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聞內容為王的法則不會改變

——專訪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常江

2020年10月20日13:52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聞內容為王的法則不會改變——專訪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常江

10月17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專訪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常江,他就廣州、深圳兩地媒體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報道,結合新聞傳播學的學術視角,從傳播效果、新聞生產、新聞創意三方面進行評述。

追求更好的傳播效果

記者:面對同樣的新聞素材與選題,由媒體集團統一策劃,旗下報紙差異化報道,能釋放最大的傳播效能嗎?

常江: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我國的政治和媒體生態下,無疑是具有極端重要性和能見性。對這一事件的報道,也不僅是“呈現事實”這樣簡單,而必然要傳達國家立場、國家聲音。因此,廣東省內媒體在報道活動中,首先要確保的就是報道的話語和意義指向明確無誤的國家立場,在事件的歷史價值層面凝聚共識,這是報道活動需要由集團層面的策劃工作來主導的主要原因。在這一前提下,鼓勵旗下媒體根據各自的目標受眾群和文化定位,結合各自的平台特色和技術優勢,展開形式多元的差異化報道,以追求更好的傳播效果。

在地方媒體層面,“立場統一、形式多元”是目前我國新聞媒體對重大事件進行報道策劃的一種一般性的路徑,是一種可以對新聞的政治性與專業性進行有效平衡的務實策略。在明確報道的總體方針和一致目標的前提下,鼓勵各機構媒體充分釋放數字技術帶來的傳播新效能,並在國家話語與本地文化傳統之間建立對話,可以讓黨報黨刊比以往更有效地實現其縱向信息溝通的職能,實現對國家話語和受眾需求的有機協調。

“傳統媒體的索引化”生產方式

記者:融媒體產品既體現碎片化傳播特征,又體現整合性的主題報道,是未來新聞生產的發展方向嗎?

常江:事實上,以數字渠道進行散點式的即時信息發布,再以傳統渠道對特定時間段內的信息進行整合、評論和定調,目前已經成為一種十分常見的操作。我將這一過程稱為“傳統媒體的索引化”,亦即傳統新聞傳播的載體借助其公信力的背書,不斷發揮整合、聚類和編纂的功能,制造信息秩序和權威感,而將具體的新聞生產權釋放給不同的數字渠道,充分激活具體信息終端的生產潛能,兩者相輔相成。這一生產方式之所以成為可能,與我國地方新聞媒體的集團化發展的成功以及媒介融合戰略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其基本條件是:集團在管理上擁有對各機構媒體的有力控制,而各機構媒體則借助特定的平台優勢在不同的領域進行專業信息生產的深耕。

我贊同這一模式會成為我國主流新聞生產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它的基本思路是將不同傳播技術(渠道)的文化效能發揮到最大,並嘗試在不同的信息類型之間建立一種功能互補、話語互補的網絡。隨著媒介融合的加深,融合新聞生產與傳播也在不斷探索有效的方式,以實現對信息碎片化的超越,對權威信息秩序的重建。在這個過程中,基於傳統媒體平台的生產思路依然有著巨大的價值,那就是為內容駁雜、形式多樣的新聞信息賦予一種有機的、完整的生態,並使之能夠與更宏觀的歷史與社會進程聯系在一起。

事實永遠是新聞的核心價值

記者:在媒體轉型的過程中,為何強調內容為王的新聞創意?

常江:在新聞業,內容為王永遠是顛扑不破的真理。原因很簡單,新聞行業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人們對於陌生、未知的世界始終有一種天然的、去神秘化的欲望,而新聞通過報道有實質內容和特定信息量的“事實”,來滿足上述心理和情感需求,並令我們所處的這個龐大的世界有意義。人的上述天性隻要不改變,新聞內容為王的法則就不會改變。

隨著技術的發展,新聞的確擁有越來越多的形態,也會在特定的社會條件下出現種種問題(比如過度娛樂化),但我們要分清人類新聞事業發展的主流和支流——主流永遠是事實如何被准確地呈現和解釋。事實本身,以及基於事實生成的專業信息形態,永遠是新聞最核心的價值,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內容為王。

對於《深圳晚報》別出心裁的朋友圈“號外”策劃,我非常贊賞,因為我在這種形式創新之中,獲取了實實在在的關於事實的信息,而不只是“創意”本身。創意是錦上添花的,沒有內容,創意就是一種虛浮的形式主義。隻要是符合上述條件的新聞策劃,我都認為是尊重新聞本質的,是值得推廣的。而在現實中,我們看到太多技術形式十分花哨,但內容空洞匱乏的“新聞”,甚至根本不基於事實,完全是專為傳播而進行的人為媒介策劃,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新聞媒體在觀念和實踐等諸多領域,始終具有創新精神。我希望這種精神能夠始終存在於未來的融合新聞生產的進化和革新過程中,從而確保無論技術環境如何變化,新聞始終是新聞,媒體也始終是媒體。(記者 徐平)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