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內容傳播“守門人”如何煉成
主持人: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編委會主任、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社總編輯 丁以繡(左一)
對談嘉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社長 謝壽光(左二)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 李永強(右二)
電子工業出版社總編輯 劉九如(右一)
本報記者 張雪嬌 攝
走進位於北京北三環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皮書博物館,會看到一片藍色的海洋中點綴著一些綠色和黃色,這是由不同時期的千余種皮書排列而成的。11月3日,在這片藍色的海洋面前,由《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創辦的訪談類融媒體節目《總編輯會客廳》進行了錄制,本次訪談為《聚焦高質量出版系列》的第三期,主題為“提高編輯含量水平”。
說到編輯,人們很容易想到“為他人作嫁衣裳”這句話,但對於出版業的發展而言,編輯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編輯人員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圖書的質量,進而決定整個出版業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因此,如何提高編輯含量水平至關重要。
圍繞這個話題,主持人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編委會主任、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社總編輯丁以繡與3位嘉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原社長謝壽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李永強、電子工業出版社總編輯劉九如展開了深度對話。
節目錄制的這一天,正是謝壽光正式卸任、光榮退休的日子。在這一天,聽這位在出版界征戰近40年的老兵和幾位嘉賓探討如何提高編輯含量水平,格外有意義。
優秀編輯具備什麼特質
主持人:每一本優秀圖書出版的背后,都有一位或者多位默默無聞的編輯。那麼一名優秀編輯應該具備什麼特質?
謝壽光: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知識的生產者和出版者、研究者和編輯,從來都是一體兩面。從刪定六經的至聖先師孔子到編著《百科全書》的法國思想家狄德羅,古今中外均是如此。
在知識的生產、傳播、接受過程中,編輯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正如我的老師、社會學家陸學藝教授所言:“我們這些學者今天之所以有名,很大程度上是靠編輯培養出來的。”不過,近幾十年來,由於體制原因,大家對出版的認知出現了偏差,編輯被當作三流職業。
在我看來,優秀的編輯必須具有很強的研究能力和寫作能力。現在的制度安排缺乏一種讓編輯和研究者也就是知識整理者和知識生產者自由轉換的機制。因此,這些年我一直在推行編輯的“旋轉門”制度,即研而優則編、編而優則研。中國如果能有大批學者擔任出版社的社長、總編輯,必將從一個出版大國變成一個出版強國,這需要有一套制度性的安排。
優秀的編輯還必須攻讀一門功底比較深厚的專業。實際上編輯只是一個泛稱,任何一個人隻能在某一個領域裡精耕細作,有所為有所不為。要實現這一點,整個中國編輯人才選拔機制、培訓機制,特別是大學的專業設置,都要有一場大的變革。今年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大學生、研究生的就業成為問題。編輯出版專業的畢業生除了進入各出版社的出版部之外,真正能從事編輯崗位的人非常少,這是因為隻讀編輯出版課程,遠遠落后於現實需要。
李永強:優秀的圖書背后有一位優秀的編輯,這個觀點我特別贊同。編輯是內容傳播的“守門人”,他的眼光和能力決定了什麼內容會被印刷出來,成為正式傳播的思想和文化。特別是在融媒體傳播成為主流、各種自媒體渠道充塞大眾生活的當下,圖書編輯在篩選、制作、呈現內容方面的“守門人”作用反而更加凸顯。優秀的圖書經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驗,而其背后也是一代代優秀的編輯在“奉獻無言、著作留聲”。縱觀這些優秀編輯,我認為有一些品質是一以貫之的。
一是政治素養:導向正確,有大局觀。這是我國出版業的社會主義性質所決定的天然屬性。毛澤東同志說過,要政治家辦報。同理可說,我們也需要有政治家辦出版社。編輯隻有把好站位,站得高,看得遠,才能策劃出武裝人、引導人、塑造人、鼓舞人的好作品。
二是敬業精神:堅守情懷,腳踏實地。選擇了做編輯,就是選擇了一種職業追求,選擇了一種文化的情懷、理想的精神和傳承的使命。所以好的編輯一定是有理想的,為了理想能夠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繁華、坐得住冷板凳。這種文化理想需要踐行的精神和扎實的工作,大到套系組稿,小到一書一頁一字,每個環節都要毫不懈怠、精益求精。
三是創新思維: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編輯要專注於特定專業領域內的前沿成果和發展趨勢,保証自己輸出的內容能夠經得起市場和時間的檢驗。編輯還要不斷學習,豐富知識儲備,掌握多元技能,培養職業敏感,這樣才能在工作中處於主動地位。
劉九如:我認為一個優秀的編輯,除了具備“四力”,還應該擁有三個特質。
一是喜歡。每年面試新編輯的時候,除了根據崗位要求,了解其崗位技能和崗位適應性,我總要從側面問幾個問題:你喜歡讀書嗎?平常喜歡逛書店嗎?最近看了哪些書?記得前年到電子社應聘的一位新員工,她跟我說最近讀了一本人工智能方面的書,感覺書中有些觀點和數據不太准確,還想方設法聯系了作者,與作者進行了交流,后來還與這位作者成了朋友。我一聽,馬上覺得這位應聘者具備編輯的潛質。她進入電子社工作兩年,果然進步很快。
二是敏銳。電子社有一位編輯叫林飛翔,他在微信裡看到朋友轉的一篇文章《反常識思維》,講的是如何用理工科思維看世界,他讀完挺有啟發,便進入人家的博客,才發現作者是一個留美博士,已經在博客裡發了100多篇讀書筆記。他從中選出30多篇文章,形成一個編輯大綱,定名為《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建議作者補充擴展后出成書,作者看到他的建議后,大為感動。於是兩人配合,用了一年多時間補充修改,最終成書出版,這本書獲得文津圖書獎並入選年度“中國好書”,銷量已達40萬冊。
三是完美。通過我對電子社眾多編輯的觀察了解,感覺那些特別在意自己編輯圖書的品位,對內容不斷推敲,對封面、版式效果特別在意,對某一個數據不弄准確就睡不好覺,為必須更改某個字追到印廠的編輯,都能編出好書,並最終成為社裡的骨干編輯。比如計算機分社的資深編輯張月萍,她喜歡與技術大咖深入交流,不遺余力地將其成果挖掘出版,每年默默無聞地編出幾本備受技術人員歡迎的書。2019年她一個人實現淨發貨碼洋超5000萬元。
培養存在哪些問題
主持人:坦誠地說,目前我國圖書出版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如質量不高的問題,與編輯隊伍建設存在一定關系。請各位談一談,目前的編輯培養和使用中存在哪些問題?
謝壽光:編輯人才培養中最大的問題是編輯人才的定位不清楚。什麼都能編的,不叫編輯。這與現行教育制度有很大的關系。現在編輯出版專業在新聞傳播學下面,是一個二級甚至是三級學科。然而編輯學本身有獨特的學科定義,比如圖書是把分散的各個板塊的知識,用一個邏輯體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點或者知識體系。在數字化時代,我們應該採用反向邏輯,把原來完整的知識體系,用一個一個的知識點進行切分,形成可以全方位進行流通、組合、快速使用的知識架構。
現在大學裡恰恰很少有知識點標引或者書籍結構化分析的相關專業,也沒有這樣的課程設置,但是許多出版社需要大量經過這種專業訓練的人員。這就要重構我們的人才培養體系和人才繼續教育體系,在崗的編輯繼續教育的方式也有必要重構。
李永強:目前我國編輯培養和使用中的突出問題是編輯人才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既有新鮮血液吸納的問題,還要面對現有隊伍保持穩定的問題。出版業對編輯崗位的要求不僅要文化學歷層次高,而且要具有扎實的行業從業經驗,因此行業入職門檻高於一般的文化產業。出版單位要投入大量培訓資源,個人要經歷長期的編校歷練和市場磨煉才能鍛造一個優秀編輯,可以說“十年磨一劍”也不為過。
而目前出版單位轉企改制后,編輯沒有穩定的福利保障,卻面臨薪水低、壓力大的境況,大量的高學歷人才越來越敬而遠之。此外,網絡媒體等新興媒體的高投入高回報也吸引了傳統行業大量優秀人才,使得出版單位長期以來苦心經營的編輯隊伍無論是穩定性還是專業性上都面臨巨大挑戰。可以說編輯人才的供需矛盾已經成為制約當前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卡脖子”的問題,不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出版業很難獲得質的提升。
劉九如:我覺得以下幾個關系的處理很重要,這些關系處理不好,將影響編輯隊伍的建設。
一是編輯的短期培訓與長期培養的關系。單位招人總是希望招到的人馬上上崗產生效益。不少出版社新員工隻經過短期的入職培訓就急於上崗,然后放養,讓其自我成長,導致一些編輯找不到感覺,做不出好書,還容易出問題。電子社注重短期培訓與長期培養結合,對新招聘編輯,既要做一個月的短期集中培訓,又要制定一個3—5年的培養計劃,這樣才能促使編輯健康成長。
二是編輯策劃與編輯加工的關系。有些編輯溝通能力強,善於整合資源,適合於聯絡作者、盡快策劃書稿﹔有的編輯文字能力強,善於編輯加工書稿,這樣就不適合於散兵游勇式地讓編輯獨立作戰,而是應該形成戰斗小分隊。電子社最近幾年更多探索項目組的做法,讓相關編輯形成項目組,尤其是重大項目或某些新領域的開拓,都是鼓勵以項目組方式,形成配合,各盡其才。電子社入選2019年度“中國好書”的《進階的巨人:改變世界的偉大科技》一書,就是兩個編輯形成項目組:一位編輯統籌,負責與作者聯絡打磨書稿﹔另一位編輯負責配圖的選擇和錘煉。這本書歷時兩年多精心編審推出,目前市場銷售超過15萬冊。
三是兩個效益的關系。出版社是企業,企業的生存基礎是追求利潤。雖然各社都強化了社會效益考核,但眾多出版社在確保出版導向不出問題的基礎上,也要追求經濟效益。兩個效益的關系處理不好,也影響編輯隊伍的成長。
四是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的關系。出版業的未來方向必然是融合出版,這方面關系處理不好,我認為問題很大,可能讓傳統出版業喪失機會,導致編輯隊伍建設出現問題。
怎樣加強隊伍建設
主持人:一名新編輯要成長為一名成熟編輯,少則需要三五年,多則七八年。可見出版社培養一名成熟編輯是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耐心的。那麼,出版單位應該如何通過制度建設加強編輯隊伍建設呢?
謝壽光:編輯隊伍建設我們探索了20多年,核心問題就是專業化。社科文獻社一直踐行編輯是出版社的主體這一人才強社理念,將編輯視為出版社的第一生產力,形成了一支以年輕的博士、碩士為主體,一批剛退出一線的各學科專家學者為支撐的近400人的編輯、出版、營銷隊伍。
為造就一支在學界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學術素養深厚的學者型編輯隊伍,2014年,社科文獻社啟動名編輯工程,在行業內率先推行高端人才評價及獎勵政策,2018年完成第二批名編輯遴選工作。2018年還發布了首席編輯崗位聘任辦法,做實最高專業任職崗位,為高層次人才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和平台。
為與國際接軌,推動編輯專業化轉型,2018年,社科文獻社開始實施編輯分類管理,將編輯隊伍分為組稿編輯、營銷編輯、文稿編輯、技術編輯四大編輯系列,為不同類型編輯設計職業發展路徑。
對於青年編輯,社科文獻社打造了特色的編輯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開展社長總編輯下午茶、首席編輯下午茶、青年編輯論壇、導師小課堂、新編輯集訓班等一系列品牌內訓課程。
通過打造一支在學界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學術素養深厚的學者型名編輯隊伍,社科文獻社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夯實了基業。
李永強:針對出版業人才供需矛盾問題,加強制度建設有三個層面。
一是高校層面解決人才供給需求。比如,加強基礎人才培養,從源頭上增加出版人才供給。近年來學界建議把出版學專業升級為一級學科,這就是解決人才供給的一種思路。當然,除了出版學科,出版業還需要大量其他學科人才。再比如,通過強化產學研聯動,鼓勵高校與出版企業共建人才培養實踐基地,也是一種人才交流培養的機制。
二是從社會層面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進入出版行業。要建立以社會效益為首位的人才隊伍建設保障機制,加大對優秀人才培養引進的支持力度。比如給出版單位急缺的優秀人才以福利待遇支持,如落戶支持、編制支持等,從人才引進保障上開辟綠色通道,落實政策,待遇留人。
三是從出版單位層面建立編輯隊伍培養激勵長效機制。首先,重視員工的培訓和培養。人大社新員工入社后會通過導師制以“傳幫帶”的方式讓新人迅速熟悉業務。我們每年要在社裡搞一次很大的拜師儀式,要給每個師傅一個日記本,師傅可以在本子上記下這一整年裡對徒弟的每一次指導、徒弟的每一點成長。此外,我們為了加強編輯能力培養,會針對不同層次的編輯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提高培訓實效。其次,建立健全編輯崗位激勵機制。制定合理的晉升路徑和薪資待遇,形成“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和“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分配機制,激發編輯積極性,強化內部管理,建立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內生增長”機制。再次,營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培養編輯的職業精神,形成具有文化情懷和美好追求的文化企業工作氛圍。比如《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在人大社出版,饒宗頤先生說:“經過人大社編輯的加工,我的作品可以傳世了。”看到這句話,所有參與的編輯都非常激動,因為這是對他們工作的認同。
劉九如:各出版單位已經有很多制度,只是執行得有效與不夠有效的問題。我認為對編輯能力的培養,以下三個制度應該加強。
一是任職資格制度。任職資格是基本制度,達不到編輯的資格就不能上崗。
二是導師制度。電子社最近3年進一步強化導師制度,將編輯人員分為基礎期—培育期—成熟期—提升期,一級帶一級,明確老編輯帶新編輯的崗位職責,並投入近100萬元的經費支持,對新編輯“傳幫帶”達到指標的給予導師補貼。
三是教育培訓制度。電子社近年定期舉辦出版業務大講堂(邀請外面專家來講)、“四力”提升營(內部編輯交流)、全社編輯技能大賽,取得良好效果。
如何錘煉自身本領
主持人:有了單位的各項保障,在融媒體時代,編輯自身應該如何錘煉本領、提升編輯能力?
謝壽光:首先編輯必須選擇一個專業方向,知識的專業方向,這是最重要的。編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根據服務平台的基本要求,確定專業方向,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
一個好的編輯,策劃的產品要讓更多人接受,必須具備組稿能力、審稿能力、文字加工能力、營銷能力甚至制作設計能力。除此之外,在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還需要具備數字編輯和傳播能力。如果有更寬廣的國際視野,還要熟悉國際出版規范,具備國際營銷推廣和出版能力。一個優秀的編輯應該具備這幾個方面的綜合編輯能力,但是這種綜合編輯能力是基於某一個基礎性學科的。編輯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專心做組稿、專心做文稿、專門做技術或專心做營銷,這都是可以的,在某個方向成為行家裡手。
做編輯還需要有很好的溝通能力,要和你服務的對象深度融入。好的編輯是話題的引領者、話題的設計者。
李永強:除了謝社長說的能力之外,我認為,保持政治敏感,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提升編輯能力要系好的“第一粒扣子”。此外,編輯要加強專業學習,保持對本專業領域學術最前沿的關注﹔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文字能力、編輯業務能力、選題策劃能力、市場開發能力、新媒體運用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協調溝通能力﹔要關注新技術帶來的閱讀習慣和閱讀需求的變化,運用互聯網新技術為選題開發和市場營銷服務。
劉九如:在編輯能力提升方面,我們主要強化三個方面。
一是認清方向。出版業必然是要走向融合發展。每位編輯必須要認清自己的發展方向,找到自己的努力目標。
二是把握需求。一定要讓每位編輯意識到,讀者的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責任編輯必須想方設法去滿足這些讀者的新需求,由此必須在融合出版方面進行探索,並學會編制提供融合出版的優秀產品。
三是掌握技能。我們最近幾年對編輯基本功的培訓和錘煉,除了組稿、審稿、編稿、校稿,還需要進行社群營銷,需要學會音頻、視頻產品的策劃和制作。目前電子社大部分圖書發布都進行網絡直播,全社有100多位編輯參與或組織對自己圖書進行網絡直播,社裡已經推出了30多位直播網紅。通過直播帶貨銷售已近1500萬元。
如何協調經濟矛盾
主持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那麼當前,作為文化市場主體,出版社如何處理好編輯的“慢工細活”和編輯的經濟報酬問題?
謝壽光:處理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制度設計。社科文獻社對四大類型的編輯,各精心設計了一套考核體系和考核辦法,並且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調整。比如說,文稿編輯是以圖書的品種數、質量和文字的加工處理量進行考核的,營銷編輯主要以流量、變現的狀況進行考核。
早在2004年,社科文獻社就設計了16字方針,即“績效管理、量化考核、成本包干、部門核算”。這套制度推行快20年了,成效是非常顯著的。后來在這個基礎上,社科文獻社由事業部制發展成為分社制,同時對單品種實行嚴格的績效考核,而且給予激勵。但是隨著平台的壯大,我們開始向分社整體效益考核為主轉型,輔助不同崗位的特殊要求進行考核。同時,通過信息化手段作為技術保障,我社目前已經可以做到實時採集每個管理節點上的成本效益。
李永強:整個出版業處於高速發展的軌道上,作為文化市場主體的出版社面對市場化的激烈競爭,出版任務繁重、利潤指標緊逼,縮短圖書出版周期,多出書、出快書已經成為業內普遍現象。編輯工作不得不提速,適應快節奏的出書頻率,使得“慢工細活”成為一種奢望。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今后出版供給側改革需要實現從“數量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型。做精品圖書需要時間和工序的雙重保障,也是高質量發展,是社會效益為首位的客觀要求。
出版社要合理安排出書計劃,堅守質量紅線,適當調整出版任務。要為編輯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標,以質量為基礎優化獎懲機制,不盲目追求數量,提高考核中策劃質量和編輯質量權重。鼓勵精品出版,把社會效益指標量化到編輯的經濟報酬考核中去,追求速度與質量的在出版工作中的平衡。
出版社始終要樹立精品意識,產品本身才是決定出版社品牌和發展的根本要素。因此,工匠精神在編輯業務中是永遠不可或缺的。隻有這樣,出版質量才有保障,出版品牌才有含金量。
劉九如:“慢工細活”重在“細活”,即要推出好的產品﹔有好的產品必然有良好的社會效益,也因此必然獲得更多的經濟報酬。
電子社有兩個案例:
一是我們電子信息分社組織編輯《集成電路產業全書》,調動6位編輯組成項目組,歷時3年,聯絡100多位作者,出版難度非常大。第一年剛起步時,不產生效益,社裡及分社便給予項目組支持﹔第二年獲得200多萬元國家出版基金支持﹔第三年正式出版后,引起行業廣泛反響,很快銷售8000多套,實現400多萬碼洋,最終實現較好盈利,項目組也因此獲得較好的經濟報酬。
二是電子社有位責任編輯每年就做三四本書,但每年都能拿出一本銷量10萬冊以上的書,比如《萬萬沒想到》《智識分子》《高手》《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等,他個人經濟報酬在部門也是靠前的。
這兩個案例的背后,電子社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制度保障。社裡每年預算500萬元,設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重點專著出版基金”,對於“慢工細活”能打造出獲獎書和暢銷書的編輯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二是考核導向。我們將社會效益考核指標細化到每個分社,拿不出重點書、沒有獲獎書和項目、社會效益出現偏差的部門,必然影響總體評價,即使經濟效益最好,部門主管和員工薪酬額度也不是最多的。
三是獎勵激勵。電子社對獲得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出版的圖書入選“中國好書”的編輯給予重獎,對於“慢工細活”的精品圖書,每年進行評選,對部門和編輯也給予相應的獎勵。
這些措施,促使電子社在精品出版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果。(記者 左志紅 袁舒婕 張雪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