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逆風前行,勇敢奔向"新聞眼"

2020年11月13日07:46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新聞座右銘 | 逆風前行,勇敢奔向“新聞眼”

  編者按:無論面對台風還是疫情,新華日報 交匯點記者焦賢穎,憑借敏感的“用戶意識”,堅持用新媒體形式,把真實鮮活、准確客觀的新聞傳遞給受眾﹔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新華社湖北分社記者樂文婉,戰勝恐懼、勇敢沖鋒,從“風暴中心”發出一篇篇中國抗疫實況報道,向世界傳遞信心和力量。作為融媒時代的新媒體記者,她們在一個又一個考驗中錘煉了本領,收獲了成長,也堅定了初心,在踐行使命中書寫時代答卷。

  新華日報 交匯點記者焦賢穎:

  想用戶所想,隨時走進“新聞眼”

  用戶想知道的,媒體要第一時間精准送達﹔用戶想不到的,媒體要替用戶想到,甚至想得更深更遠。

  新時代的記者永遠奔跑在廣袤的大地之上,把鏡頭對准基層,把筆墨留給群眾,從用戶的需求出發,讓好故事、好新聞廣為傳播。這就是我的新聞座右銘。

  作為一名新媒體記者,我在短短的一兩年內,在深入基層採訪、挖掘生動故事、報道新聞事件中不斷成長。同時,我也深刻地意識到,在新時代講好中國故事,不僅要增強“四力”,更要有“用戶意識”。順應融媒體語境下的信息傳播規律,讓中國聲音走得越遠,傳得越響。一次突發新聞事件報道讓我對此深有體會。

  2019年8月9日,年度最強台風“利奇馬”即將登陸我國,並逐漸向江蘇靠近。我和同事得知后,根據台風行進的方向,發現“利奇馬”將從蘇州進入江蘇,於是立即出發前往蘇州。包括記者、編輯、攝像、剪輯和美編等數十人共同投入這次報道,就用戶最關心的話題開始准備工作,每個人都嚴陣以待。

  第二天一早,我們冒著大風大雨,直奔蘇州的地標——金雞湖畔,首先用短視頻新聞的方式,向用戶直觀展現了受台風影響的蘇州。與此同時,圖文滾動、創意海報、天氣預報等一條條更新出現在交匯點新聞客戶端,獲得了用戶的廣泛關注。當天下午,我們的融媒體報道達到了最高潮。我和同事逆著台風登陸的方向,來到了蘇州市光福鎮漁港村,在太湖畔為讀者帶來了一場現場直播。

  在直播之前,我心裡是一團亂麻,完全沒有頭緒。在趕去現場的路上,我一邊平復緊張的心情,一邊迅速地瀏覽了我們上午發布的滾動新聞,重點關注了用戶的點贊、評論和分享,同時也留意了其他媒體和社交平台上,用戶都在關心“利奇馬”的哪些方面。通過了解用戶需求,我立即調整狀態,梳理思路,隨后拿起話筒,對著鏡頭在風雨大作的太湖邊開始直播。

  “利奇馬”的威力是不去現場想象不到的。浪一陣陣地打向停靠在港內的漁船,有幾個浪甚至快打到桅杆頂了。在太湖邊,我即使倒著前行也覺得難以邁步,說話都不利索,不停調整被風雨打斷的直播節奏,攝像師的鏡頭更是屢屢被雨水打濕。一場直播下來,我早已渾身濕透,但內心十分滿足。

  2019年8月10日,在太湖邊結束直播后,新華日報 交匯點記者焦賢穎(右一)和同事們合影。

  作為記者,在新聞現場說出來的話和坐在家中說出來的話完全不同,很榮幸能有機會把我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送到用戶手裡,讓鮮活、有價值的新聞成為用戶所想、所需和所得。

  在融媒體的生產方式下,用戶想知道的,媒體要第一時間精准送達﹔用戶想不到的,媒體要替用戶想到,甚至想得更深更遠。這一方面,在今年的抗疫報道中尤為突出。

  2020年7月1日,新華日報 交匯點記者焦賢穎(左)在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上直播。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新聞人盡銳出征,全力參戰。我也積極投身其中,做出了一大批圖文報道、短視頻新聞、科普組圖、防疫H5等產品,力求將最新的動態、最准確的數據和最科學的防疫指南等傳遞給公眾,溫暖人心,凝聚力量。

  在此期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採訪“致敬江蘇援鄂白衣勇士”書畫贈送活動。1402位江蘇藝術家傾情創作了3000多幅藝術作品,捐贈給江蘇援鄂白衣勇士。在我的筆下和鏡頭裡,文藝“蘇軍”以藝抗疫,用筆墨鼓舞斗志。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周京新告訴我,他們創作的靈感和源泉正是來自新聞報道。一個個真實的故事經過藝術加工躍然紙上,最后成為藝術作品又送給白衣勇士,記者在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多寫一篇文字,多拍一段影像,就是為戰勝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2月21日,新華日報 交匯點記者焦賢穎(前排左二)在向戰疫醫院贈送書畫作品儀式現場採訪。

  “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兒重點就應該在哪兒。”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我們應該順應互聯網發展大勢,緊跟用戶需求,繼續深入基層,貼近生活,傾聽群眾呼聲,走進“新聞眼”。讓即時、精准、客觀的新聞成為群眾所需,讓真實、生動、鮮活的故事成為輿論的主角。這是新時代賦予記者的使命,也是記者要交給新時代的答卷。

  新華社湖北分社記者樂文婉:

  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也要接地氣

  採寫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作品,就能跨越民族與國界引發共情。

  作為新華社湖北分社的對外報道記者,我始終牢記傳播中國實況、講好中國故事的初心,在踐行“四力”、深入基層採寫地方新聞的路上步履不停。“初心不忘,步履不停”就是我的新聞座右銘。

  一年來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圍繞海外關注的話題,到現場採寫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作品,能跨越民族與國界引發共情。同時,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積極利用海外社交平台,能讓更多海外受眾直接聽到中國聲音。

  面對舉世關注的未知病毒,去冬今春,我與同事們一直奮戰在新冠疫情防控和救治的一個個現場——“兩山”醫院、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社區、超市、垃圾焚燒廠等,及時用多語種、多媒體形式向世界報道武漢的抗疫動態與感人瞬間。

  2020年2月23日,新華社湖北分社記者樂文婉(右)在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採訪援助湖北的汶川護士佘沙。

  除夕夜的武漢,雨雪滿天。在火神山醫院的工地上,數百台挖掘機、推土機、卡車往來不停。許多工人原本已回到老家,為幫助武漢抗疫又逆行回來。在工地上,幾口匆匆扒完盒飯,就算是吃過年夜飯。這樣的場面讓我震撼不已。

  十天建成一座醫院,在人們看來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在一線採訪的我們知道,這樣的奇跡背后是上千名工人風餐露宿、分班次24小時不間斷施工,是全國醫護人員的緊急馳援,是各地工廠的加班趕制、運送建材……我們在完成文字稿的同時,制作了英文視頻《How can China build a hospital in 10 days?》(《中國如何在10天內建成一家醫院?》)。寓理於事,情理交融,這條視頻讓海外受眾看到了我國政治制度廣泛深入的組織動員能力與全民抗疫的民族凝聚力,海外社交媒體瀏覽量突破千萬,無數網友轉評贊,表達對中國抗疫壯舉的贊嘆。

  在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背景下,在漢外籍群體也是我們疫情防控報道的對象。

  今年上半年,我與同事們採訪了數十位留守武漢的外籍人士,完成了vlog、短視頻、文字稿等系列報道。其中,54歲的法國志願者弗雷德裡克·多梅克讓我印象深刻。他放棄登上離開武漢的班機,加入志願車隊,為醫院與社區運輸物資。我與同事跟拍多梅克一天的工作,通過他的講述向海外介紹武漢社區物資保障、各方力量參與防控救援等情況,並請他作出評價。

  2020年3月3日,新華社湖北分社記者樂文婉(左)採訪法國志願者福雷德裡克 多梅克。

  有海外網友在看了這則報道后留言說:“當我看到這條視頻,我為我是法國人感到驕傲!希望中國和歐洲很快能康復!我們需要中國抗擊新冠病毒的經驗!”通過一個個與多梅克一樣留守武漢的外籍人士的故事,我們講述了武漢的防疫舉措與效果,也向外界傳遞了決戰決勝之地中外攜手、共度時艱的溫情。

  疫情期間,我曾因心理壓力與高強度工作出現低燒症狀,一度擔心自己感染病毒。但在團隊同事的關心照顧下,在忘我奉獻的各種凡人英雄的感召下,在海內外讀者的留言鼓勵下,我很快抑制感冒症狀,逐漸戰勝恐懼,在做好自我防護措施的同時,再次勇敢沖鋒向前。我知道,自己從“風暴中心”發出的每一篇實況報道都將為我們打贏疫情防控戰凝聚更多正能量,並向世界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向世界傳遞信心和力量。

  入職以來,基於海外受眾的興趣與需求點,我踏足湖北12個地市州的數十個縣區,挖掘報道了脫貧攻堅、防疫防汛、生態環保、文體生活等系列作品,在一個又一個的考驗中錘煉了本領,收獲了成長,也堅定了初心。

  2020年7月3日,新華社湖北分社記者樂文婉(左)在三峽大壩前出鏡介紹大壩蓄洪情況。

  本領能力絕非天生,靠的是持之以恆地在實踐中練就﹔增強“四力”也非一蹴而就,靠的是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隻有牢記初心使命、深入基層實際、不斷踐行“四力”、不懈開拓創新,才能成為過硬的新聞輿論工作者,更好肩負起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任務。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