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電影學院用光影書寫中國夢:70年,他們從這裡出發

2020年10月17日07:23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70年,他們從這裡出發

有這樣一所大學,師生們致力於用電影記錄下人們的夢想、祖國的發展進步,用青春夢書寫中國夢。這就是北京電影學院,今天,他們迎來了70歲生日。

如果你問一名電影學院的學生:“你的夢想是什麼?”往往會得到這樣的回答:“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爭做人民藝術家。”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畢業生、著名導演李前寬這樣說:“北京電影學院始終有一條長長的紅線貫徹傳承著,就是人民情懷。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在膠片上書寫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

他們記錄了人民的夢想,今天,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出發啟程的。

向人民學習,用紅色血脈鑄就藝術的搖籃

穿過70年的光影路,先回望歷史。

1950年9月14日,在北京西四石老娘胡同四號院內,38名學生在這裡舉行了開學典禮。學校面積不大,學生人數不多,但場面極為隆重,電影局、電影制片廠的領導及著名編導等都齊聚於此,這就是在新中國政府直接領導下的中央文化部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成為北京電影學院前身,新中國電影人才培養在西四石老娘胡同正式拉開序幕。

“北京電影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國家‘建設中國自己的電影大學’的殷切期盼下成立的,但其精神傳統和步履足跡卻要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陳山介紹。那時候,袁牧之、陳波兒、吳印咸、鐘敬之等一批左翼運動的電影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拍攝出《桃李劫》《馬路天使》《風雲兒女》等優秀作品。之后,他們奔赴延安,成立延安電影團,建立魯迅藝術學院,使那裡成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延安的電影人奔赴東北,接手“滿映”,創業興山。正是這些從人民中來的電影藝術家在不斷向人民學習的過程中,堅守藝術追求,扛著攝像機穿梭於街巷、戰場、軍營,留下無數珍貴的影像資料。

表演藝術研究所成立伊始,校長陳波兒提出了“首先做個革命家,然后做個藝術家”的辦學思路,之后全國院校院系調整,電影、電化、技術教育的師資隊伍共同匯入人民電影教育事業的洪流。歷經校名校址的數次變遷后,1956年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成為一所專業齊全的本科專業院校,辦學逐步規范化。從此,北京電影學院成為年輕人夢寐以求的藝術殿堂。師生同心,電影的夢想從這裡啟航。

為人民服務,用優秀人才和精品力作回饋社會

1977年,經歷了沉浮飄搖之后的北京電影學院被國務院批准恢復建制。然而,電影教育如何重新整飭,創作觀念如何跟上世界步伐,成為重建后的電影學院的巨大課題。

此時,表演系教師專門排練了大型話劇《最后一幕》以重振威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教授馬精武在《最后一幕》中扮演了男主角,他回憶,“這戲演了200多場,當時鄧穎超看了這部戲給我們寫了一封信,后來我們到處宣傳北京電影學院沒散,我們還要繼續招生,所以當時成立了一個招生委員會”。當時,招生廣告一出,全國報名超過1萬人,導演、表演、攝影、美術、錄音5個系原本招收120人,因考生太多,最后增至153人,但仍然保持小班授課,精英教學的傳統。

恢復重建,一切都充滿未知和挑戰,更要有面向世界的勇氣與眼界。在師資有限的情況下,老師們自己翻譯書籍和影片,請外國專家來校講學,盡最大可能提高學生的觀片量,老師和學生打成一片,摸索著加強電影本體教學的同時,也多方面拓展知識領域、開闊視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校友陳凱歌回憶,“我們那時候的同學一天要念一本書,所以4年下來,早已讀了上千本書”。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校友尹力回憶,“那會兒不論是圖書館還是教室,都是徹夜通明”。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電影在多樣化發展的同時,動畫電影也在嶄露頭角。北京電影學院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新的專業領域建設,第一次開設了動畫專業,文學系、管理系也都順應電影發展要求,以更系統完善的方式建立起來。此時,北京電影學院不僅成了實踐教學的重鎮,也是電影理論的前沿陣地。繼學術委員會恢復后,學院創辦了《北京電影學院學報》,電影理論研究室也建立了起來,並於198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一系列關於電影觀念、電影美學、中國電影民族化道路的大討論由此展開:中國電影是否應該丟掉戲劇的拐杖?如何實現電影語言的現代化?這些探討不僅讓電影學院站在了學術前沿,更點燃了“第四代”、啟發了“第五代”,為創作實踐帶來了直接且巨大的影響。

近年來,北京電影學院還創造多種條件鼓勵引導教師寓藝術觀教育於專業和實踐教學之中,從《鄰居》《沙鷗》到《搬遷》《塬上》,教師的藝術創作關注現實、注重藝術品質,這種創作思想反哺教學,讓主流聲音、主流文化、主流價值“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師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師生的自覺行動。

2018年,北京電影學院校友文牧野、韓家女、寧浩、周一圍等的作品《我不是藥神》獲得了廣泛關注。談到影片的創作,編劇韓家女說:“電影是屬於大眾的藝術,不要沉浸在個人狹隘的世界裡,要拍出有情懷、有溫度、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作品。”這也是北京電影學院長期以來貫穿於教育教學、藝術創作、人才培養始終的藝術觀教育的重要內容。

爭做人民藝術家,用青春夢澆筑中國夢

文牧野還記得,在電影學院讀研的時候,導師田壯壯曾問他一個問題:“你喜歡拍電影,還是喜歡電影為你帶來的榮譽?”他坦言,這問題如同“初心之問”,讓他時刻清醒,記得自己為什麼出發。今天,已經取得一些成就的他再回答這個問題:“我搞清楚了,我喜歡拍電影的過程,無論結果的好壞,我願意好好講一個故事。”

70年過去了,一代代“講故事的人”從這裡成長、出發。伴隨著共和國成長的歷程,他們奉獻出一部部好作品,觀眾們沉浸其中,哭了、笑了,在光影交織的過程中,他們記錄時代的最強音。

表演學院教師崔建宇這樣總結:“觀眾是誰?觀眾就是人民。你要時時刻刻有這種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到人民中去,傾聽人民的聲音。隻有人民承認你,你才是成功的藝術工作者。”

穿過70年時光,再回望當年,他們如何成長?“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如何培養人,是高校辦學治校的根本問題。作為亞洲最大、世界一流的電影專業院校,我們傳承了深厚的紅色基因,積澱了‘尊師重道、薪火相傳’的校訓,形成了教學、科研、創作‘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培養了一批批優秀電影人才。”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說。

據了解,北京電影學院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雙指引的思路,實施了“八項工程”,完善一個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從理想到底線,從學習到生活的全方位全過程育人體系。實施了“四項計劃”,貫通教師從入職到榮退,嚴守立德樹人職責使命,教師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

70年過去了,我國的電影事業正煥發勃勃生機。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錢軍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繼續發揚優良辦學傳統,不忘電影報國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培養德藝雙馨藝術人才,為全面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電影學院不懈奮斗,為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這是中國電影教育者對“初心之問”的堅定回答。(姚曉丹 牛夢笛 李蕾)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