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導演養成:電影藝術教育的奧秘

2020年11月10日07:0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導演養成:電影藝術教育的奧秘

謝飛和同學們一起創作。北京電影學院提供

我18歲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導演專業,5年后畢業留校,任教於導演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至今已經60年了。回顧這些年來不斷發展著的新中國電影藝術教育,我尤其感到,藝術人才,尤其是電影導演人才,成才的關鍵在於“因材施教”的廣泛實踐。隻有針對人才的不同特征,在實踐中獲得真知,才能很好地補足每一類人才的短板,使其成為一名全面而成熟的電影導演。

北京電影學院開展導演教育,最早是在1956年,當時北京電影學院導演教育的特征是遵從“蘇聯模式”的分科教學和精英培養,所招收來的導演系的學生,大多經歷過系統完整的中小學教育,在文化水平上可以說是當時中國頂尖的水平,但相對缺乏的是對社會的認知,因此對於這批學生的教育,主要以引導他們通過實踐來認識社會、走向社會為主。當時在導演教學中,講授與實習各佔50%,讓學生全面學習劇作、表演和導演技能﹔攝制實習使用黑白膠片拍攝紀錄片、默片和畢業短片,並讓他們在制片廠一線經歷大量實際歷練。按照蘇聯專家的話說:“國家在學校培養一個電影導演上花的錢,相當於培養一個飛行員。”由此培養出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中國電影導演,如鄭洞天、張暖昕、李前寬等,也在日后撐起了上世紀80到90年代初中國電影最蓬勃發展的時期,拍出了包括《城南舊事》《開國大典》《大決戰》等一系列經典的電影作品。

改革開放之后,1978年北京電影學院招收了10年停滯后的第一批新生。在28名的導演系新生中,除了兩名應屆高中生外,其他都來自農民、工人、警察、護士、教師、售貨員等職業。因為時代的原因,這批學生大部分隻有初中文化學歷,基礎教育和知識系統都不完備,但是卻有著歷屆學生所沒有的社會生活、勞動生產、家庭命運坎坷等豐富閱歷。因此,在那一時期,北京電影學院對他們的教育方式是通過專業課程補齊知識的短板,同時通過大量觀看電影作品(俗稱“拉片”)的方式來提升他們對電影藝術的感覺。“78班”在學院的4年中,除每周兩次在大食堂改裝的放映廳看4部影片外,根據課程安排,還不時到電影資料館、電影洗印廠看片﹔周末、課余更是有無數的“內部參考片”在電影家協會、各大學和單位觀摩。學生們廢寢忘食地痴迷於看片、議片、學片,常常帶著一個饅頭和咸菜,進入放映廳直至深夜﹔為了混進“內參片”的禮堂,美術系學生“畫”的足以亂真的假票,還多次被發現。在這些學生中,中國電影“第五代”橫空出世,在走出校門一兩年內,就佳作頻出,各地獲獎,成為上世紀90年代世界電影節、知識界“中國電影熱潮”的主力軍。

1985—1997年期間,北京電影學院進一步改革、完善了導演教學的規范,這一時期的電影導演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改革開放的市場大潮中,讓導演學子們在剛出校門時,甚至在校期間能夠參與到一線電影制作之中。執導短片到長片,是一個電影導演成才的關鍵階段,過去學校教育不承擔這一工作,學生需要自己到社會,到影視制作業中去“摸爬滾打”。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北京電影學院在政府的支持下,開辦了“青年電影制片廠”學校,讓在校師生們得到創作實踐機會。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北京電影學院也在不斷擴大著教學層次,探索著新時期電影藝術教育的方式。今天,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們大都經歷了完整系統的基礎教育,同時也通過藝考的訓練具備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素養。但這樣的學生由於大多是獨生子女,在考學過程中的生活比較“三點一線”,因而相對於電影導演的成才標准而言,容易在人文素養上有所缺失,導致在創作時視野狹窄,缺乏對廣闊世界和家國情懷的充分了解而陷入個人的小情調中。所以在這一時期,我們對於電影導演的教育會更偏重於通過綜合性的課程,進行影視制作的通識教育,甚至是人文素養方面的通識教育。同時通過實踐來提升學生的形象感悟力、藝術構思力和創作執行力,創造學生豐富自我、開掘自我的環境,讓學生在自身的完善和發展中成才。

回顧半個多世紀的教學經歷與經驗,使我深感幸福與激動。我為能從事這一令人欣喜、愉快,極具創造性和樂趣的職業而高興﹔為目睹、陪伴著一代代青年電影人起步、坎坷、輝煌而幸福﹔更為遇到了這個變化萬千、充滿機遇的新時代而振奮。

(作者:謝飛,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