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的引导力从何而来?--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

新闻作品的引导力从何而来?

--来自第六届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的思考

2012年04月10日15:24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推荐
  • 字号
《中国记者》杂志供稿 

  2011年12月,在新闻战线“走、转、改”教育活动初显成效的背景下,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主要媒体和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新闻媒体有关负责同志、业务骨干和40位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者、12位中国新闻奖评委共120余人与会。本文作者结合研讨会中的所思所想,提炼出新闻作品引导力从何而来的四个方面,有一定理论深度和见地。

  新闻作品的引导力从实践中来

  新闻作为一种基于客观现实的认知,其引导力首先来源于鲜活的社会实践。任何脱离实践、凭空编造的猜想都不是新闻;任何浮于表面,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报道,也无法满足受众对媒体的期待。当下,部分记者习惯于盲目抢抓新闻,作风浮躁。在此基础上进行的采访、写作往往与现实脱离,把握不住时代的脉搏,也受到群众的抵触。因此,新闻作品引导力的实现,必须以广泛的社会实践为基石,以真实的群众生活为源泉,只有在此基础上,报道才有可能达到时代的高度,展现出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水准;也唯有如此,其作品才能深入人心,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最终达到引导社会舆论的目的。

  所有充满故事性、新闻性,能反映时代变迁、社会风貌的新闻报道都不是记者坐在电脑键盘前凭空敲击而成的,也不是从文学作品里生搬硬套的,而是在深入基层、贴近百姓过程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真心去感悟的。采编人员应坚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新闻主题,用深厚的积淀去丰富新闻内容,用真切的感受去谱写新闻篇章。”①

  引用中央党校在总结“走转改”活动的文章中说过的话:“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综观此次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我们发现被专家学者们肯定的,具有强烈社会反响的新闻报道,都出自于记者编辑对社会实践的深入探索。他们走出新闻编辑间,摆脱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将视野投向国家改革建设前沿。将人民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冷暖安危作为重点报道内容,结合党的政策方针,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述说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故事,传达群众的真情实感。让新闻真正走进了群众的内心,最终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例如获得本次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一等奖的广播专题节目《中国人的一天》就将报道的主体从社会名流转向了普通中国老百姓。“基层的生活才是中国最鲜活的形象”,为此,记者编辑们精心选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典型人物。他们中无论是绍兴车夫,还是北京快递员,或是街头的艺人、世博会的志愿者,都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老百姓。记者们不远千里走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聊家常聊工作,跟踪他们一天的行程,找寻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新闻事实,并将这些能够体现普通中国人生活状态的侧面积聚起来,构筑成了节目所期待展示的中国人最原汁原味的面貌。此专题通过以小见大手法,将当下中国的社会现状,人们普遍的精神思想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听众面前,收到了良好的受众反馈。

  新闻作品的引导力从综合素质中来

  没有好记者就没有好新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中国古来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它着重强调了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对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创作活动的重要性。新闻作品往往包含着新闻主体对新闻客体在主观认识基础上做出的陈述、评价或是分析。因此,“新闻虽然来源于事实,但新闻却不是实施单一要素的简单呈现,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运用什么方法来认识和挖掘事实的本质及价值内涵,传递怎样的价值主张和社会责任,通过什么样的创新形式来表现作品,这无不与新闻工作者的知识、技能、道德责任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可以说任何一个素质结构的缺位或是缺失,都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新闻作品。”②

  新闻采编人员作为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其职责不仅在于传递信息,使民通晓,更重要的是引导受众正确、理性地判断新闻事实,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突出的创新能力。北大新闻学院陆地教授在研讨会中提出,好记者必须具备“胆、才、学、识”四项基本素质。新闻采编者不仅要有服务社会的责任心,全面精湛的理论学识,更要有还原真相的胆量,抨击不公的锐气。惟有如此,才不枉社会对新闻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美赞。

  回顾历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我们发现这样一条不变的定律,那就是:拥有全面素质的好记者更能挖掘出承载时代理念、展现社会变迁的好新闻;也更能深入“世界的痛楚之地”,触碰“国家的敏感之处”,发现“自然的非常之形”。在本届中国新闻奖中,我们不仅看到大量具有时代洞见的优秀新闻作品,更看到了作品背后新闻采编者自身的素质与风采。

  没有好记者就没有好新闻。记者知识的宽度决定了新闻作品的深度,记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新闻媒体的实力。因此,在以科技和知识为主导的今天,更应积极开展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拓展其知识结构和理论视野,提高专业技能与社会责任,培育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当前,由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担的《科学建立新闻工作价值体系与有效提升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研究》课题及其配套相关培训已经在内蒙古等八个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试点。这种以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为逻辑起点的理论建构,不同于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思路,受到了参加培训的新闻从业者的广泛好评,阶段性效果显著。

【1】 【2】 

 


ceshi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传媒推荐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