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我们这五年》展示每个普通人多彩之梦

张雪娇
2017年10月18日16:08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我们这五年》展示每个普通人多彩之梦

  “90后”指挥家曹鹏。

  “如果要给过去这5年加个限定词,冠以‘我们’是最恰当的。这是属于每一个普通人最好的时代。”纪录片《我们这五年》导演刘鸿彦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纪录片《我们这五年》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迎接党的十九大重点项目,共10集,每集50分钟,已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完成,并在央视综合频道重播。

  与以往直接拍摄的纪录片不同的是,该片全部取材于5年来优秀的国产纪录片。5年来,国产纪录片佳作频出。“怎样从几百部优秀纪录片中选出最能反映这5年中国人精神气质的画面,重构叙事逻辑,剪辑出一部更有提炼总结意义的片子,是该片的重点也是难点。”刘鸿彦说道。

  各个故事文本中的人物都有着十分丰富的生活面向和精神面向,需要主创者删繁就简抓住要旨,这要具备较强的概括力,也考验着主创人员对片子的筛选力度、对故事的提炼深度以及对时代的理解程度。

  《我们这五年》没有简单遵循行业、地域等主题进行切分,而是构造了一条自己的逻辑线索。在主创人员看来,梦是有原点的,比如“记住乡愁”;梦是有地理坐标的,比如不管你身处何处,总要立足“心安之处”;再比如梦是有颜色的,有活力,方能凸显“青春色”……于是,便有了以“再造家园”“心安之处”“在此守候”“青春无价”“择高处立”“壮心不已”“生生不息”“文脉长传”“开创未来”“世界脚步”10个主题的10集纪录片。

  观看完《我们这五年》,记者最大的感受,便是记住了很多面孔。比如醉心于推广音乐,热衷于提升市民音乐素养的90岁的“90后”指挥家曹鹏,比如在峨眉金顶捡了16年垃圾的“蜘蛛人”彭文才,再比如在6000米深处发电站坚守30年的欧资平等。“一个好故事背后应该有一张能被记住的面孔。当这样的面孔丰富立体起来、多起来,为这5年画像的目的自然就能达到。”刘鸿彦说,我们所想表达的,便是每一个中国人在逐梦、圆梦路上展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象。

  10集片子通过数十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在“中国梦既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的主题下,呈现出5年来当代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展现出了普通人勤劳、善良、智慧、坚韧的精神品质以及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通过整合当下各行各业中国人的生活及奋斗经历,通过个体梦想叙事,既展现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中国人面对逆境永不服输的抗争精神,体现出这个时代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人人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片子播出后,不出意料地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雅欣说:“守望到前行,青年到壮年,乡村到城市,传承到创新,《我们这五年》用500分钟的时间链条,串联起各行各业、天南海北的中国人对梦想的坚守。当一个个温暖的细节,鲜活的形象,多元丰富的个体,无论顺境逆境却不乏昂扬的神态,以平视、细腻的视角,被真实质朴的方式呈现,涌动于其中的力量便会直抵人心。中国梦,就这样在《我们这五年》里有了温度,有了色彩,有了梦想的根基。”

  网友“KINGSYJQ”在央视纪录频道的官方微博下留言:“刚看完纪录片《我们这五年》,非常感动。纪录片以一个个普通中国人追求自我梦想为视角,很真实也很实在,在逐梦的过程中,有喜有悲,有挫折也有成就,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个体的不放弃以及坚持!”

  “其实,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我们这五年》潜在的主人公。”刘鸿彦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通过聚焦于普通人的故事,《我们这五年》正是要告诉这个世界“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