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微紀錄片:小視角呈現多彩中國

2020年12月23日07:5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微紀錄片:小視角呈現多彩中國

微紀錄片《丁真的世界》 資料圖片

微紀錄片《第一書記》 資料圖片

【熱點觀察】

近一段時間,康巴漢子丁真爆紅出圈。一段三分多鐘的微紀錄片《丁真的世界》迅速帶火了丁真的家鄉——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也成為社會各界了解藏地風情的窗口。微紀錄片這一誕生於新媒體和短視頻時代的新型表達和呈現方式,經過幾年的發展,越來越成為各大媒體和商業平台偏愛的時髦“語言”,以小切口、小視角講好社會各界的故事,展現多彩中國。

傳統紀錄片與短視頻碰撞出“微”火花

“雪山、草原、冰川、寺廟、白塔,我的朋友們,還有唱不完的情歌……”《丁真的世界》以一位陽光少年的視角,用紀錄片的方式呈現出一個詩意的“仙境”,令人神往。短短三分多鐘的微紀錄片不是簡單的硬廣告,更不是嘩眾取寵的低級段子,而是用接地氣、生活化、沒有距離感的微觀視角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美感。這正是微紀錄片與大多數短視頻的不同之處。

20世紀90年代已有“微型紀錄片”的說法,其特點被概括為“制作周期短、耗資小、傳播速度快,一般情況下,長度為5∼10分鐘”。2012年前后,微紀錄片有了新的表述:“新媒體正在逐步改變紀錄片的生產、傳播、營銷過程,而微紀錄片在生產方式上,具有制作周期短、個人化程度高、生產成本低、手機拍攝、實時傳輸、實時話題等特點。”同一時期,一些紀錄片評獎中開始設置“最佳微紀錄片”獎項,對微紀錄片創作方向進行引導。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的時間被匆匆忙忙的腳步切割成碎片。靜下心來欣賞一部動輒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的長紀錄片成為越來越奢侈的事情。與此同時,互聯網和短視頻技術的發展,為創作、傳播短小精悍的視頻作品提供了便利。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01億,人均單日使用網絡時長達110分鐘。其中,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8.18億,佔整體網民的87.0%。

在此背景下,微紀錄片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目前,無論是各大短視頻平台還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隨處可見微紀錄片的身影,不少商業平台專門開辟了微紀錄片頻道。以央視為例,《故宮100》《如果國寶會說話》等大量時長縮短、內容更簡潔、更有針對性和趣味性、宣傳渠道多樣化、傳播便捷化的微紀錄片涌現並獲得了良好口碑。

不同於短視頻的“隨心所欲”、無所不包,拍攝微紀錄片需要一定的藝術手法和更高要求的腳本。微紀錄片本質上是紀錄片,真實性是其基本要求。從演變過程來講,它是傳統紀錄片與短視頻碰撞出的“微”火花,兼有紀錄片與短視頻的雙重特征。微紀錄片這種應時而變的藝術形式與時代同步,以小切口記錄人生和社會百態,為時代畫像。

記錄人生和社會百態,為時代畫像

近年來,各種類型的微紀錄片大量涌現,讓人目不暇接。從養胃的美食到養眼的國寶,從感人的抗疫故事到熱血的脫貧奇跡,從平凡的剃頭匠到偉大的人民英雄,微紀錄片以小切口、短時長記錄真實、探索未知,呈現自然、關照社會,在講好中國故事、書寫新時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美食類紀錄片向來最受歡迎。《舌尖上的中國》取得巨大成功后,美食類紀錄片隨之呈現井噴之勢,微紀錄片更是以其輕便靈活的特點將天南海北、大街小巷,甚至胡同深處的早餐、小吃、地方菜等用微紀錄片的形式挖掘呈現出來,讓美食“香飄”朋友圈、微信群。美食類微紀錄片看似拍美食,實則呈現人生和社會百態。如高分微紀錄片《早餐中國》,不僅帶觀者吃遍全國各地,短片中更有美食有故事有鄉愁,一句“隻需早起,你就能找到故鄉”不知打開了多少人的味覺記憶﹔又如《街頭大廚》,從每集的題目就能看出,觀者看到的不只是美食,更是人生。《浪子回頭》《滴水之恩》《開心就好》《鐵女柔情》《瀟洒走一回》,這些作品中的街頭美食店主就是大家身邊的普通人,而他們的經歷像美食一樣給觀者帶去力量。

美食養胃,國寶養眼。近年來推出的聚焦中國國寶以及傳統建筑的微紀錄片也是一大熱門。如央視在2012年推出的《故宮100》以每集6分鐘的體量,用100集短片講述故宮100座大小建筑的命運,呈現故宮的歷史、現狀和未來。作品以極富現代感又多樣的方法,將紫禁城建筑的功能、意象及美學價值演繹、建構成一個全息建筑影像系統,成為網友深入細致了解“故宮一角”的放大鏡。2017年,《如果國寶會說話》橫空出世,該片不端高冷的學術范兒,沒有懸疑式的渲染,用文物講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您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將精美與精彩濃縮在5分鐘的短片中,推出之初便引爆相關話題,“國寶熱”持續至今。

除了“會說話”的國寶,還有“會說話”的照片。2016年,新華社推出的《國家相冊》,依托中國照片檔案館館藏照片,聚焦中國近代歷史的各種重大事件和精彩瞬間,用微紀錄片講述中國百年歷史和時代變遷。今年以來,新華社推出的微紀錄片既有聚焦駐村第一書記的《第一書記》,又有聚焦抗洪搶險的《十個退伍老兵》,還有以農民視角反映農村變化及農民朴素生活的《在田間》,都是以小角度為時代畫像的代表作。

反映現實的“輕騎兵”,國際交流的“文化使者”

微紀錄片以其輕便靈活的體量穿梭於宮殿、博物館和城鄉村鎮、街頭巷尾,往返於時空與光影,觸及社會各個角落與側面,它將傳統紀錄片難以觸及或不易深入挖掘的隱秘低調的美好加以呈現,並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迅速傳播開。此外,作為一種受眾越來越廣泛的國際通用語言,微紀錄片不僅可以扮演特殊時期的“輕騎兵”角色,還能擔負起國際交流“文化使者”的重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向春而行》《你的背影》《小星火》《最美逆行》《誓言》《我們的力量》《全民戰“疫”》等微紀錄片大量涌現,以內容精煉、體量較小、快速直接、傳播方便等特點,發揮了“輕騎兵”作用。尤其是中央電視台推出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更是以每集5分鐘的輕體量視頻,直擊武漢抗疫實況,以記錄者第一視角呈現主題,以記者的親身經歷作為信息進行故事化傳播,破除各種謠言,讓世界看到真實的武漢,真實呈現中國人民抗疫的決心和斗志。

微紀錄片在國際交流中的表現同樣亮眼。如前一段時間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意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等中意兩國媒體同步播出的,為紀念中國和意大利建交50周年的百集4K微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第二季,以體驗式場景為主線,用每集5分鐘的小體量講述中意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與東西文明交融互鑒的傳奇故事。該片內容以小見大,突出“微紀錄、新表達”,深入淺出敘事,跨越時空探尋,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微紀錄片這一新型紀錄片形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到每個人的身邊,記錄典型人物,宣傳地方風物,傳承文化記憶,聚焦特別主題,定格了多彩中國的一個個精彩瞬間,用鏡頭把各地的亮色呈現給相對固定在一地的受眾眼前。在微紀錄片發展迅速的今天,筆者認為,還要處理好傳統紀錄片與微紀錄片之間的關系。兩者各有側重,需要綜合考量各種因素,不可厚此薄彼,更不能用一方將另一方取而代之,應當發揮合力,多視角呈現多彩中國。

(作者:張紅芸,系商丘師范學院講師)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