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深入客觀 文章筆觸清新
《人民日報》探尋北京活力發展新路子
9月以來,《人民日報》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連續3天推出關於北京的報道——《北京首鋼園區:參與冬奧籌辦 著力轉型發展》《實施三大攻堅工程,北京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發展短板 建美好家園》《北京大興區巧解垃圾填埋場擾民難題——蹚出新路子 過上新生活》。3篇報道從3個不同側面講述了現在北京市民的小康生活故事,從細節中詮釋了“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的北京精神。
文風清新展首都小康風貌
可以看到,3篇報道通過講述人物故事,將北京市民的小康生活現狀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從軋鋼工人劉博強轉型成制冰師,到家住回龍觀的郝鵬宇,再到大興區安定鎮黨委書記耿曉梅,人物的細節描摹讓大家了解到了北京在建設全面小康過程中主人公的經歷,展現出了首都的嶄新風貌。文章筆觸清新,用精確、質朴的語言將一個個場景再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在看故事的同時腦海中呈現出一幅幅現場畫面,猶如身臨其境。
《北京首鋼園區:參與冬奧籌辦 著力轉型發展》一文中對劉博強工作地點的描述,給人感觀上強烈的沖擊:“拉開冰壺館的外門,站在門口就能感受到陣陣涼氣。進入館內,溫度驟降,與外面高溫形成鮮明對比……”
“雙向八車道的回龍觀東大街上,車雖多卻並不擁堵……”這一場景的呈現刷新了人們對回龍觀地區道路擁堵的認知。《實施三大攻堅工程,北京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發展短板 建美好家園》一文讓大家了解到了現在的回龍觀地區路越走越順,家園越建越美好。
“雨后京城,碧空如洗。南六環外的大興區安定鎮,一棟前后帶院的三層小樓,四周草坪圍繞,清新雅致……”看完《北京大興區巧解垃圾填埋場擾民難題——蹚出新路子 過上新生活》開篇的這一環境描述,感覺像是走進了一個環境幽美的別墅區,但后面的說明則讓讀者了解到這是大興區安定鎮為垃圾填埋場周邊7個村的村民建起的回遷樣板房,一道美麗鄉村建設的美景清晰、鮮活地呈現在了讀者面前。
深入調查現社會治理成果
近年來,北京在社會治理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就。社會服務更加完善,公共服務水平、城市服務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社會關系更加和諧,專欄中的這些故事就是最好的佐証。報道中的主人公親歷了北京的發展,受益於北京的新政,是北京建設全面小康生活中普通的一個點,但正是這一個個平凡的點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北京小康畫卷。
2019年,北京市深化“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建立“接訴即辦”機制。安定鎮垃圾填埋場周邊7個村庄實施易地搬遷,就是源於群眾通過這一機制反應實際問題后政府實施的解決方案。《北京大興區巧解垃圾填埋場擾民難題——蹚出新路子 過上新生活》文中通過對事件的源起、調查、分析、解決方案的提出及實施,展現出了安定鎮黨委副書記王學東、耿曉梅等這些基層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工作狀態與精神風貌。
《實施三大攻堅工程,北京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發展短板 建美好家園》一文通過郝鵬宇在回龍觀居住15年的經歷,讓讀者了解到這裡的不斷發展。通過普通居民的視角體驗北京優化提升“回天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3年行動計劃的成果,讓人們真切直觀地感受到了“回天地區”市政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務正逐漸提升,交通治理效果顯著的巨大變化。
劉博強由一名軋鋼工人轉型成制冰師,姜金玉由一名天車工轉型成為金牌講解員……這些親歷首鋼轉型的職工們用自己的故事譜寫著北京首鋼園區轉型發展的動人故事。《北京首鋼園區:參與冬奧籌辦 著力轉型發展》講述的不僅是首鋼職工們的轉型,更是整體園區的整體轉型,這方曾經淬火冶煉的鋼鐵熱土,通過打造城市復興新地標與冬奧會籌辦,使得首鋼這個老工業區一步步實現了順利轉型、綠色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