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
吳忠市新聞傳媒中心:打破抱殘守缺,釋放"洪荒之力"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從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工作原則三個方面明確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落實中央要求,各級各類媒體取得哪些進展成效?形成哪些規律認識?深度融合又有哪些發力方向?敬請關注“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專欄報道。
雲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深刻改變媒體的內容生產、傳播格局和用戶細分,傳播形態迅速走向互聯網化、移動化、視頻化、社交化。同時,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信息傳播已突破傳統的時空尺度,以媒介融合為特征的全媒體發展,給新聞傳播帶來挑戰和機遇。我們必須主動把握大勢、應時而動、順勢而為,“破立”結合、融合改革,用全新思維書寫媒體融合發展新篇章。
堅持目標導向,跨越“相加”邁向“相融”
信息革命加速推進,催生媒體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的深刻變化,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作為地方主流媒體,面對商業平台和自媒體的強力沖擊,事企不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的弊端,讓融合轉型發展面臨重重困難。要加快改革,就必須打破抱殘守缺的思維,釋放融合的“洪荒之力”。
我們始終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把移動互聯網作為主戰場,突出重換頭腦、重塑架構、重建隊伍三大目標,通過對照媒體融合要求找差距、明方向、抓落實,切實做到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打破原有體制機制壁壘,從零開始做好要素融合文章。
我們健全黨委領導下的主任辦公會、全媒體編委會、經濟管理委員會和紀委運行機制,完善內控管理、流程管理、崗位管理等40多項長效運行管理機制。同時,積極推動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的有機整合,項目化、動態化,調整優化內部資源,優先充實加強新媒體和採編一線力量,以先進技術引領新聞內容、產品、傳播全過程,加快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台終端、管理手段共融共通,著力提升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初步實現思想融、隊伍融、業務融。
突出問題導向,發展瓶頸要破除
媒體融合發展是一場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從“鉛與火”到“光與電”的進步,再到如今的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萬物皆媒的新圖景扑面而來,不斷向從業者提出更高要求。
吳忠市媒體融合工作起步稍晚,各種矛盾集中交織、難點痛點多,其中,理念滯后、體制機制僵化、人才資金不足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融合發展沒有標准程式,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攬子解決方案。
針對改革中的深層次瓶頸問題,我們始終堅持“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改革方向,提出深化吳忠市級媒體融合改革的路徑方案,努力通過最大限度爭取市委、市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小步穩妥推進人事、分配、績效三項改革,全面再造生產流程,重構策劃、採訪、編輯、播發等運行方式,力爭實現“全媒體採集、全品類生成、全終端傳播”的工作格局。
融媒體中心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黃河雲視融媒體平台實現貫通,IPTV正式上線后將解決吳忠人網上看不到本地電視節目的問題。“看吳忠”APP上線實現運營,“直播吳忠”抖音號、吳忠日報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矩陣受眾規模從5萬躍升至近80萬,遠超傳統媒體媒體。
通過機制創新,推進內容生產、績效機制再造,促進績效工資向關鍵崗位、緊缺崗位、業務骨干傾斜,實現內部機構和人力資源最優化配置,統一聘用人員工資標准和績效考核,在沒有增加一個人、沒有多發一分錢的情況下,干事創業氛圍日漸濃厚,隊伍展現出新風貌,煥發出新氣象。一批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從根源上得到解決,真正讓職工感受到改革帶來的歸屬感、獲得感和榮譽感。如出台《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管理試行辦法》等,鼓勵多勞多得、優質優酬,一線骨干人員最高月薪超過萬元,部分業務骨干薪酬超過領導班子成員,隊伍創業創新創造動力明顯增強。
強化結果導向,“移動優先”是關鍵
媒體融合得好不好,關鍵看主流聲音是不是傳得更廣、宣傳陣地是不是管得更好、先進技術是不是用得更好、服務引領功能是不是變得更優。
我們依托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平台,在媒體融合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的過程中,著力探索解決原創新聞內容產品能第一時間迅速廣泛傳播的問題。
全媒體直播讓受眾有了“身在現場”的體驗。
我們轉變傳播理念,將採集到的新聞,確保在傳播速度最快的平台先發布,形成“客戶端-廣播-微信-微博-網站-電視-報紙”的媒體發布形態。從融媒改革之初幾場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到精心策劃多個大型融媒新聞行動,再到語音版“吳忠新聞早餐”、圖文視頻直播、短視頻、微電影、H5等各種融媒產品層出不窮,在報紙重要自採稿件上添加可直接查看相關視頻的二維碼,新媒體平台的影響力、傳播力獲得新提升,內容樣態不斷豐富,傳播渠道不斷拓展。尤其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開足馬力全方位全時段聚焦疫情防控報道,刊發相關稿件兩萬余篇,多項原創作品覆蓋吳忠市鄉村社區。
吳忠市新聞傳媒中心承辦“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走進吳忠活動。
此外,我們重視和堅持策劃先行,發揮自身能動性,積極舉辦參與大型活動,先后直播“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吳忠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題學習會暨學習先進典型活動等120余場次,總觀看量突破200萬人次,單次直播活躍用戶突破20萬人次。對於黨媒而言,唯有守正創新,用新穎的融媒產品“點亮”服務受眾之“屏”,才能快速提升自身傳播力、影響力。
把握價值導向,“內容為王”是根本
要實現媒體融合目標,做好內容仍是主導、是根本。作為黨媒,首要職責還是突出內容優勢,為受眾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有思想、有溫度的新聞產品,才會切實提高受眾的“黏性”。
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好風向標、定音鼓的作用,在實踐“內容為王”理念上進行了探索。牢牢抓住內容創新,把握時度效,在新聞的深度和厚度上開掘,從拼海量向拼質量轉變,從聚流量向聚人心跨越,進一步增強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
如制作推出吳忠版《我和我的祖國》等20件快閃作品,點擊量破百萬,用一篇篇帶泥土、冒熱氣的稿件,講好吳忠故事,傳播好吳忠聲音,不斷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
樹立要素導向,全媒型人才是核心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關鍵靠人才。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們差在理念、機制、投入,其中最為突出的差距在“70%的人在一線、70%的人是年輕專業人才”這兩個目標上。
為了培養全媒型人才,我們通過專業培訓、跟班學習、實戰練兵,大密度、高頻次培訓編採制播人員,促進人適其崗,把願意干事的人,改造提升成會干能干的人才。目前,這些舉措在新聞採編一線特別是年輕職工中已初顯成效。
在媒體深度融合中,我們注重把人才培養向深層次延伸,探索建立有利於存量人才激活與引進人才結合、人才轉型與人才培養並重的人才融合機制。動態調整中層干部、業務骨干20余人次,重新任用部室負責人10余名,一些90后走上核心業務管理崗位擔綱大任。通過人適其崗、一人多崗、培訓提升、機制革新等有效帶動了隊伍活力提升。此外,通過勸退不適合崗位人員、一次性解決遺留超編問題等,為引進媒體融合急需人才騰挪了空間。
不唯身份開發人才,不求所有引進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力求形成開放、靈活、富有競爭力的人才使用、流動和激勵機制,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堅強人才支撐。(作者魏建榮系寧夏吳忠市新聞傳媒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