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迎來"下半場",網絡文學准備好爬坡過坎了嗎

2020年12月30日07:1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迎來“下半場”,網絡文學准備好爬坡過坎了嗎

網絡小說《復興之路》 資料圖片

網絡小說《燕雲台》 資料圖片

網絡小說《大江大河》 資料圖片

【熱點觀察】

“我們已經被新技術悄悄革命了,網絡作家也可以說是傳統網絡作家了。”網絡作家“月斜舞清”的一番話,令研討現場陷入一片沉寂。

背靠互聯網,網絡作家怎麼變“傳統”了?很多人迷惑不解。“這不是危言聳聽。”“月斜舞清”說得很篤定。20年前,報紙和電視處於黃金時代,如今的受眾大都通過網絡獲取信息。技術革命導致傳播介質改變,傳播介質改變又造成讀者的分流。“無需二三十年,也許兩三年內網絡文學就會迭代。”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5次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8.5億,佔網民總數的94%。在手機網民經常使用的各類App中,網絡視頻成為僅次於即時通信的第二大應用類型。

“月斜舞清”呼吁,網絡作家不能隻埋頭寫小說,還應關注世界的變化和技術的革新,“與其被新技術革命,不如我們主動轉型創新”。

面對新技術的裂變式發展和新文藝形態的層出不窮,在日前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等主辦的全國知名網絡作家研討班上,網絡作家們圍繞網絡創作精品化、網絡文學轉型升級等話題,一邊提出疑問,一邊試圖尋求答案。

面臨短視頻、網絡直播、免費閱讀等多重沖擊

很長一段時間,傳統文學看不上網絡文學,而網絡文學把傳統文學視為競爭對手。“我們的對手不應該是傳統文學。”在網絡作家“煙斗老哥”看來,網絡文學的對手應該是短視頻以及依托新技術不斷涌現出的娛樂形式和文學形態。“從近幾年的資金流向來看,資本已從網絡文學慢慢轉向短視頻和直播。”

短視頻時代,文字閱讀的吸引力降低已成為趨勢。晉江文學城總裁劉旭東曾分享過一組數據,2018年網絡文學在各類手機應用中佔用時長7.8%,2019年為7.2%,而到2020年6月,已經減少至4.6%。

網絡作家“庹政”對此深有體會。“現在網上涌現出很多新的文藝形態,比如短視頻、網絡直播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受眾。我們經常開玩笑說,以前的網絡小說都變成傳統網絡小說了。”

網絡作家“煜素”以前做過網站編輯,養成了愛調查的習慣,在創作的同時也會摸排網絡文學發展狀況。“煜素”問過很多網絡作家,他們都反映近幾年收入不斷下滑,“這裡有短視頻的沖擊,也有很多網站開始推廣免費閱讀模式的因素”。

閱文集團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年度付費用戶數為980萬,這一數據在2018年則是1080萬﹔2019年包含付費閱讀等在內的在線業務貢獻營收37.1億元,相較於2018年的38.3億元有所下滑。

“免費閱讀模式對作家的收入影響很大。三年前,很多網絡作家靠付費閱讀,每個月可以掙到三五萬元,而現在降到了七八千元。”“煜素”說。

前有“狼”,后有“虎”,網絡作家需要在左奔右突中摸索出一條新路。網絡作家“善水”提出,未來網絡文學還要與文化、文旅、文創深度融合,努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完善全產業鏈布局。

突破同質化、套路化、粗糙注水等“老大難”問題

網絡文學自身最大問題是什麼?網絡作家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詞——同質化。

“跟風很嚴重。”曾是網站編輯的網絡作家“梨花顏”,收到過很多網絡文學投稿。據她觀察,網絡作家尤其是95后和00后網絡作家,特別喜歡模仿,哪本書比較火,大家就蜂擁而上,有的作品模仿部分能達到90%。

網絡作家“雲淚天雨”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他分析說:“大部分網絡小說創作都是閉門造車,通過看書積累寫作經驗,從書中尋找創作靈感。沒有新鮮的現實素材,隻能在已有題材中打轉轉。”

網絡文學作品同質化,平台也有責任。網絡作家“長纓”指出,某些網站依靠知名作家創作一些作品,獲得比較好的市場成績。對於大部分不出名的作家,網站編輯就會引導他們創作同類作品,以迎合市場需求。

除了同質化、套路化問題,網絡文學還存在作品粗糙注水、抄襲侵權,現實題材作品偏少等問題。因此,網絡文學精品化創作迫在眉睫。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指出,回顧網絡文學發展的二十余年,第一個十年是自發生長,第二個十年是進入主流。如今進入第三個十年,就要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網絡文學發展已經到了臨界點,外部有短視頻、網紅直播的沖擊,在內部,作者和受眾的數量也不可能再有大規模增長,當務之急是激活存量,提升作品質量。

在創作網絡小說之前,“也無風雨也無晴”是忠實的網絡小說粉絲,公交車上,下課路上,睡覺前,隻要有零碎時間,拿起手機就看,看的都是些沒有邏輯的“爽文”。后來在創作時,“也無風雨也無晴”也用過這樣的套路。不過,“也無風雨也無晴”漸漸發現,隨著讀者閱歷的增加,知識面變寬,以前那些“爽文”已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現在創作時,我會逼著自己向現實深處走”。

網絡作家“常世”認同“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觀點。“走精品化之路不僅是我們的主觀意願,也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普通的‘爽文’,讀者就是不認可。你要爽,也要爽得有邏輯,不能太‘無腦’了。”“常世”說。

精品化標准也是網絡作家熱議的話題。“常世”指出,網絡文學精品化,不一定要向傳統文學精品化靠攏,而應有自己的標准。

“常世”最近看了不少網絡小說,很多作品寫得很出眾,尤其是人物描寫,栩栩如生。“你想象不到,有個作家把少女心思寫得惟妙惟肖,而他本人是個大老爺們。以人物情節取勝,也許是網絡文學精品化的一個方向。”

現實題材創作是網文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以非遺小說《紈扇新裁》為人熟知的孫靜姝,曾有過一段低迷期。

以前,孫靜姝寫歷史題材網絡小說,很重視情節的想象力,擅長設計奇詭的故事。寫著寫著,她發現那種狀態不對,“脫離現實的創作,總覺得缺點什麼”。於是,她開始尋找新的寫作方向。

脫離了創作的舒適區,孫靜姝變得茫然無措。“為誰寫”“寫什麼”成為困擾她最大的問題。有一天,她忽然找到靈感,“我可以為南京非遺做點事情”。孫靜姝自小在南京長大,很喜歡傳統文化,而南京又是非遺重鎮,這是她寫作得天獨厚的優勢。

孫靜姝以金陵折扇為切入點,通過女主制扇、網絡營銷、研制扇品、文創融合等情節,讓非遺技藝跨越千年,在摩登都市中與現實撞出火花,收獲了不錯的傳播效果。

現實題材創作越來越成為網絡小說的重要轉向。就拿2019年來說,全年各級各類現實題材征文大賽參與作者過萬人,參賽作品超過萬部。很多知名網絡作家轉向現實題材創作。現實題材IP影視劇改編也集中發力,《都挺好》《小歡喜》《少年的你》等影視劇掀起了收視和觀影熱潮。

這幾年,“煙斗老哥”把創作指針轉向了中華文化。前年他創作了《妙醫鴻途》,今年又完成了《大國名廚》。從傳統中醫到中華美食,“煙斗老哥”不斷在中華文化中穿梭著、思索著。

“每個人都有文化大國夢。”“煙斗老哥”說,希望國外讀者看他的作品時,能更多地領略到璀璨的中國文化。

“現實題材好看不好寫。要想寫出精彩的現實題材作品,網絡作家必須深入現實生活。”網絡作家“艾小白”在創作現實題材作品時深刻體會到:如果沒有深度調研,只是在網上看看新聞,搜搜材料,寫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會接地氣。

網絡作家蔣勝男為了寫作《燕雲台》,曾數次前往遼上京遺址。她住進蒙古包,走進博物館和考古工地,“我就坐在那個遺址的土堆上,一個人在那裡發呆,找天蒼蒼野茫茫的感覺,找寫作的感覺”。她認為,深入生活是文學創作的前提,網絡作家要向生活要答案。(劉江偉)

(責編:宋心蕊、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