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億次閱讀!這個人物專欄,靠什麼做到了唯一
編者按:在中國記協、湖南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媒體融合獎項獲獎作品主創代表,現場分享創作經驗,揭示創新路徑,探尋創優規律。今天,我們邀請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一等獎獲獎作品《光明追思》主創代表、光明日報突出貢獻知識分子聯絡辦公室主任吳娜分享創作感受。
《光明追思》是光明日報從2018年10月底起開設的新媒體新聞專欄。通過這個欄目,我們希望在報紙版面之外,再經由微博、微信、客戶端、網站等各個端口,及時報道我國突出貢獻知識分子的逝世消息,追憶他們的精神品質和愛國情懷,回顧他們的卓越成績和奮斗歷程,由此傳遞黨中央對廣大知識分子的關心關懷,推動營造見賢思齊、追憶名家的社會輿論氛圍,匯聚和傳播社會正能量。
自推出以來,《光明追思》因定位准確、特色鮮明以及體現出的人文關懷,得到廣泛關注,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在內的多家媒體的微博、微信公號均大量轉載、引用《光明追思》的內容,形成聲浪式傳播效果。
同時,《光明追思》注重報、網、端、微各平台聯動,消息、通訊、新媒體產品等多體裁呈現,凸顯出了很強的媒體融合屬性,目前已形成報紙、網站、“兩微一端”的全媒體報道格局,多平台聯動迅捷,成為有光明日報特色的品牌欄目,影響力持續上升。
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新聞名專欄一等獎獲獎作品《光明追思》主創代表、光明日報突出貢獻知識分子聯絡辦公室主任吳娜,在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上分享創作感受。
據統計,2019年1月至12月,《光明追思》相關內容在微博微信頭條號抖音等各平台積累近5億次閱讀量。
2019年1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核武器事業重要奠基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於敏逝世后,《光明追思》第一時間通過各個端口首發了逝世消息,並配發了光明日報在2015年報道於敏院士的人物特稿,讓整個報道既迅速及時,又豐富可讀,引發了全網關注。其中光明日報官微閱讀量不到4小時迅速突破千萬,微信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欄目創辦以來,相關內容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各平台積累近10億次閱讀量。
在2019年內去世的33位院士中,包括我國氣象衛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席高級技術顧問孟執中﹔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梁敬魁等的逝世消息,均由光明日報率先發布,並形成網絡追思氛圍。
欄目內容多次登上微博熱搜前十名,多篇稿件微博閱讀量超1億、微信閱讀量超10萬。
《光明追思》是光明日報70多年來深耕知識界,不斷沉澱后的結果。正因如此,它才能得到廣大知識分子的認可,被認為是“一眼望去,隻有光明日報才能辦的欄目”。此外,進入《光明追思》視野的知識分子皆為當代貢獻突出、聲望卓著的專家,將這些已故名家大家的故事和風採長留紙間、心間,本身即具有厚重感。
自創辦以來,“光明追思”不斷收到來自社會各界的積極反饋,特別是那些在各自領域貢獻卓著、卻默默耕耘少有人知的院士、科學家逝世后,光明日報第一時間報道其生平事跡、刊發追思文章,他們的家屬親友以及所在單位、所在領域的同事和后輩等,很多都對我們表達了謝意。
比如,有高校黨委負責人表示:《光明追思》致敬突出貢獻知識分子、傳承科學家精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標注了新時代價值高度,凝聚起廣大知識分子的人心和力量。
《光明追思》的新媒體平台評論區裡有很多令人動容的留言:“願每一位默默奉獻、刻苦鑽研的科學家都能受到社會的最高尊敬”“這才是我們應該追捧的明星”“大師遠去,我輩當自強”……
掃一掃海報中的二維碼,可查看《光明追思》相關視頻
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光明日報作為以知識界讀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中央主要新聞單位,把脈知識分子的新期待,回應知識分子的新訴求,優化知識分子服務工作,不僅需要了解、把握、研判讀者的心理動態,還要以好的形式、好的包裝將好的內容呈現出來,二者缺一不可。(作者吳娜系光明日報突出貢獻知識分子聯絡辦公室主任 本文版權歸中國記協所有,轉發請注明來源為“中國記協”微信公眾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