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正式商用一年來,行業應用不斷探索,產業協同加速推進

5G為數字化轉型插上翅膀

2020年11月09日06: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5G為數字化轉型插上翅膀(科技視點)

  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新建的5G基站。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工信部

  正式商用一年來,我國5G發展駛入快車道。截至9月底,全國已開通5G基站69萬個,提前完成2020年5G基站建設目標。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地市級5G網絡覆蓋。

  隨著行業應用不斷拓展、產業協同加速推進,5G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5G如何為數字化轉型賦能?還有哪些挑戰亟待突破?記者就此採訪了業內專家。

  5G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助推各種網絡、技術、應用融入生產生活

  手裡拿著形似游戲中的操作手柄,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冷軋廠的90后技術員彭期文坐在5G創新工作室內。他手指輕觸手柄按鍵,操控大屏幕上顯示,智能裝載機已將沉重的軋輥輕鬆吊起,運送到磨床……有了5G技術加持,過去需要3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單次吊運工作,現在1人遠程就能完成。

  低至1至5毫秒的時延,高達1.2Gbps(吉比特每秒)的下載速率,第一視角的高清視頻,實時對裝載機進行監控……在冷軋廠酸軋車間磨輥班班長韋瑩看來,5G給他帶來全新的工作體驗:既保障遠程操控的精准性,又改善了工作環境,還能實現1人操控兩台裝載機,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借助高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通信網絡,插上了5G翅膀的冷軋廠正在攻克許多技術難題。與彭期文經歷的一樣,5G正在助推各種網絡、技術及應用融入生產生活,走到百姓的身邊。

  正式商用一年來,我國5G建設邁上新台階,基站建設數量和覆蓋范圍已居於全球首位。在電信運營商、設備廠商、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5G在各行業應用加速落地,以其代表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也逐漸產生強大的推動作用,為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注入新動力。

  “同4G相比,5G傳輸速率提高了10至100倍,峰值速率達到10Gbps,時延低至1毫秒,能夠實現每平方公裡100萬的海量連接。這分別對應著三大技術場景,即增強移動寬帶、大規模移動通信、高可靠和低時延。”中國工程院院士余少華預計,5G技術有望在超高寬帶個人消費、車聯網、遠程控制、工業互聯網和城市智能體等領域率先得到應用。

  “1G到4G解決了人與人連接的問題,5G則開啟了萬物互聯的時代。”在華為公司輪值董事長郭平看來,在5G時代,連接正發生巨大變化,也給信息通信行業帶來新的機遇。“信息通信技術要同行業結合,找到落地場景,才能創造價值。把這些場景匯聚起來,就能逐步繪制出5G整體的發展藍圖。”

  “回看3G時代,3G網絡和智能終端的出現,激發了社交媒體、電商等移動互聯應用,帶領我們進入了移動互聯時代﹔隨著4G網絡逐步成熟,催生了短視頻、直播等消費級應用,以及在線教育等垂直應用,產生了‘粉絲經濟’‘知識付費’等模式。”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認為,我國5G發展已經出現了各行各業蓬勃向前的趨勢,將再一次提升社會運行效率,推動經濟模式的變革。

  5G連接能力要與行業信息化系統結合,才能真正產生價值

  上海康橋物流園區佔地10萬平方米,過去完成1次人工盤點,至少需要1個月,如今通過5G等技術打通了20多個業務系統,整體作業效率提升了30%﹔2019年,深圳機場在日高峰時段,平均不到1分鐘就有1架飛機起降,整合5G等技術,深圳機場構建了多個細分場景方案,全年減少擺渡超260萬人次,安檢效率提升了60%﹔在廈門、寧波等地的港口,駕駛員已實現5G遠程龍門吊、輪胎吊作業,告別了狹小的工作空間……

  5G商用一年來,應用創新不斷拓展。從5G當前的產業創新實踐來看,無論是遠程操控類、圖像識別類,還是無人機器類等場景應用,真正能夠促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升級,僅靠單純的5G連接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與行業信息化系統結合,才能真正產生價值。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應以5G等應用創新為著力點,深度挖掘垂直行業需求,鼓勵信息通信業與工業、交通、醫療、能源、教育等各個行業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協作創新,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構建廣泛應用生態。”

  中科院院士尹浩指出:“5G發展不應是一項技術的單打獨斗,而是要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等其他信息通信技術一起,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孵化新應用,催生新業態。”魯勇也表示:“5G是智能世界的信息連接平台,是行業智能化轉型的‘中間件’,必須要和其他的技術結合起來,在與行業交融時要抓准行業切入點。”

  華為公司董事、企業BG總裁彭中陽認為,推進行業數字化進程,要以場景化創新來實現。“實現場景數字化,主要有三個關鍵要素。首先是‘有技術’,要善於將多種信息通信技術與核心業務相融合﹔其次是懂行業,要敬畏行業,深入洞察行業,理解行業知識﹔最后是‘真實踐’,在實踐中去探索、去創造。”

  “用戶需要的不僅是5G,而是在5G的技術轉換過程當中,能夠解決哪些實際問題。”華為公司中國區副總裁董明說。聞庫認為,5G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藍海”,涉及很多新興領域。未來,5G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的潛力將進一步顯現。

  國內5G發展仍面臨成本、應用等方面挑戰,需要設計出更加成熟的商業模式,以實現價值利益的合理分配

  今年5月,廣東省提出建設首批8個“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園區﹔山西省提出在今年年底前,5G+智能礦井示范項目達到2個,2022年底前達到15個……今年以來,中央對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接連作出重要部署,明確5G作為重點方向之一,多個部門、地方推出了建設計劃。

  5G商用一年來,系列產業政策相繼出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已發布包括醫療、教育、電力等垂直領域7項5G創新應用提升工程,同時提出加快網絡部署、豐富應用場景等多項具體措施﹔多個省份發布5G專項建設方案和產業推動的行動計劃,各地推動5G應用與地方經濟融合,加速5G產業聚集。

  與此同時,5G產業生態也迅速發展起來。2019年,我國5G手機佔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的3.5%,截至今年9月,佔比達到47.7%﹔在珠峰地區,我國建成了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實現珠峰峰頂5G覆蓋﹔在山西陽泉煤礦,實現了全球最深地下534米礦井的5G有效覆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期間,依靠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實現了防疫大數據、遠程醫療、遠程課堂等應用。

  “從國家層面,我們發揮各個部門、全社會力量,推動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發展,制定了‘寧可路等車,不能讓車等路’的適度超前原則。”聞庫說,“隨著技術和網絡升級,網絡基礎設施超前部署,網速也在翻倍。這些指標還是非常可觀的。”

  不容忽視的是,目前國內5G發展仍面臨建網運營成本較高、計費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應用場景不夠多、安全問題等也是亟待克服的短板。比如,在5G規模部署過程中,就面臨著基站站址獲取難,進入成本高等問題。為此,一些地方注重資源利用的集約化,實行5G站點資源開放,大力發展智慧燈杆。在降低用電成本方面,一些地方也在加快推進5G基站轉供電改直供電,採用各種方式降低基站電費。

  談及如何推廣行業應用,魯勇建議,應首先確定哪些場景具備先發優勢和剛性需求,重點發力,做實做透﹔要設計出更加成熟的商業模式,以實現價值利益的合理分配,避免同質化競爭,對整體的產業參與者都能形成價值保護。

  董明認為,創新需要企業具備持續的研發能力與改進能力,應遵循“價值定價原則”,支撐未來的5G網絡建設。他舉例說,車聯網領域的應用對覆蓋率與容量有很高的要求,就可以實現“價值定價”,即:對服務保障進行定價,而不是根據簡單的連接來定價。“包括時延特性、功能特性等,甚至比如進一步更精准的定位、更低的時延,就可以有更高的定價。”

  “我國有5G發展的優質土壤,包括最大規模的用戶群體,頂尖的運營商和通信廠商,以及領先的移動互聯與行業信息化應用基礎、優質的創新生態。”魯勇認為,這都將為我國5G產業創新、協同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優勢。(本報記者 谷業凱)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