緊緊依托國家精准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扶貧工作模式,流轉土地,走土地集約化經營的發展路子。同時,借助幫扶單位青海日報社的宣傳平台優勢,打造中嶺“65”洋芋品牌。

  馬家窪村召開精准扶貧會議。

  2018年底,村裡由兩名黨員牽頭的海東市騰馬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馬家窪村由此走出了土地集約化經營的第一步。

  合作社成立后,駐村工作隊按照農業科技部門技術要求,自己種植7分旱地試驗田。山區梯田大部分耕種程序需要人力才能完成,圖為張衛平(右)與工作隊同事一起拉著抹子(當地人通過拖行將田抹平的農具)抹地。

  農村要發展,致富帶頭人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成立合作社在這偏僻的馬家窪村是“開天辟地頭一回”,在合作社運行過程中,部分村民中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聲音。這個時候,村支部、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在引領發展、引導村民思想觀念轉變中起到關鍵作用。今年,合作社先后為務工群眾支付6萬多元工資,老百姓第一次在家門口打工掙到了錢。

  兩年多的駐村工作中,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深深感到,與基層群眾打交道,必須要以心交心。我的工作,也得到了村民們的理解和認可。每次行走在村裡,當村民們見面熱情地邀請到家坐坐時,我的心裡就會熱流涌動,說明這兩年多的工作是值得的。我暗下決心,既然路是對的,就要堅定地走下去!

  然而,農村工作的復雜性徹底顛覆了我對農村原有的認識,多年的記者生涯也讓我自省農村工作經驗的不足。

  比如,個別群眾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一些人對新鮮事務抱有抵觸情緒。這一系列表象的背后,透露出的是群眾思想不夠解放和安於現狀、不敢創新的觀念,甚至若隱若現的忌妒心態,透露出的是農村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

  我由此深知,在農村想干成一件事並不簡單,統一思想認識,扶智扶志就顯得更為重要。要努力去解決群眾的思想根源問題,而要轉變群眾觀念,最重要的不是灌輸式宣傳,還要在引領發展的過程中,讓群眾真正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享受到發展帶來的好處。而這條路,任重而道遠,群眾的思想要解放,作為“領頭羊”的村干部思想更要解放。這也讓我切身體會和理解了中央一再強調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的初衷。

  2019年上半年,中嶺鄉派我到各村巡回開展精准扶貧政策宣講,我確定主題后,精心准備了扶貧扶智扶志講稿,並以大量身邊以及曾經採訪過的實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巡回宣講,反響還不錯。我知道,是因為有些或嚴肅或調侃的話,說到了群眾的心裡。今年,馬家窪村順利通過了脫貧攻堅第三方驗收和全國普查。

  明河共影,暮雨相呼。回首兩年半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

  接替第一書記工作時,正值脫貧攻堅迎國檢階段,大量的工作像山一樣壓到駐村工作隊身上,五天十天回不了家是常事。妻子工作忙回不了家時,讀四年級的兒子回家自己做飯,每每發視頻“炫耀”手藝,我隻能以贊許將內疚深藏。在全國扶貧攻堅一線,有多少干部克服各種自身困難,投身這場偉大戰役之中,還有一些干部犧牲在扶貧工作崗位上,和他們相比,我們的付出又算得了什麼呢?

  兩年多彈指一揮,難忘的經歷不可盡列。汛期連夜搶險救災,雪天汽車打滑失控轉著圈與同事險些滑入萬丈深淵,圍著火爐和村民們吃洋芋"打酒"(喝酒)……這些,既是我最難忘的經歷,也必將成為我一生的財富。(張衛平)

(責編:趙光霞、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