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届"荷赛"获奖作品解读(下)--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

第55届"荷赛"获奖作品解读(下)

翟铮璇

2012年04月11日15:34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推荐
  • 字号
《中国记者》杂志供稿

  2月10日,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选结果在荷兰揭晓。来自西班牙的摄影师塞缪尔·阿兰达获得年度新闻图片大奖。此次大赛共有三位中国摄影师获奖,分别为李扬、旷惠民、徐少锋。

  相比以往“大而全”式的全景解读,本刊特别选取国内本届及往届的荷赛获奖者,将新闻摄影按类别细分,请业界精英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内为读者奉上来自新闻摄影一线的看法及新闻实践的思索。

  自然类照片解读:《都市快报》傅拥军(获第52届荷赛自然类组照二等奖)

  整体看本届荷赛的自然类照片,我认为与往届相比没有更大的突破。有的照片似曾相识,比如《网罗金枪鱼》,与类似的海底水下摄影相比,它也不特别出彩。我喜欢《海洋异足类生物》这张作品,在视觉上利用特异形态让读者停下来仔细观看,使人产生很多联想。

  荷赛在自然类题材方面比较青睐唯美的照片,基本属于《国家地理》的摄影风格,《国家地理》供稿的摄影师经常获此类奖项,他们借助一些高科技拍摄手段,比如红外线夜视镜捕捉镜头、微型直升机、摄影师自行组装的遥控车、动物触碰到一些隐形光线时会自动触动的“被动式”相机等等。

  反思:摄影人的深入与坚持

  三等奖《鱼殇》是组引起我反思的照片。看到这组照片,作为摄影师我感到很遗憾。就因为我曾经在8年前拍过摄影报道《古镇屠鲨记》,当时我有继续深入这个题材的念头,跟渔民出海去捕鲨鱼,但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没有下决心去跟踪拍摄,因为觉得客观条件很难等。

  反观这组获奖作品从猎杀鲨鱼开始,制作、销售的整个过程很完整,摄影师跨越国界走了很多地方,视野宽广。看完这组照片,先不去讨论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我认为有想法一定要去做。

  自然类题材不能撇开“人”

  自然类题材的拍摄归根到底还是关注人,反映跟人类关系的内容。比如《北极熊》画面展现了熊爬过峭壁试图掏企鹅蛋,这些因素让人一眼就明白这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后果。而《犀牛战争》更多地反映出人的贪婪残忍,有残忍才会有战争,这就是照片内交代的新闻事实。

  评价自然类的好片,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首先,照片要给读者带来深层次的思考或反思。关键点是找寻题材内的思考,给读者带来对人类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的思考。其次,照片需要一定的美感,但不是纯粹把题材拍漂亮。

  一般新闻类照片解读:《深圳晚报》赵青(获第52届荷赛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

  就本届荷赛一般新闻类照片而言,瞬间把握到位,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耐人寻味的深度和广度。

  “一锤定音” 式的照片

  就单幅照片而言,记者需要把新闻事件的核心信息呈现出来,体现传统的“决定性瞬间”如单幅一等奖“埃及示威”,它强调一锤定音。组照虽讲求每张照片相互关联,例如组照《为利比亚而战》,但它最核心的仍是作者千方百计拍到了卡扎菲,如果没有这一张,整组照片会逊色很多。无论何种形式,“一锤定音” 式的照片最关键。而遗憾的是,没有专业摄影师拍到卡扎菲的最后瞬间。

  灾难题材的处理手法

  面对灾难类题材时,摄影师不能仅做记录者。“灾难发生时,摄影师赶到现场固然重要,但是快门背后的思考更重要。这考量摄影师对事件的理解,就我而言,面对这种题材,一般是采取点射的手法进行,一个点拍三两张的方式进行,通过眼睛观察,记录时是有选择的,不同的场景根据主题需要,记者要及时变换不同的镜头。我不会采用像扫射式的拍摄手法,那种手法拍完后很多画面都不知所云。”

  面对灾难类题材时,我认为作为摄影记者,最重要的问题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二个问题是千方百计地贴近新闻主题,选择好关注点。例如四川地震时,北川戒严,我跟随的部队无法进入,我还是用尽办法进入北川。此外,当记者错过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快门背后的思索就愈发重要。成熟的摄影师会讲求独特的主题来应对公民摄影师的冲击。就本届荷赛一般新闻类的6个奖项而言,其中两张单幅、两个组照都表现日本地震海啸。在历届荷赛中,同一题材首次给予这么多奖项。照片对地球的关注、反思促使评委们产生共鸣:人类不可遏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这4幅(组)同一题材获奖是当之无愧,虽然有的照片于地震海啸大半年后拍摄完成,但图片依然震撼,令人深思。

  就荷赛趋势而言,荷赛组委会支持全世界摄影师们不断创新,不重复过去。就一般新闻类而言,我认为第一时间赶往新闻现场依然是关健。(作者系:本刊记者)

ceshi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传媒推荐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