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對"造謠博流量"須追究到底
近日,一段視頻流傳網絡:一位家長模樣的男子當眾手持錦旗,指名道姓要送給某老師,上書兩行大字——“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視頻引發關注后,當地教育局回應,視頻純屬虛構,涉及的學校和老師均為憑空捏造。警方也跟進處理,目前造假者已被依法傳喚。
我們常說“有圖有真相”,按照過去的思維,視頻本應進一步增加信息的真實性。但隨著短視頻時代的到來,我們發現,聲畫組合反而讓謠言更加難辨。如上述這般,時間、地點、人物等新聞要素俱全,家校責任失衡引發的矛盾也客觀存在,若沒有主流媒體專門求証或相關部門主動辟謠,大多數人恐怕難以搞清真偽。而在短視頻平台上,如此逼真的謠言比比皆是。眼見包裝粗劣的“假靳東”“假董卿”都能騙倒一群粉絲,不難想象,仿真程度如此之高的造假視頻又會忽悠多少網友。
縱觀當下的種種謠言,其實能夠看出一種代際特征,那就是制造者深諳傳播規律,不僅對技術手段運用自如,且“選題”緊跟社會熱點,“題眼”猛戳現實痛處。疫情肆虐時,他們炮制防疫秘方,吹噓抗疫神藥﹔到了畢業季,一些找房找到流淚、加班加到崩潰的“打工人”出場了﹔近來“家長作業”成為社會關切,“失職教師”又成了視頻主角。這種特點讓謠言更加隱蔽,但負能量變得更大。客觀地說,很多謠言確有“現實原型”,但基本是支流,甚至是極端個案。造謠者對其不斷渲染,制造了一種支流變主流的錯覺,在有意無意間加劇了社會矛盾。
當今社會正處於深度轉型期,社會矛盾林林總總,利益訴求多元復雜,煽風點火的謠言大行其道,隻會增加人們內心的不安全感和不確定性。對此,我們應當保持高度警惕。統觀當下的許多謠言,除了別有用心,很大一部分都是為了利益而故意編造的。以短視頻謠言為例,一大驅動力就在於,流量可以明碼標價地變現。據業內人士反饋,當粉絲積累到1萬左右時,商務合作就找上門了。一位5萬粉絲的視頻博主,單條廣告報價就能達到三五萬。若是再搞點直播帶貨,月收入不比都市白領少。有了真金白銀的誘惑,一些博主便將操守與法律拋諸腦后,變著法子炮制劣質信息。
“聽言不可不察。不察則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亂莫大焉。”從古至今,人類一直為謠言困擾。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技術又讓謠言如虎添翼,我們在提高警惕的同時,也應提升應對謠言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多措並舉,最大限度壓縮謠言的滋生空間,才是對全社會負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