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產業創新驅動,於變局中謀新發展
“新時代 新視界 新力量”,新的道路上有新的希望。推進電視產業實現新突破,加速我國從電視大國向電視強國邁進,是每一個傳媒人心頭牢記的使命。在前不久舉行的第13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金鷹論壇圓桌對話上,與會嘉賓圍繞業界關注的電視劇題材選取、綜藝類型節目發展及原創與IP的關系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守正創新 把握題材
“守正,守的是中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創新,是要關注今天的社會現實和媒體融合的進展,我們要用符合年輕人的表達方式,去找到他們關心的點,創作出更好的原創作品。”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張龍認為,文化產業雖然有市場屬性,但意識形態屬性是其最根本的屬性,一定要把握正確的方向,堅持守正創新才能確保文化產業持續發展。
知名導演宋業明以其執導的重大歷史題材作品《外交風雲》為例,分享對歷史題材創作的思考。他介紹,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選擇這段錯綜復雜的外交博弈歷史來呈現給觀眾,不僅是因為這段外交歷史還沒有被解密過,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同時,最重要的還是考慮其對現在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外交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的國際形勢和70年前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解密過去外交上的博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於在時間跨度很大的歷史人文題材作品中怎樣把握中國故事這個內核問題,知名導演、編劇張挺認為,“從編劇的角度而言,當深入探討一個主題時,它涉及到中國文化的某個方面,這就是好故事的基礎﹔從導演的角度而言,更重要的是要想盡辦法和當代觀眾對話。”
張龍則認為,一個很重要的現實是現在的平台受眾大部分是年輕人。對此,愛奇藝自制劇中心風起工作室總經理徐蜜以《破冰行動》為例,回答了緝毒題材影視作品如何讓傳統公安劇固定受眾接受的同時,通過互聯網贏得新的年輕受眾這一問題。“《破冰行動》是根據真實檔案改編的,公安部和廣東省公安廳提供了大力支持。案件本身有非常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我們不能一味地去模仿美劇韓劇等國外的風格,但同時又不想拍傳統意義上的公安劇,所以我們在一個安全的范圍內進行了小幅度的試探性創新,既保留傳統受眾喜歡的元素,又融入一些年輕受眾喜歡的元素,用年輕觀眾喜歡的敘事風格和視聽語言去講述一個傳統的故事,新瓶裝老酒的市場反饋還是不錯的。”
多端聯動 標准化生產
綜藝是電視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談及其創新研發問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淞感嘆道,我國綜藝經歷了從最初的模仿,到借鑒引進,再到自主研發、版權輸出的過程,這是一個充滿機遇、逐漸發展的朝陽行業。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節目交易管理中心總監陳汝涵表示,綜藝節目更是要用年輕人能夠接受的新鮮表達方式來創作。具體到在節目遴選方面如何保証湖南衛視的特色時,其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無論是綜藝節目還是電視劇,在創新這一塊兒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有沒有新鮮感,有沒有新的植入來代表觀眾的情緒,能不能讓觀眾興奮起來,十分關鍵。同樣重要的還有真誠的表達,不管是新故事,還是老故事,最重要的是觀眾在收看的時候有沒有新的植入來代表他們的情緒,一定要有發自內心的真誠,才會讓觀眾有強烈的代入感,否則觀眾不感同身受、不興奮,便達不到預期效果。”
“現在很多人把大量精力用在制作上,沒有考慮到傳播,而多端聯動才能真正解決媒體融合的問題。”對於不同平台的優勢,冷淞作出了自己的判斷,“電視這塊大屏依然有價值,它是超級宣推+精品創作+價值引領,電台是場景解放+雙眼解放+身心解放,網絡是內容書架+前邊探索+智能收看,短視頻+直播是精准到達+沉澱用戶+營銷轉化。”他指出,不要一窩蜂盯著做某一類節目,而是要做產業化、標准化的節目,“這些節目隻要你做了,你就可以獲得收益並影響市場,而通過行業影響力和社會公信力發展才是未來的趨勢。”
“在我們做《2020最美的夜跨年晚會》之初,調取了嗶哩嗶哩的全數據庫,拿到數據之后進行分析,分析出年輕人在嗶哩嗶哩喜歡看什麼節目、聽什麼音樂,喜歡哪些嘉賓和藝人,這就確定了我們的節目方向和邀請嘉賓的方向。拿到數據是第一步,尊重數據是核心點。例如晚會上的國風文化節目,我們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國風是這幾年在年輕人中興起的文化。嗶哩嗶哩文化真正做到了文化包容,尊重所有觀眾的碰撞、跨界、合作,把舊的東西做成新的東西,把新的東西變成更好看的東西去呈現。”羽豐傳媒聯合創始人、嗶哩嗶哩《2020最美的夜跨年晚會》總導演宮鵬說道。
對於綜藝視頻的發展方向,冷淞進一步梳理道:“一是搶資源,垂直精細區分,引爆大眾圍觀﹔二是強人格,圍繞IP個體策劃節目,這符合互聯網的趨勢,也是未來持續深化的趨勢﹔三是分圈層,精准打透共同志趣與習慣﹔四是重地域,地方台收縮深挖本土﹔五是新場地,擺脫對演播室的依賴,節目逐漸場景化。”
支持原創 激發活力
就新時代的綜藝節目而言,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顧問、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文藝委員會會長趙多佳認為,綜藝節目既有紀錄片的內涵,也有電影故事的呈現,這說明現在融媒體時代的內容創作,相比過去類別細分的單元化創作已經有了巨大的改變。這也要求業內在向前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提高思維創作的高度,去拓展新的內容創作內涵。
在社會環境和受眾變化的情況下,就電視媒體的創新而言,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副主任、知名編劇、制作人梁振華認為,互聯網帶來了新的審美趣味。“我作為原創編劇中的一員,很客觀地說,原創受到的關注太少。並不是因為原創力量很強大,不需要去討論它,而是恰恰在今天的市場上,原創受到了嚴重的擠壓,所以我們才要更加關注原創。”
梁振華認為,原創和IP改編沒有本質的沖突,只是因為某些因素人為地把它對立起來,“作為一位有原創能力的編劇,我特別期望在漫長黑夜中堅持寫作的同仁們,不要一味地迷戀改編,原創真的是有價值的。一方面我們作為編劇要拿出合格的、優秀的原創作品來証明我們的價值,另一方面特別懇請所有平台能切實地尊重原創,為原創提供更多空間。”
中央新影集團文化歷史事業部主任胡永芳認為,新媒體給影視節目創作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和各種可能,當然,這種“提供無限可能”,有一個元素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那就是創新。“創新是持續發展中最關鍵的部分之一,我們真的要保護原創,也真的要保護創新。可以模仿,但要尊重創新的價值,特別是對於‘老字號’集團來說,可以激發其新活力的原創顯得更為重要。”(見習記者 陳星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