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南方都市報社珠中江新聞部內容總監劉軍——

深入"紅區"暴風眼 書寫"敢死隊"群像

2020年12月10日06:55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在微信朋友圈留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兩枚勛章的照片,作為打贏武漢保衛戰的紀念,南方都市報社珠中江新聞部內容總監劉軍隨即投入到新聞一線的工作中。三次請戰到抗疫一線,在武漢待了82天,深入高危重症病區採訪,記錄疫情期間武漢普通人的生活,見証這座城市的解封……《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近日來到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採訪劉軍時,對於親歷的這場戰“疫”採訪,他仍歷歷在目。

“我們什麼都豁得出來”

三次請戰,終於獲得批准。2月5日,劉軍接到通知后便踏上前往武漢的高鐵,他被任命為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宣傳組廣東報道小組的組長,率領廣東媒體團隊在一線接受宣傳組直接指揮。參照抗擊非典經驗,盡管在廣州做足了防護預案,抵達武漢后他還是發現所帶口罩遠遠不夠。顧不上防護措施的不到位,他和同事就投入到報道中。

劉軍告訴記者,《南方都市報》共派出15名記者奔赴抗疫一線,攝影記者鐘銳鈞在醫院緩沖區的門口拍攝從污染區走出來的醫護人員,文字記者馬輝深入武漢的各個角落觀察城市的人情冷暖,視頻記者劉威和陳沖扛著攝像機去捕捉城市的細節。“我們什麼都豁得出來,這也是媒體人在前方的真實寫照。”劉軍斬釘截鐵地說。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廣東報道小組到武漢第二天,前方10個人,有9個人出現醫學暴露,劉軍自己也嚴重暴露了一次。這讓劉軍意識到病毒的厲害,為了報道的順利進行,他制訂了更為嚴密的防護措施。

“線上全媒體,線下多場景”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針對此次疫情報道提出的新聞理念。採訪中,劉軍關注到了吳海藍和張小薇夫婦,他們在危難之時還心系對方,互相攙扶著走出了疫情陰霾。2月13日深夜,劉軍採寫的《一對武漢夫妻的生死劫》刊發,這篇暖新聞第二天迅速刷屏,小人物的故事中彰顯出社會的大愛,集團隨即推出多種形態的融媒體產品。

記錄重症患者插管“高危90秒”

抗疫一線的報道任務強度大,對新聞選題、稿件質量要求都很高,並且要做到動態消息及時發、深度報道能跟進。劉軍在武漢的前一個月每天隻睡4個小時,努力克服精力極限和心理壓力,並計劃深入“紅區”採訪報道。

劉軍告訴記者,《南方都市報》15名前方記者進入“紅區”的次數高達152次。他本人更是幾經協調,深入到“紅區”中的暴風眼——高危重症病區採訪。“新聞職業要求,記者必須到一線去!”劉軍加重了語氣。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是專門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醫院,駐扎著17支醫療隊,出入管理嚴格。劉軍按照最嚴格的三級防護標准進入同濟光谷院區ICU病房採訪,在這裡他和同事待了近3個小時,近距離拍攝“醫生敢死隊”成員高峰、楊萍為重症患者插管的“高危90秒”,記錄了同濟光谷院區院長劉繼紅、醫生周寧,華山醫院呼吸科主任李聖青等醫生群像,採寫了《武漢醫生敢死隊》《武漢大決戰》等深度稿件。

4月8日凌晨,劉軍在高速公路口,看到第一輛汽車出城,江城終於打開了通道。見証了武漢解封,他的心情十分激動,覺得“武漢像一個垂危的病人恢復了心跳”,也就有了這篇《1100萬人暫停軌跡,從封城到解封,武漢76天經歷了什麼?》的報道。“用專業的新聞報道,打贏武漢保衛戰!”劉軍自豪地說。(記者 徐平)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