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傳播分寸感是自信的表現
生活中很容易觀察到,成熟和自信的人說話時是有分寸感的。相反,如元代王實甫在《西廂記》中所描寫的“招禍口,不知分寸”現象,卻在當今的世界傳播場域中時有出現。
分寸感是人的修養在內心沉澱而成、對人或事物的合理認可與表達,這種認可與表達體現出主觀自信。網絡時代,通過推特、微信可以把個人的聲音放大很多倍,但大家普遍有一種直覺:缺乏分寸感就缺乏在公共領域發聲的基本倫理。
伴隨逆全球化勢力的膨脹,傳播界的逆倫理現象正日顯其侵蝕性。網絡技術使傳播能力無遠弗屆,讓那些懷有敵意、沒有分寸感的言論有了全時空、直抵面門式的傳播能量,導致很多弱者的尊嚴感不斷受損、被冒犯感全面增強。這些多媒體立體化的無分寸“帶節奏”現象,使人不由得懷疑這些發聲者是否具備基本的傳播倫理。
膀子粗、嗓門大是蒙昧時期產生的力量迷茫,不能允許這種沒有分寸感的拜物教,在具有先進科技支撐的網絡上復活。客觀地看,在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和后疫情時代經濟悲觀的背景下,西方的傲慢以扭曲的沒有分寸感信息傳播方式宣泄,這些信息進一步造成群體切割,對立加劇,也造成一些人追求的目的與行為方式之間、善行與惡舉之間的界限模糊,導致失去分寸的倫理意識驅動線下的非理性行為發生。例如,若干國家在疫情期間頑固拒絕公眾戴口罩等。
傳者、受眾、媒體構成了傳統的傳播場域的三方,但是智能化傳播、數據化傳播使平台成為某種意義上傳播的第四方。這一方經常在第一時間橫空出世,以不受約束、不顯意識形態、不分立場自詡。但是平台自動分發的信息經常無分寸感,顯示出其不具有責任感的倫理底盤。
傳播的全球化比經濟全球化的步伐要快得多,傳播水平與經濟融合水平的非同步性,造成了傳播場的若干陷阱,如當下撕裂感已成為人們的普遍感知,應對撕裂感的倫理處方就是分寸感。它基於共享性理性,而不是基於選擇性理性﹔基於常識而不是基於算計﹔它利於互惠而不是基於“某某第一”。
馬歇爾·盧森堡所著的《非暴力溝通》指出,信息交流演變成暴力行為,原因在於這種交流失去了分寸感,它標簽化對方和臉譜化對方,朝著妖魔化對方的邏輯演進。因此,截斷這個進程,就是分寸感實施的內涵式要求。
分寸感建構是一個必須現在就要做,也將漸進的客觀過程。對新聞信息實施有分寸感的調節,是一個不以少數人反對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過程,否則,一個沒有共同基本倫理的傳播場,就難以成為一個互惠的信息命運共同體。它的建構基於和不限於——制度性調節:相關法規的完備﹔政府與媒介間、政府與政府之間的約定式信息節制﹔自律性調節:媒介組織的協商調節﹔平台的反調節:平台作為第四方,跨越利益相關方的倫理作用必須顯示﹔技術調節:大數據用於對極端化言論予以調節,對於明顯沒有真相支持的現象新聞與言論自動示疑。
“畫虎不成反類犬”這句話,本義就在於告誡人們不可缺乏分寸感從而弄巧成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