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電影行業:韌性與活力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遇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各行各業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沖擊。正如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較短時間內控制疫情的蔓延一樣,電影行業雖然受到較大沖擊,但在世界范圍內率先實現了復蘇和增長。
廣大電影工作者積極作為,利用生產的“空窗期”,潛心創作劇本,打磨后期效果,為復工復產做准備。電影人順應媒體融合的大趨勢,開辟賽道,拓展渠道,探索院線與網絡互融的新通道。在做好主業的同時,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戰斗,通過錄制抗疫歌曲、公益廣告、創作微視頻等方式,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凝心聚力、提氣鼓勁。
電影人為全民抗疫貢獻了力量,也為電影行業的發展積蓄了能量。今年4、5月份,電影人開始奔赴各地片場,恢復新片的拍攝制作。8月份以來,多項重要電影節、會恢復舉辦,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系列頒獎活動等,為恢復市場信心、提振行業士氣發揮重要作用。
自7月20日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營業開放以來,在全國影院需遵循上座率不超過75%的防疫要求下,截至12月29日,全國城市影院票房已超196億元。國產片高居2020年世界電影票房榜榜首。
重大主題影片取得市場和口碑雙豐收。《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立足現實、緊跟時代,聚焦脫貧攻堅的火熱戰場,記錄砥礪前行的精彩瞬間。《金剛川》以微觀視角記錄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指戰員的英雄壯舉,弘揚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些電影在重要節點入市,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其他類型的影片同樣綻放光彩,體育片《奪冠》、動畫片《姜子牙》、災難救援片《緊急救援》……或激揚了拼搏精神和愛國激情,或贊頌了英雄主義精神,以多樣化的色彩、多元化的創作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2020年,中國電影以強大的韌性和蓬勃的活力,奮力續寫“春天”的故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描繪了國家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了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目標。電影是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電影工作者應該深刻領悟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明確黨和政府賦予的職責和使命,抓住歷史機遇,主動擔當,奮發作為,開創我國電影發展的新篇章。
存敬畏之心。敬畏我們光輝燦爛的歷史,敬畏我們偉大輝煌的時代,敬畏我們勤勞善良的人民﹔敬畏電影藝術,敬畏電影職業,敬畏電影觀眾。隻有心存敬畏,方能使我們知道“為誰創作”“創作什麼”“怎樣創作”﹔方能讓我們心懷赤誠,用心用情用功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言、為時代明德﹔方能使我們堅守職業操守,追求德藝雙馨,引領時代風尚。
鑄自信之魂。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深挖細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藝術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闡釋中國精神。這是我國電影健康發展、立足世界電影之林的關鍵。
揚工匠精神。隻有美的電影,才能陶冶觀眾的情操,滋養觀眾的心靈,引發觀眾的思考。這要求電影工作者摒棄浮躁,以工匠精神對待每一個細節、每一處場景、每一句台詞,精益求精、精雕細刻、精心研磨,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在電影中留下獨特的痕跡。
重交流互鑒。“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一部中國電影發展史,也是一部中外電影交流互鑒史。在中西合璧、融會貫通中,創作出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體現中國美學精神的電影精品,是我們的不懈追求。
2020年對中國電影家協會來說,也是尤為特殊的一年。我們首次一年內在鄭州、廈門兩地成功舉辦了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表彰了《我和我的祖國》《奪冠》《白雲之下》等電影力作,以及一大批優秀電影工作者,並通過星空放映、電影創投大會、主題影展等活動,讓廣大觀眾共享光影盛宴。
我們也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比如,國產電影中優質影片的比例仍不高,一些影片無法進入市場發行,存在一定的資源浪費。部分電影工作者身上,存在深入生活不夠、細節體驗不足、職業素質不佳的問題。新人涌現的數量和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這要求電影行業整合資源出精品,電影人埋頭生活取真經,同時提攜新人、培養新人、重用新人。
觀眾需要電影,電影更需要觀眾。面向新的一年,祝福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也祝福廣大電影工作者,在創作道路上順風通達銳意創新,踏實做出優秀的電影作品,呈現給觀眾。
(作者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陳道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