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日報: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數字服務的便利

張 璁
2020年10月29日06:5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數字服務的便利(金台銳評)

  對於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應注重考慮特殊群體的需要,讓“溫度”化為“制度”,把“鴻溝”變成“紅利”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期間,江蘇無錫火車站為老人等無法出示健康碼的旅客開辟了專門服務通道,被大量網友點贊。近年來,數字應用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樣貌,特別是疫情防控的需要,更為這一趨勢按下“加速鍵”。與之相伴而生的是部分老齡群體面臨“數字鴻溝”難題,這也引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

  不少人的父母、長輩都可能遇到過這樣的困難:想念子女了,琢磨著買張火車票去大城市看看孩子,可雖說如今上網訂票再便捷不過,不少老人卻發現回回都要有年輕人在身邊手把手教﹔超市的自助結算越來越普及,傳統的人工結算通道就逐漸少了,這對於不習慣手機支付的大爺大媽來說,每天的出門買菜有時也撓頭﹔大家網約車用得多了挺方便,可是有不少老人不會用打車軟件,如今隻靠在街頭攔輛出租車,可比以前難了不少……事實上,眼看著自己身邊的生活正因為數字技術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可發現這些便利對自己來說卻成了負擔,許多老人的心裡都難免有些著急。

  因為不會使用互聯網應用,不少老人的生活正在漸漸與年輕群體拉開差距。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對互聯網的陌生不僅使得老齡群體難以獲得更及時有效的防疫信息,更無法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出行、購物等服務便利。這種橫亙在代際之間的“數字鴻溝”現象,已經體現在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成為信息時代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國家統計局網站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為17.9%﹔但據最新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0億,而其中6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佔比僅10.3%,顯然這其中存在著一定的落差。

  數字化生活,更應該倡導年齡包容的風尚。部分老齡群體在適應數字時代上的吃力,一方面是因為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或設備不足,另一方面許多數字產品在設計中忽視老年人需求也是重要原因。我們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在線上線下日趨融合的當下,從立法規劃、政府決策到產業發展都應該著眼長遠,要充分保障老年人的社會需求、權利和尊嚴,而不光把目光停留在年輕人身上。普惠的數字技術應該促進包容、多元,這也是建設一個老年人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這就需要在科技進步的同時,兼顧消除老齡群體參與家庭、社區、社會生活的種種障礙,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便捷、多彩、溫暖的社會環境。

  數字沒有溫度,但數字背后的社會卻可以有。在終生學習已成生活方式的今天,我們不必過分突出老齡群體適應數字時代的困難。但全社會都應當及時重視起這個問題,或者在制度設計中注重考慮這些特殊群體的需要,從而讓“溫度”化為“制度”﹔或者竭盡全力幫助老齡群體填平“數字鴻溝”,真正把“鴻溝”變成“紅利”。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