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掉电子版,拯救了谁?--与张立伟先生商榷--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

撤掉电子版,拯救了谁?--与张立伟先生商榷

冉明仙

2012年04月11日14:44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推荐
  • 字号
《中国记者》杂志供稿  

  有关“撤掉电子版,拯救纸媒”引发的争论还在持续,关注本刊的读者作者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思路。本期选择一篇代表性观点的文章继续探讨。

  近来,张立伟先生先后两次撰文,主张实施防御战术,撤掉电子版,以拯救纸媒。但我不认同这个观点,成功防御的前提是核心内容产品的供应“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可纸媒的现状却不是这个样子。“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报纸和商业网站相争,撤掉电子版,拯救的不是纸媒,倒是给传媒集团下属新闻网站和地方党委宣传部主办的新闻门户网站,留下扩张壮大的成长空间。

  关于采访权

  撤掉电子版,实施防御的支点,在于商业网站没有采访权,似乎传统纸媒不廉价出卖和不上传新闻产品,商业网站就无可奈何。事实上,传媒集团下属新闻网站有采访权,地方党委宣传部主办的新闻门户网站也有采访权,在纸媒撤掉电子版之际,这些网站为满足网友即时信息需求,很可能“即时弥补跟进”。传媒集团下属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东方网、四川在线等,四川省委宣传部主管主办的四川新闻网,重庆市委宣传部主管的华龙网等均有采访权。

  当前很多传媒集团成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一些突发事件会派全媒体记者即时采制文字稿件和音视频稿件,给集团纸媒、电视、广播、网站、手机报供给稿件,如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就给四川在线、华西手机报、《天府早报》提供稿件,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全媒体中心以外的纸媒内容,一般由集团出面协调,集团下属报纸信息资源均低价转让给集团的网站,而同一集团的网站和报纸的利益各自核算,因行政力量导致报网联姻,往往存在利益博弈不充分,利益分配不合理问题,尤其是纸媒对廉价转让心有不甘。

  若纸媒撤掉电子版,并做出拖延上网等消极举措,因“需求创造供给”,有采访权的新闻网站面对5亿多网民的眼球,必定会招兵买马,以即时采访网讯,超链接深度背景,专题集纳多维度声音,扩大网站影响力,而这就是纸媒防御无法控制的“分店”。

  因此,纸媒并不具备“垄断新闻产品采访权”的防御条件。

  传播渠道难垄断

  本地纸媒是竞争关系,即使一时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同时撤掉电子版,可能的结果是,几家大商业网站作为新闻产品买方市场,因压价降成本等利益驱动,挑起本地几家新闻生产单位相互竞争,而明争暗斗利益博弈,难免会损害达成的共同抵制联盟。尤其是商业网站购买“抵制联盟”中“某一家”纸媒的新闻产品,“其余几家”纸媒产品难以实现跨媒体售卖,在长期利益受损面前还能保持抵制可能性很小。

  在一般同城传媒竞争中,一两家报纸产品跨媒体售卖因欲卖高价,而故意回缩电子版,同城其他传媒会不会白白回缩数字化经营战线,成全同城“既得利益传媒”呢?恰恰相反,在传媒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纸媒之间利益博弈和内讧从未停止,往往导致合作协议中途夭折。更可能的结果是,几大商业网站前来购买新闻产品,竞相杀价,或单方撕毁抵制协议,寻求上网及其他合作,商业利益博弈很难形成持久有效的统一战线。这种合作各怀鬼胎,导致合作协议流产的先例并不鲜见。

  中国报业集体抵制商业网站免费转载有3次大的集体行动。一是1999年4月15日,人民日报社牵头,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解放日报》等传统媒体主办的23家网媒代表齐聚北京,签订《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二是2005年11月1日,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在南京召开,发表《南京宣言》。三是2006年1月12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首倡,全国39家报业集团聚集广州,发起《全国报业内容联盟的倡议书》。这3次集体行动都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互为竞争对手的报社从对方行动中获益,趁机搭便车。只说第一次,23家新闻单位设置障碍,商业网站就找联盟外的媒体合作。进一步,23家联盟也被击破,商业网站一家一家谈,大部分以极低价格成交。

【1】 【2】 

 


ceshi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传媒推荐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