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甘肅慶陽隴東報社深度融合順勢而為

“老字號”新視界 “小”地方大布局

2020年09月08日13:1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甘肅慶陽隴東報社深度融合順勢而為“老字號”新視界 “小”地方大布局

▲《正諞慶陽》短視頻節目圍繞慶陽本土人文地理、民間傳說、紅色故事等,用慶陽方言講述慶陽故事。

▲《隴東報》在新興媒體裂變式發展下,以融合創新推動地方主流媒體出新出彩。資料圖片

創刊82年,報名由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甘肅慶陽《隴東報》自創刊以來不僅始終堅持和發揚優良傳統,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反映人民大眾呼聲,而且在新興媒體裂變式發展的當下,應時而動,順勢而為,圍繞受眾需求以融合創新推動地方主流媒體出新出彩。截至2020年8月底,隴東報社報、網、端、微、屏全媒體平台用戶已突破81萬,日活躍用戶25萬+。

不等不靠主動作為

新媒體的廣泛使用讓信息的傳播方式發生重大改變,面對這一傳播格局轉變帶來的挑戰,《隴東報》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堅定發展移動媒體,全力打造跨部門、跨媒介、跨平台的策採編發全媒體運行模式,努力把移動傳播的各種手段為我所用,積極打造自己的移動傳播矩陣。

“6年來,我們先后建設開辦了集新聞、政務、服務於一體的甘肅首家新聞APP平台——掌中慶陽新聞客戶端,以及掌中慶陽微信公眾平台、隴東報社‘兩微一端’和慶陽聲音新浪微博等新媒體產品。通過紙媒做深度、新媒做速度,最終實現每一個新聞事件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全方位發布,使讀者、網友足不出戶,即可獲得自己想要的資訊服務。”甘肅慶陽隴東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多輝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了隴東報社新媒體發展的情況。在多輝看來,隨著“終端隨人走、信息圍人轉”的信息傳播新態勢的形成,主流媒體的輿論主陣地已經發生轉移,紙媒必須向網絡發展,網站必須借助新技術向移動端發力,與移動端互動融合。

統一採集,多渠道發布。一個產品,多次消費,也為《隴東報》在眾聲喧嘩的網絡輿論場更好地承擔起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提供可能。多輝告訴記者:“今年第一季度我們的內容全網點擊量達5000萬+,其中,點擊量1萬以上的稿件有301條,10萬以上的有38條,百萬以上的有11條,單條最高點擊量達790萬+。”

事實上,為了更好地傳遞黨的聲音,拓展主流聲音的覆蓋面,《隴東報》還建立了與移動傳播矩陣整體聯動、互為補充,集新聞資訊發布、視頻播放(直播)、信息交流、輿情引導、報紙閱讀、公益宣傳、民生服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隴東報》電子閱報屏。“目前,慶陽全市各縣區、鄉鎮和中心村、社區布設室內電子閱報屏275台,市區安裝大型戶外電子閱報屏6台,它們採用統一后台管理、點對點即時傳輸模式,是進一步增強傳播效應、打通信息傳播‘最后一公裡’的有效載體,有利於搶佔輿論傳播‘制高點’。”多輝補充道。

發力短視頻成有效突破口

作為慶陽本土主流媒體,如何在互聯網催生的媒體變局中贏得主動,在網絡輿論場筑牢並拓展主流輿論的主陣地,讓主旋律更加響亮?“推進媒體融合,發力網絡短視頻是當前最有效的突破口。”多輝介紹,近年來,《隴東報》緊貼互聯網傳播特點,相繼策劃推出了以《慶陽視頻》為統攬的網絡短視頻矩陣,開辦了《第一眼》《正諞慶陽》《超級路人》《慶聽》《速寫慶陽》《慶陽視頻海報》等7個各具網絡傳播基因的短視頻節目,在隴東報社全媒體“兩微一端”、抖音號、電子閱報屏全平台發布,在受眾大量聚集的視頻社交平台陣地上不缺位、不失聲。

“《第一眼》採取‘大字幕、同期聲、去電視化’的編輯方式,時長通常在1—3分鐘,沒有主持人播音,去掉文稿配音,片頭過后就是新聞畫面,配合現場音、簡短的文字說明,並且在前期視頻的採集中,不僅使用攝像機拍攝,還充分利用手機、單反相機、手持雲台相機、無人機等設備獲取視頻素材﹔《正諞慶陽》則以‘正’為導向,以‘諞’為形式,圍繞慶陽本土人文地理、民間傳說、紅色故事等,用慶陽方言講述慶陽故事,目前,不同渠道的多版本視頻在全網總點擊量超過280萬,《環縣羊肉十八吃》點擊量更是超過了15萬。”多輝舉例說道。

作為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也是全省脫貧攻堅的“硬骨頭”,慶陽的精准扶貧工作極為重要。“為記錄慶陽脫貧攻堅的奮進歷程和生動實踐,在主題宣傳中,我們統籌使用紙、網、掌、微、屏5種傳播媒介,推出了一系列視頻新聞、視頻訪談、H5、航拍、VR全景圖片等新媒體產品,取得了廣泛關注度和持續影響力。”多輝表示,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期間,隴東報社還通過匯總全媒體平台后台網友留言,發現了全市部分小區、公共場所設置的卡點出入使用紙筆登記,接觸風險較高的情況,及時研發了“掌中慶陽社區助手”微信小程序。全市居民一鍵登錄掃碼,小程序便可安全、便捷、准確地記錄其出入數據,一鍵查詢居民在全城的運動軌跡,由此提供查詢和預警,為疫情防控助力。

技術是創新發展新動能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創新是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而技術則是創新發展的始源。“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必須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在多輝看來,隻有用最好、最新的技術提升採編能力,才能拓寬傳播領域。

“目前,報社在媒體融合進程中,能夠運用移動直播、無人機採集、全景拍攝、H5等技術,獲取充足信息,信息傳播的效率和穩定性正穩步提升,信息呈現的質量和沖擊力也在不斷增強。”據了解,掌中慶陽客戶端中的圖文+流媒體直播,已經成為當地新媒體傳播的特色品牌,其新上線的《VR慶陽》欄目,更成為用戶從全景角度沉浸式感受慶陽特色景觀的一個全新窗口。

其實,《隴東報》在打造“四全”媒體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注重研究把握現代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和一體化發展理念,以及更加注重服務功能的搭建與開發。就在今年,掌中慶陽客戶端成功上線了在線辦事、監督舉報、市長熱線、慶陽改廁、健康服務、慶陽雲商城等服務端口,並研發上線了8個縣區的頭條網頁定位分發功能,為打造全市網絡主流輿論陣地“一張網”奠定了堅實基礎。多輝表示:“著力推動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效整合,推動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台終端、人才隊伍共享融通,才能真正實現全程、全息、全員、全效媒體。”

“技術手段提升了,使用技術的人也需要與時俱進。”對於人才隊伍的培養,多輝向記者表示,“在主題宣傳中,報社採取混編隊伍的模式,通過以老帶新、強弱搭配、採編結合等組合方式,要求每個採訪人員均要參與到文字作品的採寫、圖片作品的拍攝、視頻作品拍攝制作、VR全景制作、紙媒版面的編輯、新媒體內容的發布等全過程,這樣既能充分發揮個人特長,又可以學習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無形中提升了採編人員的新技能。”(見習記者 張博)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