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日報:用好作品書寫國民氣質激揚大國精神

鄭宇飛
2020年10月28日07:2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好作品書寫國民氣質激揚大國精神

這是中國最好的時代,也是文藝創造最好的時代。近年來,聚焦家國巨變、矢志奮斗的文藝作品集中涌現,成為引人矚目的創作潮流。從重大題材中見証社會發展也好,從市井小事裡折射人性之美也罷,文藝作品歸根結底要反映的都是時代、社會的主流價值。

近日,反映抗美援朝戰爭金城戰役的電影《金剛川》提檔上映,炮火紛飛的戰爭場面、舍生忘死的鋼鐵戰士,激蕩起觀眾心中對英雄的無限崇敬和對祖國的深沉熱愛。縱觀“十月檔”,《奪冠》《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等作品持續掀起觀影高潮,都收獲了不俗口碑和喜人票房。而近年來,類似這樣聚焦家國巨變、矢志奮斗的文藝作品更是集中涌現,成為引人矚目的創作潮流。

有血有肉,有人有物,有情有義,統觀這些作品,“求真”的創作品格可謂鮮明。也正是依托真實的呈現、真摯的表達、真情的流露,最終贏得了觀眾。從《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裡軍人保家衛國、捍衛和平的英勇之姿﹔到《中國機長》《烈火英雄》中身邊英雄戰勝危機、護佑生命的寶貴初心﹔從《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祖國》裡穿越時代變遷,細膩展示個人與祖國命運與共的生動故事,到《決勝時刻》《建國大業》中回望崢嶸歲月,全景還原重大歷史時刻的決定性瞬間……雖然演繹方式、拍攝風格各具特色,主題立意、結構情節各有千秋,但對人物本身的挖掘、對細節呈現的努力有目共睹。誠如有觀眾所評價的,“如今的主旋律電影是越來越會講故事了”。

“電影是時代的鏡子,也是歷史的回響。”一部作品的成功,縱然可以歸因於演員演技的在線、敘事手法的提升,但更在於其呈現了時代的發展風貌、對接了民眾的現實情感。所謂“文以載道”,從重大題材中見証社會發展也好,從市井小事裡折射人性之美也罷,文藝作品歸根結底要反映的都是時代、社會的主流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將文藝作品單獨隔出一個門類來叫“主旋律”,其實是一個偽命題,難道除此之外的其它作品可以不反映時代、社會的主流價值嗎?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提到“主旋律”常常感覺“高大全”,從心底裡“不感冒”,這並非主流價值與市場需求和觀眾喜好格格不入,而是文藝創作和制作水准沒有跟上時代,是主流價值的表達還存在不足。事實証明,用心挖掘、以情呈現,創作出的好作品,完全可以與主流價值同頻共振。

今天的中國,發展奇跡舉世矚目,人們對祖國的自豪感和歸屬感也與日俱增。建設路上的勇毅前行,災難當前的使命擔當,面向世界的開放包容,豐富著國人對家國的體認,也升騰著濃烈的愛國之情。特別是隨著更多國人走出國門,親身對照“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更能以一種平視的眼光去看待和審視世界。作為親歷者、見証者,中國人對自己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越來越深刻的理解,也更能讀懂這個古老民族矢志復興的偉大夢想。對愛國精神的堅守,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對奮斗可以改變命運的信念,從來就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概念。對這些主流價值的真切認同,其實就蘊含在線上線下各平台上對祖國的深情告白中,蘊含在對英雄先烈的紀念緬懷中,蘊含在諸多影視作品的口碑和票房中。

有人在觀影《金剛川》后感慨,這才是真正的“立國之戰”。大屏幕上,我們感受到的是70年前的悲壯,屏幕之外,我們激揚起的是對今日中國的高度自信。這份自信,來源於中國從歷史中一路走來,數千年延綿不絕的文化底蘊﹔來源於中國近代以來在幾近亡國滅種的絕境中挺立起的民族氣節﹔來源於中國從一窮二白中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走向富強的發展偉力。而那些上下求索、絕境重生、風雷激蕩的動人故事,那些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對家與國的熱忱和情感,都是文藝作品取之不盡的題材富礦,更是文藝創作最大的背景、最好的環境。不可否認,過往一些文藝作品,或是在細節上捉襟見肘,或是在立意上單薄庸俗,或是在表達上刻意拔高,不受歡迎並不奇怪。我們樂見這樣的創作困境正在被突破、過時的創作模式正在被淘汰,也期待更多優秀作品來記錄時代、承載人心。

“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現在的中國人不僅“組織起來了”,更在精神上挺立起來、凝聚在了一起。這是中國最好的時代,也是文藝創造最好的時代。對人民、對時代心懷敬意,對國家發展建設飽含熱情,對人性之美深刻感悟,懷抱著這樣的初心去探索真實的歷史,關注腳下的土地,書寫火熱的生活,才能讓作品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金剛川》中的這句旁白讓許多觀眾淚目。70年過去,中國早已通過了那座橋,更在搭建更多的橋。飽含深情地講好中國故事,激揚精神、感召奮斗,文藝創作方不負時代。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