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央视"皮里村蹲点日记"--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

引发想象 释放细节

评央视"皮里村蹲点日记"

关琮严

2012年04月12日10:48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推荐
  • 字号
《中国记者》杂志供稿

  营造想象,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

  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两种基本想象:一是故事想象;二是情感想象。这两种想象体现了电视新闻报道不同的创作手法,故事想象主要通过对新闻议题的设置、新闻报道的角度、新闻叙事的结构的安排来实现。

  既然是百姓自己的故事就得有其符合百姓喜好的一系列构成要件。“皮里村蹲点日记”是以新疆马尔洋乡皮里村孩子上学难这一事实为素材,描述最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力图展现原生态的样貌。也正是这种对原生态民众生活的记录,让电视报道更加真实,更加可信。

  完整的纪实:电视报道中经常用到蒙太奇式的叙事手法,该叙事手法围绕叙述议题对拍摄的场景进行有目的的选择、拼接、编排,使之传达报道者的意图。但“皮里村蹲点日记”并没有太多地采用这种叙事手法,而是主要运用纪实手法,力争保护报道的完整性,使其尽量保持报道与事件的同步,类似于现场直播。在《皮里村蹲点日记之六——大手牵小手,共闯上学路》中,议题主要是反映艰险上学路上大人们如何护送孩子们,报道沿时间轴展开,从皮里村出发,沿途一路走来,演绎出最平实的故事。而且为了更好地营造这种原生态的感觉,报道中记者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更多的是让观众自己去体验和感悟。

  平凡才最真切:走转改活动指向基层不为人知的普通百姓生活。这种题材的报道往往能从平凡中见证伟大,具有穿透人们心灵的力量。偏远地区孩子上学难已然不是什么新鲜事,再平凡不过了。但当这种在皮里村孩子看来很平凡的事被搬上银屏时,却让观众为之触动。因为平凡在观众看来就是态度,就是真实。

  报道具有延展性:报道的延展性主要体现在报道首尾相连,有始有终,既给观众以期待,又有让观众满意的结果。更关键的是能引发观众的后期关注。“皮里村蹲点日记”共八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始有终。每部分开始既有对前期报道的回馈,即观众对报道的反应,间接地实现了与观众的互动。而且在上学路上的故事讲述完以后,又做了后续报道对孩子们入学后的学校生活进行了关注,呼吁全社会伸出援手,并对经社会援助后的孩子们的生活变化进行了报道,真正体现了走转改活动的深意,即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释放细节的力量

  “皮里村蹲点日记”对细节选择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突出主题;二是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三是细节与环境相协调,不至形成突兀感。这几个方面只是对细节选取的基本考量,紧接着还有对细节的处理。对细节的处理与情节密切相关,细节处理既要有助于形成起伏的情节,又要有助于激发观众的同感与共鸣。因此,“皮里村蹲点日记”对细节力量的释放主要采取了具象化、组合、联想三种方法。

  方法一:具象化。所谓具象化就是从最普通、最常见、最平凡的事实中提取典型的细节进行深描、放大,以发挥“以小见大”之功效。“皮里村蹲点日记”中就对许多扣人心弦的细节进行了深描和放大,如皮里村小姑娘光着脚后跟、小姑娘悬崖边滑落被拽起的惊险一幕以及悬崖边小女孩的哭声等等。而且越是对这种细微之处的捕捉越能丰满整个报道,使观众印象深刻,感受深切,增加整个报道的感染力。

  方法二:组合。所谓组合是指按照协调、有序、平衡、合理的原则对细节所做的编排。组合的目的一是为了突出人物或事件的特定方面,以引起观众对其特性的重视;二是为了实现整体叙述的连贯性,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以《皮里村蹲点日记——大手牵小手共闯上学路》为例,骑骆驼过河、滑索道过河、涉险滩、过悬崖、大石头下乘凉、喝浑浊河水等细节的组合呈现均按照时间顺序推进,旨在强调一次处处充满艰险的上学历程,而看过之后,萦绕在观众脑海中的就两字“艰难”。

  方法三:联想。联想是建立在事物的相互联系基础之上的,一般通过对比、相似、接近、因果四种规则探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观众往往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有时很难越过自己的经验范围来思考问题。因此,电视报道就得通过大量有说服力的细节画面来揭示鲜为人知的事实,帮助人们理解问题。“皮里村蹲点日记”中所记录的事实,与很多观众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那里学生上学的艰险程度难以想象。报道中并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描述,而是以上学途中涉险滩、攀悬崖等大量细节的描述来使观众想象其艰难,从而对偏远地区孩子因路难走而上学难的境况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对偏远地区的现状有了大概的了解,产生了“一叶知秋”的效果。(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ceshi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传媒推荐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