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奪冠》:女排精神的變化也是中國人心態的變化

2020年09月29日07:0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奪冠》:女排精神的變化也是中國人心態的變化

  這段故事藏著觸底反彈、再攀高峰的戲劇性,也有著享受比賽、實現自我的新體育精神。

  ---------------

  本應春節公映的《奪冠》在“十一”上映,成為國慶長假娛樂的一個關注點。推遲到“十一”上映也挺合適,影片的性質,從春節檔的合家歡,轉向國慶節愛國情懷的釋放,頗為適宜。

  愛國精神、女排情懷、體育真諦,導演陳可辛需要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既要各個擊破點明主題,又要尋找共振合為一體。有點令人意外的是,陳可辛用三段式結構,分別承擔了這三個訴求,很直白也很清晰地傳達了體育競技項目在不同時期所承載的意義。

  現在的體育電影,通常已不再喜歡使用這樣的拍攝手法,為了使作品擺脫紀錄片性質,更有戲劇沖突,創作者通常會圍繞一個點、一條線進行創作,在強化煽情能力的同時,也突出體育電影的緊張氣氛。《奪冠》最具戲劇沖突的地方,發生於2008年奧運會,郎平帶領的美國隊戰勝陳忠和帶領的中國隊,如果影片緊扣這個核心展開故事的話,會是另一個風格的作品。

  但陳可辛沒有這麼做,不是他不能這麼處理,而是中國排球之於中國體育歷史、之於中國人的情感,要求創作者盡可能地對不同的時代情緒進行反映。比如1981年中國隊戰勝日本隊首奪世界冠軍,的確對那個時代的國人有巨大的振奮作用,用現在的眼光看(也是《奪冠》第三段故事提出的議題):奪冠真的那麼重要嗎?——對於1980年代的中國與中國人來說,真的很重要,這毋庸置疑,不能用現在的體育競技價值觀來衡量那時的教練員、運動員以及為女排奪冠熱淚盈眶的人們,當年女排五連冠所帶來的鼓舞力量,是無法代替的。

  《奪冠》再現了老女排在條件艱苦的環境下刻苦訓練的情形,隊員承受的傷痛讓人心疼﹔在進入低潮期成為二流隊伍時,隊員的表現又令人失落與著急﹔當郎平重新執掌國家隊並再奪世界冠軍的時候,不禁為之感到激動與開心……對比之下,觀眾更願意看到最后一段故事吧,因為這段故事藏著觸底反彈、再攀高峰的戲劇性,也有著享受比賽、實現自我的新體育精神——不是女排變了,而是觀眾、中國人的心態集體變了,所以中國女排才會再次找准定位。

  在結構、訴求、價值觀表達這三個方面找准,影片就基本立住了。剩下的考驗是細節的呈現,《奪冠》有幾個細節抓得不錯:比如一名打沙灘排球出身的運動員在發球前喜歡轉球,還因此被裁判判罰過超時﹔比如新女排隊員被郎平批評,說老女排隊員從來不會在訓練時拍對方屁股,這樣的細節讓觀眾大笑,也讓影片變得輕鬆、生動。

  作為一部新主旋律電影,《奪冠》如何處理集體和個體的關系,考驗著創作者的立場與技巧,在最后一段,顯然《奪冠》明確了球員為誰而打球的問題——不是為了爸媽打球,不是為了獎牌打球,而是為了改變和提升自我而打球,也正是這樣的激勵,最終讓最年輕一代的球員,做到了輕裝上陣。她們丟掉女排精神了嗎,並沒有,她們只是將女排精神進化了。她們表達出愛國情懷了嗎,當然是,雖然沒有喊口號,但她們的勝利以及她們帶給自身以及帶給觀眾的喜悅,本身就可以含蓄地激發愛國情緒。

  回到電影本身,《奪冠》的缺憾也是有的,比如第一段故事裡的隊員都沒有出現名字,不管什麼原因,聽不到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總是一種遺憾﹔在對比賽畫面的呈現上,鏡頭有時候沒有跟著球走,沒能協調好比賽的全面與局部之間的關系,剪輯方面略顯不足﹔雖然多數演員都超出預期地完成了表演任務,但個別角色還有臉譜化的嫌疑。

  作為一部體育題材的主旋律電影,主創群體能將《奪冠》以現有水准捧出來,已經算不錯,如果對女排歷史有好奇心或者對女排隊員有親切感,影片的帶入能力會更強些。在國慶檔,期望《奪冠》能接棒《八佰》,繼續為國產片提氣,把疫情之后恢復的電影市場,進一步帶熱。(韓浩月)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