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第27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0·秋季)舉辦,標志著——

影視行業復工復產成效顯著

2020年11月02日13:2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第27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0·秋季)舉辦,標志著——影視行業復工復產成效顯著

10月28日至30日,第27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0·秋季)(以下簡稱秋交會)在京舉辦。秋交會重回線下,不僅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北京首次舉行如此大規模的電視行業活動,更代表著經歷了疫情之后的影視行業開始全面復蘇。

本屆秋交會的主題為“聚心 聚力 劇精彩”,累計參展節目800余部,其中首次參展節目近300部﹔電視劇節目630余部,網絡劇90部,電影、網絡大電影18部,紀錄片、欄目45部,動畫片40部﹔文學(含網絡文學)作品290余部。

網劇數量同比上升

“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乘勢發展,行業風向標、晴雨表的作用更加凸顯。”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張蘇說:“2020年在經歷了抗疫大戰、經受了歷史大考之后,首都廣播電視網絡視聽呈現更強韌、更美的前景。”

現場發布的《2020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也顯示,自6月以來,從備案數量來看,每個月的電視劇備案數目超過百部﹔播放數量上,網劇方面上半年共計195部,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從平台的播放比重來看,新播出的劇集中網劇佔七成,電視劇佔三成﹔從題材的側重來看,都市題材佔較大比重,宮廷題材明顯減少,科幻題材相應增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本屆秋交會上,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專門推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北京市重點電視劇片單”和“脫貧攻堅題材北京市重點電視劇片單”兩大線下主題展,展區位居展會正中心,成為本屆秋交會亮點。

主題創作減量提質

記者看到,在秋交會現場推廣的新劇中,圍繞主題而創作的不少。如《戰火熔爐》致敬志願軍老兵,《我們的新時代》講述黨的十八大以來不同地區青年共產黨員奮斗奉獻的故事,《權與利》聚焦新時期干部選拔的話題,《冰雪之名》則著眼於冬奧會我國奧運健兒的運動精神。

“現在不是量的時代,而是一個質的時代。”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表示,從劇集的題材來看,這兩年近代題材和古代題材同過去相比都有明顯的減少,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相應增加的情況下,沒有被發掘的故事越來越少,而且創作周期越來越長。

“六年磨一劍,如今終於和觀眾見面了。”《戰火熔爐》編劇、導演董哲說,自己對軍事歷史題材作品一直有一種執念,這部塑造抗美援朝志願軍群像的戰爭劇,從2014年就開始醞釀故事大綱,為了保証拍攝質量,部分演員開拍前要進行兩個月左右的跟組訓練。外景大多在極寒環境下拍攝,演員們在零下30攝氏度的天氣穿單衣拍戲,每個人都生過病,卻毫無怨言。

與此同時,在減量提質的大趨勢下,今年的國產電視劇開始出現類型化風潮。以愛奇藝迷霧劇場為代表的懸疑劇,側重女性視角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還有職業劇開始進階的《安家》《怪你過分美麗》等,都讓今年類型劇備受關注。

耀客傳媒副總裁、總編審、制片人孫昊在主題論壇“國產劇集類型化的硬核思考”中則認為,類型化的出現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發展到現階段,一方面有助於制作端厘清作品定位和進行精准營銷,但是另一方面,容易導致量產而加劇重復競爭,也就是跟風。”孫昊說,這也是類型化聚合帶給行業的挑戰,如何在深耕細分領域的情況下做到創新,形成內部的良性競爭,或許是人們今后關注的焦點。(記者 王坤寧)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