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她瞬間”背后的“她故事”

女攝影師用鏡頭記錄扶貧路上的"她力量"

2020年12月03日07: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女攝影師用鏡頭記錄扶貧路上的“她力量”

  何文芳(左)冒雨幫村民背苞谷回家。毛曉初攝

  汪國杰(中)與村民在一起嘮家常。劉博欣攝

  王會敏(左)到村民家包餡糕。趙佔南攝

  王惠芳(中)在指導繡娘刺繡。李 寧攝

  鏡頭中的她們,是村裡的第一書記、脫貧帶頭人,也是村民家中的“主心骨”﹔是村裡孩子口中的孃孃(阿姨),也是老人口中的親閨女﹔她們,幫著村民鋪床掃屋,教著姐妹們刺繡編織,也幫著大伙賣出農副土產……

  脫貧攻堅路上,許許多多女性的身影吸引人們的目光,她們那些交織著汗水的笑臉,令人難以忘懷。

  近期,由中國女攝影家協會和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主辦的“女攝影人眼中的脫貧故事”攝影展在北京舉行,用“她鏡頭”看“她扶貧”,用一個個鏡頭所捕捉的感人瞬間,記錄了平凡女性自立自強、勤勞勇敢的脫貧事跡,以及基層女干部在脫貧攻堅路上的動人故事,而鏡頭裡那些平凡而偉大的女性,也讓身為攝影師的她們收獲了成長。這些巾幗脫貧故事,既生動地展示了中國在脫貧攻堅戰中取得的豐碩成果,也彰顯了中國婦女在消除貧困中發揮的“半邊天”作用。

  本報記者日前對部分女攝影師和女扶貧人進行了採訪,聽她們講述這些“她瞬間”背后的“她故事”。

  “村裡的孩子都喊她何孃孃”

  8月裡,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寶峰彝族鄉杏家村,連日都在下雨,杏家村駐村第一書記何文芳(彝族名字為烏各布吉嫫)擔心會發生泥石流,就忙著在村裡四處看看,組織村民轉移。

  冒著雨,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理事毛曉初艱難地托著相機,記錄下了何文芳的生動鏡頭:她穿著高筒雨鞋,抱著村民的孩子走過小橋,水流湍急,孩子一臉信賴地趴在她的肩頭,何文芳卻早已淋得滿身濕透。

  在杏家村的院子裡,停著一輛撞得破破爛爛的車,那是毛曉初的車,在冒雨趕來拍攝的路上,她不慎遭遇了車禍,為了不耽誤拍攝工作,她仍是一個人堅持上了山。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毛曉初4次從成都開車200多公裡,到何文芳工作的杏家村進行拍攝。

  “我跟著何文芳在村裡跑了多戶人家,挨家挨戶地坐下來聊,看著她幫村民尋找增收辦法,或者是幫著解決生活難題。”毛曉初說,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何文芳和村民間的真摯情感,孩子們都親切地喊她“何孃孃”。

  拍攝時,她們在村裡遇到一戶人家,家中的孩子患有腦癱,家中隻剩下父親照顧孩子。“那孩子現在20多歲了,見到何文芳很是親熱,大老遠就迎出來了,何文芳在他跟前,就像姐姐一樣。”毛曉初回憶說。

  何文芳的扶貧工作十分細致,從點滴耐心地做起。村裡有一戶彝族貧困戶,以前一家十口人擠在一間木板房裡生活,后來在政府的資助下搬進了新房,但還沒養成新生活的好習慣。

  “當時,我到他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教他們要講衛生,手把手教他們疊被子,理床單,疊好衣服放進衣櫃,教他們進行垃圾分類,一次不行就教第二次甚至更多,現在他們家的環境衛生大大改善,他大兒子還在我的鼓勵下光榮地入了黨。”何文芳說。

  這樣的故事舉不勝舉,在毛曉初眼中,何文芳在村裡就是這樣不時地轉換著女兒、姐妹、母親的角色。

  “也正是這種親情式關系,使得我們的脫貧攻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目前,杏家村的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農民從過去的不種茶、簡單種茶轉變為種優質茶,種規模茶,並不斷提升茶葉採摘制作技術,生產和生活狀況越來越好。”何文芳說。

  “她成了咱家拿主意的那個人”

  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理事劉博欣拍攝的對象是汪國杰,今年初,在黑龍江省尚志市黑龍宮鎮,她為這個駐村女干部所幫扶脫貧的7家脫貧戶,每家拍了一套全家福。

  回憶起拍攝的情形,劉博欣覺得還跟昨天發生的一樣:汪國杰帶著她一家一家地拍,一路上,她如數家珍地介紹各家情況。“讓我心疼的那個瞬間,我至今都忘不了。我問她:你當了女駐村干部,是不是就顧不上自己家裡人了?她停頓了一下,說,‘姐啊,你給我打電話說要來的時候,正好是我母親五七的忌日。’然后,她的眼淚就下來了。”

  汪國杰是主動請纓參加扶貧工作的,到黑龍宮鎮擔任永久村駐村第一書記,永久村、建國村駐村工作隊隊長。2019年3月,她又兼任了永久村黨支部書記。

  聽說她要去駐村,家裡人反對說:“女同志下去干什麼,那麼辛苦。”村民們開始也抱著懷疑態度,剛下鄉入戶時,有人在背后說汪國杰:“這說不定是來走形式的,干不了幾天就得回去。”

  “我知道,想把扶貧工作做好,就得真正為百姓做實事,辦實事,把自己當村裡人,這樣百姓才能信服。就這樣,我穿梭於大街小巷,走家串戶開始了我的駐村生活。”汪國杰說。

  駐村工作說起來容易,干起來就難了。為了幫助村民把產品銷售出去,汪國杰成立了黑龍宮農產品銷售群,比如木耳、蘑菇、煎餅、豆油等,慢慢地銷路越來越好。汪國杰還把私家車變成了村裡的送貨車,經常義務送貨。

  劉博欣在拍攝時注意到一個細節:汪國杰的車就像個百寶箱,每拍一戶,她都會從車上拿件禮物出來,轉到一位老爺子家時,看到老爺子因為長年風濕,他的手變形了,汪國杰拿出一個雞蛋大小的盒子說,“這種止疼消炎藥,我爸用過覺得挺好的,您也看看好不好用。”

  看著汪國杰和村民們在一起的情形,劉博欣心裡很是感動:“正是像無數像汪國杰這樣的女駐村干部舍小家,顧大家,成全了幫扶脫貧的每一家。她們頂風雪、淌泥路、跑醫院、坐炕頭,為因病致貧的貧困戶聯系治病,為貧困戶做義務代銷員,從而使他們身體好了能干活、賺錢有了生財的路,和鄉親們一樣過上了好日子。從駐村之初她不被認可,到今天的‘閨女兒’、‘大妹子’的親切呼喚,她們不再是‘來個女的能干啥’,而是成了鄉親們心目中的‘咱家拿主意的那個人’!”

  “駐村的日子不再孤單”

  2020年農歷春節前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理事趙佔南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閃電河鄉黑山嘴村,跟著駐村第一書記王會敏,在村裡拍了一整天。

  “不管走到哪家,他們都把王會敏當作親閨女一樣,可喜歡她了,家家戶戶的老人,就那麼拉著她的手進屋,她也不見外,脫鞋上炕跟著一起包餃子、准備炸糕,親親熱熱地准備過年的食物。”趙佔南回憶說。

  在那個滴水成冰的冬日夜晚,趙佔南和王會敏擠在她的宿舍小屋裡,屋外的水管子凍上了,做不了飯,她倆隻能湊合著吃了頓方便面。伴著窗外凜冽的寒風,兩人嘮起王會敏在村裡的生活,那可真是感慨良多。次日凌晨3點,趙佔南就醒了,想起一天的拍攝經歷,忍不住寫下感言:“每位扶貧的女書記,心中都有一種情懷在支撐著她們。”

  黑山嘴村地處河北壩上,是深度貧困縣的深度貧困村。王會敏還記得,自己是在2018年3月8日那天來到黑山嘴村的。“入村當天,最低氣溫零下21℃,村委會門口堆著15公分厚未化的雪,我穿著在石家庄過冬最厚的衣服還是被刺骨的寒風吹透了。土坯房、土院牆,坑坑窪窪的入戶路,村容村貌和基礎設施很差。雖然我是農村出生、農村長大,對駐村有心理准備,但現實情況還是讓我感到很有挑戰性,這也讓我意識到脫貧確實是一場攻堅戰。”王會敏說。

  幾年來,趙佔南跟蹤拍攝了許多來張家口的扶貧干部,給她印象最深的人就有王會敏,在跟拍時,趙佔南時時被她雷厲風行的作風、朴實無華的人品所感動。

  “一個在省城工作的女同志,離開家人來到貧困村,擠在一間辦公與住宿混用的小房間裡,壩上的冬天十分寒冷,氣溫時常在零下二三十攝氏度,可她一住就是這麼長時間。”趙佔南說,為了扶貧,王會敏錯過了人生中的許多重要時刻:父親去世,她沒能盡孝﹔女兒高考,她不能陪伴。她把大愛留給了黑山嘴村的鄉親們,全心全意地投身到脫貧攻堅的事業中。

  可喜的是,如今的黑山嘴村,村子變美了,環境變好了,村民收入增加了,2019年,黑山嘴村高質量脫貧出列,被河北省命名為“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

  說起黑山嘴村,王會敏同樣很感激當地純朴善良的鄉親們,“冬天,我的臉被凍了有大媽給我送凍瘡膏,入戶時,80多歲的奶奶那麼親熱地牽起我的手拉家常,所有這一切都化成了濃濃親情,使駐村的日子不再孤單,使黑山嘴村成為我們永遠記挂的又一個家鄉。”

  “心中有錦繡,腳下有乾坤”

  8月26日那天,是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理事李寧跟北京布韻傳奇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惠芳預先約好拍攝的日子。

  早晨6點多,李寧就趕到了王惠芳位於北京門頭溝的家裡,為啥這麼早呢,李寧想拍拍王惠芳真實的生活狀態。房子不大,裝修也很簡單,一進門,李寧就被大半桌的藥瓶子吸引了,這些年,惠芳大姐夫婦,每天都是先吃上一大把藥,然后外出為扶貧事業奔忙。

  王惠芳家給李寧印象最深的另一點,是挂了滿牆的刺繡作品,這些是王惠芳的扶貧項目產品,她是北京市門頭溝京繡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王惠芳和丈夫陳良敬都是北京大西山的農民出身,30年前,她和丈夫陳良敬開著手扶拖拉機闖出大山,靠經營理發店脫貧致富。然而,每每回到家鄉時,她看到留守婦女就業門路少,就覺得肩上多了一份責任:我不能眼看著山裡的姐妹不管!

  2009年,王惠芳返回家鄉重新創業,要想辦法帶領鄉親們脫貧。

  怎麼幫?王惠芳想到了手工編織和手工刺繡。王惠芳有著20多年的刺繡經驗,熟練地掌握了京繡、絲綾堆繡、手工編織、傳統剪紙等民間手工藝制作技藝。為了帶動家鄉的姐妹們增收,2010年,王惠芳在娘家黃嶺西村、婆家燕家台村及門城地區成立了三個巧娘工作室,對婦女進行手工制作培訓,不僅免費教技術,還把原材料送到婦女們的炕頭上。2013年,又成立了北京布韻傳奇手工編織合作社。

  隊伍越來越壯大,手快的巧娘月收入達到800元至1000元,姐妹們高興地說:“惠芳姐,不出家門就能掙上錢,你可是為大伙干了件大好事!”

  李寧回憶說,“在合作社,我問在場的繡娘們,生活改善沒?她們都說,惠芳大姐教她們編織刺繡,現在自己有了收入,在家的地位也提升了。”

  為照顧山裡的貧困戶和低收入家庭,王惠芳總是把訂單優先分給困難姐妹。幾年來,王惠芳先后開展了上百班次的免費培訓班,培養了一批農村實用人才。市區多所小學與她簽訂合約,聯合展開藝術進校園活動。巧娘們走進校園走上講堂,個個精神煥發神採飛揚,特有成就感。

  “心中有錦繡,腳下有乾坤。”王惠芳這樣形容自己的事業,“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可能無法相信,這些堪稱藝術品的純手工作品出自當地的山姑俏嫂。我們山裡的婦女,就是這樣靠著雙手用智慧和技能脫貧增收。”(記者 葉曉楠)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