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百花"遇見鄭州 中國電影的明天更美好
本屆電影節形象大使劉昊然(中)等在閉幕式上表演 本屆電影節官方供圖
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左三),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徐立(右一)為最佳影片《我和我的祖國》頒獎。韓雪竹攝
本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者黃曉明和最佳女主角獲得者周冬雨合影。本屆電影節官方供圖
9月24日至26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鄭州舉辦,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在這裡“花落各家”。
每個來鄭州的電影人,都有一份百感交集的心情:有疫情過后各項工作回歸正常的舒暢,有老友新朋重聚的興奮,有回望總結兩年來電影創作的欣慰,也有抓緊完成電影界這件大事的緊迫感和繼往開來的責任感。
一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
上世紀80年代,鄭州因《少林寺》的拍攝與電影結下不解之緣。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電影中,包含鄭州故事和鄭州元素的影片多達260余部。鄭州北臨黃河、西依嵩山、地處中原大地,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黃帝故裡、商城遺址、黃河風光、中岳嵩山等人文自然景觀名揚海內外。
電影人一下火車,感到十分驚訝:知道鄭州是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名城,可沒想到這裡如今這麼大氣整潔漂亮,扑面而來的是濃郁的時尚氣息。
紀錄片人范立欣說,這次的所見所聞,讓他感到現在的鄭州是一個文化多元而且非常有活力、有青春魅力的城市。
日本導演竹內亮特別喜歡鄭州。他2013年從日本到南京居住后,第一次跟中國公司合作就是到鄭州拍塔溝武術學校。從那時起,他了解到許多有關鄭州和中國的歷史文化知識。“我覺得鄭州特別好,特別是美食,燴面、胡辣湯非常好吃。”
據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卿介紹,為了真正把金雞百花電影節辦到人民中去,辦成百姓的電影“家宴”,他們推出了諸多舉措。比如“星空放映”活動,電影節期間,鄭州全市安排了101個露天觀影場所,集中播放歷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獲獎影片、近幾年國產優秀影片以及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提名影片﹔還組織藝術家下基層,統籌安排1500萬元專項基金,以優惠券形式在淘票票和貓眼發放,邀請市民走進電影院。電影節還精心設置了“日出嵩山坳,重聚少林寺”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在網絡上,演員王寶強回少林寺的視頻,吸引了大量網友關注。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說,到鄭州后,隨時隨地感受到主辦方的精心創意、策劃和大家對電影的熱愛與執著。“101個露天星空電影院放映,如電影的星星之火,燎原古都,如電影的百花,撒落尋常巷陌,讓沒有開幕式的本屆電影節,進入鄭州的千家萬戶。”他著重指出,在電影行業因疫情暫停又重啟的關鍵時刻,河南、鄭州抓住了機遇,所有參加電影節的嘉賓都親身看到、感受到了鄭州這座城市的新面貌、新風採。
一個實用又美觀的口罩
印有電影節標志和“鄭州歡迎您”字樣的綠色口罩,因其實用和美觀,成為電影節期間極受歡迎的防疫物品,一“罩”難求,有人拿到后舍不得戴,准備留作紀念。
對鄭州來說,自2019年11月在廈門接旗至今,約10個月的大部分時間裡,疫情防控都是重中之重。在今年特殊的國內外環境下,電影節如何做到既精簡各項外圍活動,嚴格控制活動規模,節儉辦會,又特色鮮明、出新出彩,無疑對主辦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此次電影節,主辦方壓縮辦會時間、活動項目、人員規模、經費開支,活動組織以室外為主,群眾觀看以線上為主,嘉賓邀請以國內為主。各項活動現場嚴格落實掃碼測溫進入的舉措,室內活動嚴格佩戴口罩,電影院和其他場所上座率均為75%,營造了萬無一失、健康安全的辦會環境,並通過電影節32小時融媒體全景直播,緊盯互聯網大平台定制推廣等線上推廣方式,實現了更具創新性、更有影響力、更有帶動力的預期目標,得到了電影人和觀眾的稱贊。
一群愛電影愛祖國的人
9月26日晚,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8個獎項經過101名觀眾評委的現場投票,一一頒發。網友評論“這些獎項沒有爆冷”“獲獎影片和演員的確實至名歸”。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劉藩對電影節的各項工作贊賞有加,認為“電影節雖然辦得時間上有點趕,許多環節精簡了,但頒獎典禮辦得非常好,對河南地方文化的表現非常到位。”參加電影節十幾年,他認為:“這次頒獎典禮是非常成功的一次”。他告訴記者,他的兩個學生也躋身百花獎101名觀眾評委之列,他們都是資深影迷,說明百花獎觀眾評委都愛電影、懂電影。
在百花開幕論壇“全面奔小康 共筑電影夢——現實主義的光輝與電影機遇”上,著名導演謝飛回顧了我國電影事業幾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他認為,每個藝術質量上乘、思想含量高、獲得國際大獎多的階段,都是因為思想解放,電影界發生了實質性變革。他認為,現在我們又面臨一個新的拐點,全世界都進入了一個以網絡為主的大電影市場,中國電影界必須打破各自為政的局面,破除保守觀念制約,“改革開放必須繼續深化,中國電影才有美好的前程”。
“電影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結構性變化,我們必須建立一種新規則。”饒曙光在電影節“新浪潮產業論壇——共構大電影市場”上提出了“共同體美學”的新概念,倡導業內人士考慮傳統電影院和網絡發行、電影人和觀眾、電影產業內部上下游和中游、商業大片與中小成本電影、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等多方面的利益,借助中國電影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延伸其發展的黃金時代。
目前,電影業正逐漸回歸正常的運行軌道。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20日電影市場重啟至8月31日暑期檔落幕,共有122部影片在中國內地大銀幕上爭奇斗艷,1.03億人次的觀眾走進電影院。今年中國電影市場仍有將近300部新片等待上映,電影人普遍對中國電影的廣闊前景充滿信心。
獲得本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的《我和我的祖國》出品方代表、北京新影聯總經理黃群飛在頒獎現場發表感言說,影片能取得這份榮譽,要感謝主創,感謝觀眾,最重要的是要感謝偉大的祖國,是國家的力量造就了這部影片。“我和在座的絕大多數電影人一樣,是疫情之后第一次出席這麼大規模的電影盛典。我要衷心祝福中國電影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這番話說出了在場所有電影人、觀眾和收看網絡直播的網友們的心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