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报道如何改进、提升--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

关爱留守儿童报道如何改进、提升

樊拥军

2012年04月11日16:08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推荐
  • 字号
《中国记者》杂志供稿

  关注留守儿童生存、成长是当前媒体报道的一个热点领域,存在哪些不足和误区,如何提升报道品质和整体效果?

  随着近期爆发的农村校车惨痛事故、系列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恶化与人身伤亡案例发生,关爱教育缺失引发农村少年犯罪等触目惊心状况披露,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我国留守儿童生存发展困境一时成为媒体报道热点,这本是凝聚社会合力推促问题解决的起始,但报道不善取向和不佳表现却带来负面效果,需要及时改进规避,以提升报道品质和整体效果。

  推广帮扶有效经验 实现事前监督价值

  翻看相关报道,多是政府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大学生、爱心人士等组织的正面活动,围绕“温情关爱、帮扶救助、反响良好”大做文章,展示帮助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已取得很大成绩,表达他们关怀中的付出与收获。利用正面成就性报道倡导传统助人为乐的美德和弘扬济困救难的义举,推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慈善理念和引领参与行为,无疑值得肯定,也是必要的,但负面效果需规避:过多报道有“自我表扬”之嫌,让受众产生抵触反应——其结果难以激发更多人投注爱心,大大削弱社会效应;不能如实反映留守孩童心灵希冀,达不到聚集力量解决难题的目标;报道局限部分地区关爱活动不能代表整个工作态势,一叶障目选择发达地区或先富农村做法不一定适合贫困地区。诸如此类偏颇取向既违背新闻职业全面客观要求,又不利于其他地方现状改善。记者要眼观全局挂怀更多农村留守儿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更具有推广价值的关爱操作机制和方式,进一步提炼帮扶、教育、心理安抚等经验,推促各地举一反三、因地制宜积极实践,由此惠及更广泛群体,也更具报道传播价值。

  还应注意“报喜不报忧”模式中,比例失当地传播帮扶事迹成效显著,却有意无意掩盖深层次矛盾,造成视线转移,蒙蔽公众和决策者;忽略报道对象真正的需求愿望,有些本末倒置和主次不分,根本起不到告知和推动改进的职能。因此,记者报道视角应转向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情感缺失”“精神弱势”儿童的真正痛苦;因教育不到管理不周而性格孤僻和交流有障碍孩子的心理煎熬,由此积聚的现实威胁和潜在隐患等危机之重,尽到媒体反映职责。此外,媒体应全力发挥监督功能,到广袤非发达地区,审视造成留守儿童现象的社会原因,曝光职能部门作壁上观或当甩手掌柜不闻不问的失责——保证儿童受到良好教育是各级政府不能推卸的法律责任。真正有忧患意识和悲天悯人情怀的记者要有智慧和勇气敦促政府带头负责,深入事件实质激发民众的善良热情,召唤全社会重视并行动解决,完成报道守望社会、警示推进的事前监督大善目标。

  走出评判偏颇误区 扩延媒体人文精神

  有些报纸报道和电视画面中充满责怪埋怨留守儿童父母的情绪倾向,如批评他们只知打工赚钱却不顾亲情,把嗷嗷待哺小孩留给长辈或亲戚料理,放弃自身责任有生无养无教育。媒体可怜无辜孩童之心情有可原,也彰显媒体人文大爱精神,但暴露记者对打工家长没有同情和理解的冷漠。现实生存的艰辛与无奈,改变命运的内在追求,使得他们不得不割裂天伦之乐,舍弃孩子远离故土到城市异乡谋生。有报道从打工父母平时打电话很少,据此评说他们不关心孩子,并表示非常不理解,此种话语取向说明记者不了解这个群体的节俭(电话资费是付出,何况有偏僻地方不便联系)。不加客观分析的言辞是精英意识作怪还是其他?没有设身处地为打工父母心理情感着想,没有深入一步换位思考体谅,反加重他们的愧疚感和精神负担。不解人意的不当评判和乱贴标签现象要规避纠正。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切实维护人生存状况,密切关注生存利益,充分肯定人格尊严价值,以人为本凸显人性光芒。一字一句总关情。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的善心良愿报道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丢掉人文精神的深度与广度。《南方日报》报道2011年11月28日调研范围涵盖全国31省的《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出炉,称在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逐步拉大等情况下,农民的尊严感或继续下滑。尽管中央加大三农扶持力度,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但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抽乡补城税费剪刀差、再次分配不均等,造成了我国农民弱势境遇,也是形成留守儿童、进城务工潮和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的根源。媒体应从系统看问题,站在延伸提升人文精神和追求社会公正的高度,挖出现象背后实质,以富有力度和效度的报道鸣不平,呼吁督促政府尽快改善农民状况,因为他们的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息息相关。

  坚持追求标本兼治 凝聚社会合力行动

  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问题应是长期行为,期望“毕其功于一役”,依赖少部分有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媒体一阵风报道,就获得立竿见影理想成果是不现实的。

  围绕长远目标的持续性介入报道要步步为营,不能忽冷忽热,不能随时随事而变;或将严重问题的表象匆匆摆到桌面,草草发出几句简单警示就万事大吉。当前媒体报道可抓主要矛盾,即千方百计呼吁和监督各界齐心协力维护留守儿童的各项权益,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同时不能忽略次要矛盾,也要关注留守老人妇女和进城务工父母的生存境况,这是社会良知存续与人文精神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共富原则的要求;最终落在解决根本矛盾之上,即推进缩小城乡差距的措施政策出台和落实,打破城乡两重天的失衡发展,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地位,平衡教育资源改观农村精神文化风貌。显然,如此重大的历史目标实现仅靠媒体一家之力远远不够,除了媒体形成集体共识并一致行动外,还要与社会良性互动,与关怀三农问题所有仁人志士一道,汲取联合教育界、共青团、妇联、慈善机构、社会爱心人士的广泛力量,发起规模性运动,以媒体的耐心公心和不懈努力,以与农民命运休戚与共执着精神,持久聚焦现实问题解决,带动更多的人关怀国事,热心助人,反哺农村,为共同进步作出最大贡献,为媒体自身发展创出新空间,为报道价值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ceshi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传媒推荐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