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市新聞傳媒集團趙亮:老郭和小郭的扶貧接力
老郭和小郭的扶貧接力
晉城市新聞傳媒集團 趙亮
大家好,我是山西省晉城市新聞傳媒集團的記者趙亮,我演講的題目是《老郭和小郭的扶貧接力》。
畫面中的這兩位,一位名叫郭建平,一位是郭子涵,他們是父女倆,有著一個共同的稱謂——晉城市陵川縣附城鎮台北村第一書記,村民們稱呼他們,一個是老郭書記,一個是小郭書記。
這本工作日志是老郭書記的,開始的時間是2017年12月11日,他剛剛被任命為台北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當時的台北村有101戶,村集體沒有任何收入,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50戶,是個出了名的窮村、空心村。老郭書記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帶著工作隊一頭扎了進去,挨家挨戶講政策、跑資金、上項目、興產業,讓台北村老百姓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但郭建平卻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臟病,倒在了扶貧一線,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1歲。工作日志最后的時間停留在了2019年7月30日。
我們第一次見到郭子涵時,老郭書記的后事剛剛辦完。子涵一直在哭,她說我還等著爸爸回家一起吃飯呢,怎麼人就沒了,我一直叫他喊他,爸爸爸爸,可他就是不回答我……子涵拿出爸爸的工作日志,她說,她仔仔細細地讀了一遍,才發現父親是那麼的忙,村裡的大事小情,一天都沒有落下。她就想,台北村究竟是個什麼樣子?為什麼父親那樣義無反顧?於是,她決定放棄考研,到農村去扶貧。這一決定在家裡炸開了鍋,最擔心的就是媽媽:自己剛剛失去丈夫,女兒又要奔向扶貧一線,這讓她怎麼放心得了。可子涵說,她的腦海裡總有一個鏡頭重復出現,就是父親一回到家,顧不上吃飯,就打開電腦忙著工作的樣子。雖然父親離開時沒有留下一句遺言,但是她想,他一定是帶著遺憾走的,作為女兒,她要替爸爸把沒能完成的工作繼續做完,讓他走的安心。
最終,子涵的決定得到了組織的肯定和媽媽的支持。在父親去世一個月后,郭子涵被任命為台北村第一書記。她把父親的工作日志放在身邊,把它作為父親留給她的“接力棒”,並在自己工作日志的第一行鄭重寫下了“2019年9月5日”。
去台北村的路彎彎繞繞,我們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第二次見到子涵,她正忙著修台北村到觀村的路,這是她在台北村干的第一件事,也是老郭書記生前最挂念的。子涵說,台北村地處山溝溝,有些路段還是土路,老百姓出個門實在是太難。可修路,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哪是件容易的事兒。每次跑手續的時候,子涵都要自己開車走盤山路,有時還得走夜路,半個多小時的路程,第一次她走了一個多小時,下車后腿都軟了。陵川的冬天最低溫有零下20多度,村裡沒有暖氣,她蓋上兩床被子都凍得直哆嗦,但她就有一個信念:父親是個做什麼事都要堅持到底的人,她也不能認慫。她幾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勘察路線、調整規劃、爭取支持,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終於,路通了。子涵說,看著村民們興高採烈的樣子,她仿佛覺得爸爸就站在她的面前,沖著她笑,那一刻,她覺得什麼都值了。
今年82歲的老黨員侯小毛早年因意外一直癱瘓在床,要想晒個太陽,還得孩子們抬出來,一年四季幾乎門都不出。老郭書記得知了這一情況,便馬上到民政局寫申請,給他爭取了一把輪椅。老人被推到院子裡的時候,就哭了,他說去哪找這麼好的干部啊,我一個“廢老頭”了,還這麼關心我。子涵也哭了,她帶著父親的牽挂,多方奔走,又把新的殘疾証送到了侯小毛的手上,看著侯爺爺的笑臉,她終於明白,為什麼貧困戶賀三珠奶奶家裡,一直舍不得換掉有父親照片的扶貧信息記錄牌﹔為什麼村民賀寶珠在自家的連翹地裡,總是想讓父親看看現在豐收的景象﹔為什麼五保戶侯春明一提起父親,就說他是自己的親兒子……啥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身邊的干部什麼樣,老百姓心中的共產黨就是什麼樣!
冬去春來,當我們第三次見到子涵,她的笑容明顯多了起來。村民們吃上了放心水,還有了自己的文化廣場、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村裡白皮鬆、連翹的育苗規模達到了500多畝,每年人均可以增收4000多元﹔以當地連翹葉、桑葉為原料的藥茶加工車間也順利建成﹔村裡的煤改電項目、民俗旅游更是如火如荼地推進中……子涵也在今年五月“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的評選中,榮獲了“扶貧助困好青年”的稱號。村民們都說,小郭書記和老郭書記一個樣,都是咱老百姓的貼心人。
這些,都一一記錄在了子涵的工作日志裡,她說,這是她能給爸爸最好的“回信”,也是她用青春能獻給祖國最完美的“答卷”。
我和子涵已經約好,今年春節,我們還要再去台北村,看看打造旅游村后的新氣象,嘗嘗農家樂的飯菜香,住一住集中供熱的暖氣房。這不僅僅是我和子涵的約定,也是作為一名新時代記者的初心和使命,我們要繼續記錄這些真實而動人的中國故事,用手中的筆和肩上的鏡頭詮釋時代擔當,激揚新聞夢想。
晉城市新聞傳媒集團 趙亮 高平市野川鎮採訪百對金婚老人
晉城市新聞傳媒集團 趙亮 高平市走基層採訪大棚種植情況
晉城市新聞傳媒集團 趙亮 台北村採訪郭子涵事跡
趙亮,2006年1月工作以來,始終堅守、奮戰在新聞一線。新聞作品《招聘會上“變戲法” 學生頂替農民工》獲2007—2008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視消息提名獎﹔《晉城:5萬民工吃上了“放心飯”》獲第十七屆山西新聞獎(2007年度)一等獎﹔《工地食堂有了新標准 農民工吃飯衛生有保障》獲2007年“晉城五一新聞獎”一等獎,榮記一等功﹔《到上海去》獲第二十一屆山西新聞獎(2011年度)一等獎﹔《大棚頂上“種太陽” 農民掙錢不用愁》獲2018年度山西廣播影視獎電視新聞長消息二等獎﹔《煤炭換“衣裳” 南下成“新寵”》獲第二十九屆山西新聞獎(2019年度)一等獎。
2007年,在勞模先進事跡宣傳報道中成績顯著,榮記二等功﹔2008年,榮獲第三屆“十佳”新聞工作者稱號,榮記一等功﹔2011年,榮獲“山西省第六屆百佳新聞工作者”稱號﹔2013年,榮獲“晉城最美新聞人”稱號,榮記一等功﹔2014年,榮獲第二屆“晉城最美新聞人”稱號,榮記一等功。
(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電總局、中國記協主辦的第七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決賽日前舉行,由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全國性行業類媒體層層選拔推薦36名優秀記者講述了他們參加“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輿論監督報道的親歷故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