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游戲:正能量 正當時

尹琨
2020年09月21日13:22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游戲:正能量 正當時

騰訊游戲在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展出多款中國風游戲。騰訊游戲 供圖

在中國出版協會的組織下,中國出版界今年首次大規模亮相北京文博會。其中,由騰訊游戲和完美世界聯合打造的互娛游戲出版展區,展現了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最新成果。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大眾文化娛樂需求轉向線上釋放。今年上半年,我國網絡游戲呈現出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全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394.93億元,同比增長22.34%,增速同比提高13.75個百分點。作為數字內容行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網絡游戲高速更要高質發展應成為業內共識。《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日前對話幾家游戲企業相關負責人,就游戲企業如何進一步打造精品力作,發揮積極社會作用等話題展開討論。

普及科學防疫知識

疫情防控期間,游戲發揮了獨特作用。“我們不僅拓展了醫療科普的實用場景,也發揮了游戲的更多可能,讓科學知識覆蓋更廣泛的人群。”騰訊游戲副總裁、騰訊電競業務負責人侯淼告訴記者。

為普及科學防疫知識,騰訊游戲攜手騰訊醫典,在旗下游戲產品中累計向4.85億人次推送專業實用的抗疫指南,讓玩家潛移默化地接受科學的防疫知識,也進一步拓展了醫療科普的實用場景。同時,騰訊旗下的《天涯明月刀》《樂高無限》等多款產品設置了專門的互動環節,包括交互答題、知識競賽等充滿沉浸感的方式,引導用戶以科學思維方式分辨信息真偽,對防疫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

今年2月,網易代理的《我的世界》與開發者團隊在游戲中還原了戰“疫”主戰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地圖,以此向抗疫一線工作人員致敬。這一正能量舉動讓評論區充滿“武漢加油”的聲音。此外,《我的世界》還攜手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專業機構,共同打造了“南山防疫科普小講堂”的科普游戲內容,寓教於樂,為青少年玩家普及防疫知識。

在全社會有序復工復產進程中,網易《夢幻西游》手游的衍生動畫《夢幻書院》順勢推出“防疫復學篇”,游戲中的主角化身防疫督察員,為觀眾講解示范復學防疫中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聚集、勤測體溫、勤洗手通風等多個防疫注意事項。

“游戲憑借著高科技、強互動的優勢,成為防疫知識普及與傳遞正能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網易副總裁王怡說道。

賦能傳統行業轉型

“6年前我們去哥倫比亞大學探討關於阿爾茨海默症游戲的開發。后來發現沒有辦法做得那麼深入,就是因為缺人才。”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兼發言人、完美世界教育董事長王雨蘊坦言,開發這類游戲的人才不僅要懂游戲,還要具備專業知識以及連接其他產業、行業的能力。隻有培養出高端復合型人才,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IP文化產品。

為此,完美世界控股集團旗下完美世界教育專門成立了像素種子數字與藝術教育基地。依托優質人才的教育力量,完美世界教育在游戲等數字文創領域的一個新思路是,提煉文創化思維,用“文化+游戲”的跨界融合方式打造IP產品,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今年,完美世界參展文博會的亮點之一,在於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推出系列文創產品。據王雨蘊介紹,完美世界的新《誅仙》手游中,將南京夫子廟景區全實景植入,玩家進入游戲就能夠游歷天下文樞、明遠樓,也可以登上唯美的畫舫,泛舟秦淮河,實現虛擬與現實的“破壁”結合。南京夫子廟的項目作為完美世界以文創化思維賦能傳統行業的典型案例,也為景區帶來了曝光率及客流。

此后,完美世界與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合作的《恐龍旅社》項目,讓科普更加生動有趣。“《恐龍旅社》的主人公是一隻叫小石頭的小恐龍。我們用一年時間對這個IP進行設計,以尋親為內核進行構思。與此同時,我們還對項目進行了包括視覺設計、出版物繪制、線上傳播、衍生品設計、線下活動及品牌構建等在內的整體布局安排。”王雨蘊表示。

《新笑傲江湖》中重現苗疆千年歷史文化特色﹔《神雕俠侶2》跟北京京劇院合作推出《梨園京韻》資料片……完美世界做了一系列嘗試,助力民族文化自信,實現游戲與藝術的雙向賦能。由此提煉出的文創化思維到底是什麼?王雨蘊表示,第一要挖掘傳統文化內核,第二要有打動人心的故事,第三要持續推出產品,讓傳統行業煥發新業態。

構建健康網絡生態

為加強游戲平台與家長對未成年人游戲行為的協同管理,網易搭建了網易家長關愛平台並升級“家長護航功能”,同時成立未成年人守護團隊,從人文關懷層面為家長和孩子搭建溝通橋梁,協助引導青少年正確認知和培養健康游戲習慣。

此外,網易游戲還積極牽頭或參與行業團隊標准的制定。據王怡介紹,截至目前,網易游戲已完成旗下在線運營網游的防沉迷系統升級。今年以來,網易還積極參與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推動的《家長監護平台規范》《游戲企業內容自審流程規范》《游戲適齡提示規范》等游戲行業團體標准的制定,助力推動中國游戲行業更趨規范和成熟,構建健康綠色的網絡生態。

今年6月,騰訊游戲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管”的問題,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范圍,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

侯淼表示,騰訊游戲在游戲登錄和支付環節兩種場景中發起人臉識別驗証,拒絕或未通過驗証的用戶,將被納入未成年人防沉迷監管。截至今年7月底,平均每天有541萬個賬號在登錄環節,1.3萬個賬號在支付環節觸發了人臉識別驗証。在這其中,因為拒絕或未通過驗証,登錄環節有89.05%的用戶被納入防沉迷監管,支付環節有82.62%的用戶被攔截了充值行為。

傳承弘揚傳統文化

隨著玩法、題材和體驗的創新,游戲正成為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新型載體。

“追求文化內涵的經典化輸入、流行化輸出是網易游戲一直努力的方向。”王怡表示,比如,以國風文化為內核的《夢幻西游》,通過和敦煌博物館等文博機構的深度聯動,激發起當代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大話西游》以游戲內人氣時裝為設計藍本,攜手國家級南京雲錦傳承人周雙喜、蘇繡傳承人楊雪、銀匠大師李正雲三大非遺傳承人,首次發布了“鎏金如夢”高定漢服,體現出游戲之於傳統文化的創新演繹。

在推動精品游戲出海的過程中,網易力求用全球性話語體系,生動地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比如《第五人格》在海外推出了“唐人街”主題活動,其中以蓮花荷葉為圖樣的旗袍、茗香四溢的老茶館等元素,讓海外玩家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國風古韻。

伴隨騰訊“新文創”戰略的升級,騰訊游戲與文化產業、文化機構的共創共建也有了更深入的實踐。侯淼表示,讓游戲成為公眾與傳統文化的“觸點”,與文化行業深度聯動、搭建更加開放的文化生態,並攜手打造中國文化符號,已成為騰訊游戲更深層次的要求。以《王者榮耀》為例,超過70%的英雄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化,並先后與敦煌、故宮等文博機構以及越劇等傳統戲曲有機結合,以游戲為介質,將傳統文化的底蘊與精華展現給公眾。

2019年,騰訊游戲推出以實現社會價值為核心的“追夢計劃”,將游戲化的思維與研發能力應用到教育、科研、醫療、公益等方面,以游戲探索有溫度的社會人文關懷。目前,騰訊游戲“追夢計劃”已經累計對外發布21款功能性游戲,覆蓋傳統文化、科普、公益等多個領域。其中,今年6月發布的《普通話小鎮》幫助玩家在游戲中提升普通話水平﹔《畫境長恨歌》則在解謎玩法中傳承傳統文化,並將中華詩歌文化向海外推廣。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