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大考?非常答卷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2012年04月10日14:59 手机看新闻
《中国记者》杂志供稿
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历程中,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发挥党报集团的舆论主阵地作用,全景展现四川历程、深度提炼四川经验、广泛扩大四川影响、强力汇聚社会共识,打赢了一场川报集团历史上规模空前、难度空前、持续时间和传播空间空前的重大新闻宣传战役。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理念与实践创新?有哪些感受与启示?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堪称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
三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帮助下,四川省委、省政府率领全川人民,穿越灾难,坚韧奋进,凝聚和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灾后重建的奇迹和加快发展的奇迹。
据初步统计,2008—2010年,川报集团各媒体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题材新闻报道获中国新闻奖3个,省新闻奖及省级党报、省级晚报新闻奖70多个,25次获中央有关宣传主管部门刊物肯定。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历程中,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打赢了一场川报集团历史上规模空前、难度空前、持续时间和传播空间空前的重大新闻宣传战役。
特征与能力
打赢猝不及防的遭遇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快速反应与新闻应急处置能力。在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面前,掌握新闻应急处置的制胜权,关键要抢占社会舆论的制先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天,集团各报刊网站即派出精兵强将,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地震发生次日,《四川日报》就推出以“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为主题的6个特刊版,立即对抢险救援情况进行了强势报道。
打赢规模空前的总体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决策力、组织力、指挥力和执行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新闻宣传实践,是对集团化规模化作战能力的集中考验。在集团党委领导下,旗下各媒体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在报道层面上,实现宏观、中观、微观全方位覆盖;在传播方式上,实现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介终端深度融合;在宣传手法上,活动策划与新闻策划相互促进;在呈现手法上,努力实现全方位、全时段、全景式、全媒体化报道。由此,在集团层面形成了一个整合优势资源、聚合各种手段的强大宣传平台。
打赢主动出击的进攻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新闻创新能力。在这场重大新闻宣传战役中,集团各报网不断创新策划视角、创新报道手段、创新载体运用,宽领域、多创意的“自选动作”比比皆是。在“5·12”三周年这个重要节点,《华西都市报》推出“三年立川”全图景珍藏特刊,充分运用各种镜头语言,以海量的图片故事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探索报纸图像传播新模式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主题宣传的整体效果。集团全媒体中心在全国网络门户中率先探索多地同步网络直播,联手国内多家主流网站,在“5·12”三周年当天推出5地12小时大型网络直播节目《奇迹》,以线上线下的真情互动吸引了百万网友的热情参与。
打赢不同阶段的攻坚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采编队伍的整体实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历程,大体可划分为抢险救援、安置群众、灾后重建三个阶段。从突发应急的出动,到特色彰显的策划,从以高质量的言论占领舆论制高点,到以高关注的活动拓展传播影响力,我们经受了三个阶段的磨砺和考验,采编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得到集中展示和快速提升。
路径与理念
概括起来,即坚持“六个结合”、树立“三个理念”。
报道对象上,追求高端与基层结合。在“5·12”三周年的大型宣传战役中,《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四川日报》记者飞赴北京,专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负责人,通过他们的视角,解析“四川经验”、评说“中国奇迹”。同时,《四川日报》推出“驻村报道”系列,20多位记者进驻10个重灾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给广大读者奉献了一组组充满泥土气息、草根元素的特色作品。
报道领域上,追求点与面结合。几年历程波澜壮阔,大事要事不断,新闻素材众多,如何客观真实地进行记录?我们的做法是,既要史存全景,也要观照个体;既要宏大叙事,也要微观走笔;既有纵深感明晰的史实性铺展,也有可读性较强的故事性呈现。体现在川报集团的新闻报道中,既有大事记、全景报道的恢宏大气,也有《地标重生报告》《我们这三年》的细致入微。
报道方式上,追求动与静结合。新闻宣传既有主题策划,也有活动营造,力求动静结合、动静相宜,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5·12”三周年重要节点,集团各报网既推出了精心策划的系列新闻专题,也组织召开了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新闻出版工作研讨会,推出了“党报联动·请恩人再回四川”“微博接力看四川”等活动。从结果来看,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新闻报道更加有声有色,而深度理性的专题报道又为活动开展集聚了较高人气。
报道重点上,追求深与广结合。高度重视思想传播、观点传递,是纸质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在深度上下足功夫,推出了多篇有分量的编辑部文章、“蜀平”系列政论文章等,喊响观点,引导舆论。与此同时,拓展广度、扩大厚度,无论是地域、人群、行业、战线,还是产业重建、生态重建、文化重建,都力求眼界广、梳理细、覆盖全。
报道分寸上,追求稳与活结合。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后社会思想和民间舆论场往往异常活跃、信息杂陈的特点,我们注重综合研判社会思想舆情走向,新闻宣传基调始终紧扣中心、紧贴主调,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展开。一方面,“稳”而不板,注重鲜活生动的新闻表现;另一方面,“活”而不乱,注重把关把度的精准到位,以实现占领舆论阵地与扩大宣传效果的统一。
报道效果上,追求内与外结合。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历程、经验与成果的报道,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要着眼于形成全国关注、产生世界影响。因此,我们把全国省级党报、晚报都市报的总编辑们请进来,把18个援建省市的恩人们请回来,把各报刊网站记者派出去,通过与省外乃至境外媒体的交流互动,形成了扩大传播面、延伸影响力的强大合力。
【1】 【2】 【3】
ceshi
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历程中,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充分发挥党报集团的舆论主阵地作用,全景展现四川历程、深度提炼四川经验、广泛扩大四川影响、强力汇聚社会共识,打赢了一场川报集团历史上规模空前、难度空前、持续时间和传播空间空前的重大新闻宣传战役。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理念与实践创新?有哪些感受与启示?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堪称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
三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帮助下,四川省委、省政府率领全川人民,穿越灾难,坚韧奋进,凝聚和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灾后重建的奇迹和加快发展的奇迹。
据初步统计,2008—2010年,川报集团各媒体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题材新闻报道获中国新闻奖3个,省新闻奖及省级党报、省级晚报新闻奖70多个,25次获中央有关宣传主管部门刊物肯定。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历程中,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打赢了一场川报集团历史上规模空前、难度空前、持续时间和传播空间空前的重大新闻宣传战役。
特征与能力
打赢猝不及防的遭遇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快速反应与新闻应急处置能力。在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面前,掌握新闻应急处置的制胜权,关键要抢占社会舆论的制先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天,集团各报刊网站即派出精兵强将,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地震发生次日,《四川日报》就推出以“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为主题的6个特刊版,立即对抢险救援情况进行了强势报道。
打赢规模空前的总体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决策力、组织力、指挥力和执行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新闻宣传实践,是对集团化规模化作战能力的集中考验。在集团党委领导下,旗下各媒体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在报道层面上,实现宏观、中观、微观全方位覆盖;在传播方式上,实现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介终端深度融合;在宣传手法上,活动策划与新闻策划相互促进;在呈现手法上,努力实现全方位、全时段、全景式、全媒体化报道。由此,在集团层面形成了一个整合优势资源、聚合各种手段的强大宣传平台。
打赢主动出击的进攻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的新闻创新能力。在这场重大新闻宣传战役中,集团各报网不断创新策划视角、创新报道手段、创新载体运用,宽领域、多创意的“自选动作”比比皆是。在“5·12”三周年这个重要节点,《华西都市报》推出“三年立川”全图景珍藏特刊,充分运用各种镜头语言,以海量的图片故事和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探索报纸图像传播新模式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主题宣传的整体效果。集团全媒体中心在全国网络门户中率先探索多地同步网络直播,联手国内多家主流网站,在“5·12”三周年当天推出5地12小时大型网络直播节目《奇迹》,以线上线下的真情互动吸引了百万网友的热情参与。
打赢不同阶段的攻坚战,检验和提升了党报集团采编队伍的整体实力。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历程,大体可划分为抢险救援、安置群众、灾后重建三个阶段。从突发应急的出动,到特色彰显的策划,从以高质量的言论占领舆论制高点,到以高关注的活动拓展传播影响力,我们经受了三个阶段的磨砺和考验,采编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得到集中展示和快速提升。
路径与理念
概括起来,即坚持“六个结合”、树立“三个理念”。
报道对象上,追求高端与基层结合。在“5·12”三周年的大型宣传战役中,《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进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专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四川日报》记者飞赴北京,专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负责人,通过他们的视角,解析“四川经验”、评说“中国奇迹”。同时,《四川日报》推出“驻村报道”系列,20多位记者进驻10个重灾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给广大读者奉献了一组组充满泥土气息、草根元素的特色作品。
报道领域上,追求点与面结合。几年历程波澜壮阔,大事要事不断,新闻素材众多,如何客观真实地进行记录?我们的做法是,既要史存全景,也要观照个体;既要宏大叙事,也要微观走笔;既有纵深感明晰的史实性铺展,也有可读性较强的故事性呈现。体现在川报集团的新闻报道中,既有大事记、全景报道的恢宏大气,也有《地标重生报告》《我们这三年》的细致入微。
报道方式上,追求动与静结合。新闻宣传既有主题策划,也有活动营造,力求动静结合、动静相宜,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5·12”三周年重要节点,集团各报网既推出了精心策划的系列新闻专题,也组织召开了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新闻出版工作研讨会,推出了“党报联动·请恩人再回四川”“微博接力看四川”等活动。从结果来看,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新闻报道更加有声有色,而深度理性的专题报道又为活动开展集聚了较高人气。
报道重点上,追求深与广结合。高度重视思想传播、观点传递,是纸质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在深度上下足功夫,推出了多篇有分量的编辑部文章、“蜀平”系列政论文章等,喊响观点,引导舆论。与此同时,拓展广度、扩大厚度,无论是地域、人群、行业、战线,还是产业重建、生态重建、文化重建,都力求眼界广、梳理细、覆盖全。
报道分寸上,追求稳与活结合。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后社会思想和民间舆论场往往异常活跃、信息杂陈的特点,我们注重综合研判社会思想舆情走向,新闻宣传基调始终紧扣中心、紧贴主调,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展开。一方面,“稳”而不板,注重鲜活生动的新闻表现;另一方面,“活”而不乱,注重把关把度的精准到位,以实现占领舆论阵地与扩大宣传效果的统一。
报道效果上,追求内与外结合。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历程、经验与成果的报道,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要着眼于形成全国关注、产生世界影响。因此,我们把全国省级党报、晚报都市报的总编辑们请进来,把18个援建省市的恩人们请回来,把各报刊网站记者派出去,通过与省外乃至境外媒体的交流互动,形成了扩大传播面、延伸影响力的强大合力。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