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中國復蘇 世界機遇:總台CGTN成功舉辦新年首場電視主題論壇

2023年01月09日11:22 |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小字號

  1月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GTN法語頻道推出新年首場電視主題論壇《中國復蘇 世界機遇》,來自法國、瑞士、喀麥隆、摩洛哥、塞內加爾的醫學、經濟、社會學領域、國際問題專家、智庫學者、在華企業家、二十大外媒上會記者參與討論,圍繞“科學精准防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疫苗、藥物研發”等近期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話題,共同回顧中國三年來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疫歷程,分析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特征優勢,展望中國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有效回應法語國家受眾關切。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闡述了他的觀察結果:“作為非洲人,在這場疫情中,我們最關注的是中國的應對之策。我想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首先,中國的國家領導人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其次,各方積極協調互動,工作有條不紊﹔最后,抗疫一線人員,如醫院和社區工作人員等都盡職盡責,採取了安全、高效、細致的措施。”

  在醫藥和衛生領域,塞內加爾《太陽報》記者烏馬爾·恩迪亞耶回憶起過往的見聞:“我在中國逗留期間,發現有兩家大型制藥公司中國醫藥集團和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它們的科研處於世界的最前沿,他們以研發聞名。因為中國有這樣的制藥公司,使得中國能夠做好准備並滿足其人口的需求。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有14億人口。鑒於這樣一個人口基數,滿足其在醫療方面的需求並不容易,我認為中國已經成功了。”

  法國新冠病毒數據分析項目創始人佳貝指出:“數據顯示,中國因為三次疫苗的接種,有效地減小了重症和死亡的發生。”她同時對西方某些國家針對中國採取的歧視性入境政策表達了擔憂:“法國對來自中國的人員旅行限制政策不切實際,這讓我感到擔心。法國要求提供藥店開具的實名抗原陰性報告,而中國根本沒有這種做法。這說明他們並沒有向在中國工作的法國人或是法國外交人員了解情況。更嚴重的是,他們要求來自中國的人員在入境時提供英文或是法文的報告,而中國普通的檢測點是無法提供英法文報告的。”

  中國經濟 披荊斬棘

  在全球經濟動蕩的當下,法國席勒研究所研究員、國際問題專家塞巴斯蒂安·佩裡莫尼指出:“中國經濟的韌性做出了很好的榜樣,2022年的數據顯示,即使在封控的情況下,中國的GDP仍在繼續增長,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研發、投資的政策也一直在持續,我們也看到了中國在航天、核能等領域的非凡成就。中國經濟是建立在實體經濟、工業經濟、技術經濟和科學經濟的基礎上的,與以服務和金融為主的歐洲經濟相比,中國經濟在面對這場危機時更具韌性。”

  喀麥隆記者皮埃爾·切梅特對過去三年進行了總結:“經濟的穩定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在此方面中國給世界各國做出了很好的榜樣。疫情三年來,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疫情並未動搖中國經濟的活力。”

  CGTN法語特約評論員吳澤獻舉出更加詳盡的例子:中國在疫情期間連續舉辦了三屆進博會,每屆都創造了超過70億美元的巨額成交量,這對外貿和世界經濟都是非常有利的﹔防疫政策調整之后,許多中國人將前往世界各地旅游,這也將為全球經濟做出新的貢獻。

  中國復蘇 世界機遇

  中生金控副總裁周龍瑞在展望未來的貿易環境時表示:“我認為國際貿易前景將是積極的,貿易恢復繁榮已指日可待。在國際合作方面,‘一帶一路’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為不同經濟體之間的合作提供了一定的意向保障。”

  法國青年作家、漢學家、清華大學學者蒙迪結合當下的中國現狀和國際環境分析道:“面對疫情的新形勢,中國正在學著與病毒共存。這與過去幾年中國抗疫的邏輯本質上是一致的。如今,俄烏戰爭、地緣政治危機、能源危機、物價飛漲,急劇變化的世界需要中國的回歸,以促進多邊主義和世界新的聯通。”

  參加論壇的嘉賓們一致認為,疫情發生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政府始終把人民的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中國採取了科學、精准且高效的防控措施,並著力研發藥物、普及疫苗接種,大大降低了重症率和死亡率。此外,嘉賓們表示,為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政府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新的一年,中國經濟的復蘇將帶給世界更大的機遇。

  監制 | 宋嘉寧

  主編 | 王波濤

  記者 | 單良 張一帆

(責編:趙光霞、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