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PC时代没有实现的“网络实名制”,在移动互联时代已悄然来临,改变着新兴舆论场。

"身份定位"下的舆论生态之探 大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期待两全 

钱  伟  李家林
2015年02月05日08:1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移动潮中的舆论生态·规则之变③

    往期请见:

  1月22日新媒体版《“窃窃私语”下的舆论生态之变》;

  1月29日新媒体版《“回归常态”后的舆论生态之思

  2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相关负责人介绍,账号管理将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重点解决前台名称乱象问题。

  此前,国家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除了即时通讯实名制之外,2015年将全面推进网络真实身份信息的管理,对包括微博、贴吧等均实行实名制,同时加大监督管理执法的力度。

  相比PC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舆论场在每个用户手中生成。手机的专属性让移动互联网有了实名制的特征。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在带来低成本连接、方便信息处理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舆论场中的游戏规则。

  在一个人人可以响亮发声的时代,如何引导网民合理使用“拇指话语权”,营造洁净的网络舆论环境?又如何在人人被“身份定位”的环境中,使大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得以两全?这些,都有赖于移动互联网规则的重新建构。

  移动互联推动实名

  在PC时代,网络用户的标识是虚拟的IP,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手机是专属的,网络行为与用户的真实行为关联性高

  “自由的鸟1977”,是安徽省阜阳市交警支队工作人员王鹏的网名。他在网民中拥有较高的信誉度,被誉为阜阳交警的网络代言人。

  不为人知的是,这位代言人也曾动过“罢工”的念头。他说,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彬彬有礼,带上网络面具后却变得暴虐。“在拒绝某论坛负责人消除车辆违章的无理要求后,总有匿名网民追着谩骂,让我特别寒心。”

  网络空间的隐匿性给嘲讽、辱骂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不正常的舆论生态,让未成年人也成为受害者。2013年,林妙可在微博上发表帮服务员下火锅面的照片,竟引来一些网民的污言秽语。针对林妙可受辱事件,重庆966966文明热线发起一项有关网络语言暴力的调查,发现有84%的重庆网民网上被骂过。

  微博名人、北大教授张颐武曾在微博中表达担忧:网络言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专业意见不可能是非此即彼的,这不对“极端”的胃口,可能遭骂。这就造成在公共舆论场上,专业的、理性的不敢讲、不愿讲,骂人的、瞎说的随便讲、放开讲。网络上理性的思考淹没在情绪化、碎片化的暴力文字中,负面作用不可谓不大。

  回顾论坛上的遭遇,王鹏认为,如果论坛注册时要求实名,“穿着马甲到处咬人”的现象或许就不会发生。

  网络能否实施实名制?2002年,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提出网络应当实名,一语激起千层浪。十年间,网络实名制从是否应该的争议,到前台自愿、后台强制的“破冰”,再到如今的全面推进,它已经以一种大多数人认可的方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有效规则。

  “在PC时代,网络用户的标识是IP地址,但虚拟的IP与现实中的人并不绑定。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手机是专属的,网络行为与用户的真实行为直接关联。”国家网信办副主任彭波说,手机与个人用户的直接关联,导致在PC互联网时代一直没有彻底实施的“网络实名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夜之间实现了。

  国家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负责人徐丰介绍,2014年年底对即时通信工具管理进行的复核结果显示,目前微信真实身份注册的比例已经超过80%,其中新用户注册的实名比例达到100%;其他即时通信工具的真实身份注册比例都在90%以上。

  舆论生态步入正轨

  有了清晰的身份认证,有了明确的追责机制,发声前多考虑、细思量,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发言更负责任

  现在,王鹏已很少登陆论坛及博客了。他随身携带两部手机,通过微博、微信账号,随时与网民沟通。“微信微博都需要实名,很少有人谩骂。遇到不理智的言论,点击‘举报’就行。网上舆论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

  一叶知秋。王鹏对网络舆论环境的感触,与全国网络大环境的走势趋同。

  2010年9月,依据工信部有关规定,手机实名制开始推行。2013年9月1日,工信部实施《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规定用户在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无线上网卡等入网手续时,需提供有效证件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扩大了实名制实施范围。手机实名制,成为实现网络实名制的关键之举。

  早在2012年,国内几大微博网站相继宣布3月16日后开始实施微博实名制,采用“前台自愿、后台强制”的原则;2014年8月,国家网信办出台“微信十条”,宣布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将实行“后台实名制”后,各种举措接踵而至。国家网信办提出,明确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企业的主体管理责任,让企业自查自纠,并关闭一批违法违规账号。

  人民网发布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认为,随着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备,网站平台加强管理,网民自律及社会公序良俗的约束,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正能量的传播成为网上舆情的“新常态”。

  “过去网上发言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无理宣泄、人身攻击的低风险让一些人在网上肆无忌惮。现在有了清晰的身份认证,有了明确的追责机制,每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发言负责。虽然言论开放,但应该拒绝人格侮辱与人身攻击。”业内专家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声前多考虑、细思量,有利于形成更加理性的舆论环境。

  “网络实名不仅让人们在网上发言慎重一些,对中国互联网还有更大的意义。网络实名使中国互联网商业价值大幅度提升,商业环境大幅度改善,也使得舆论生态趋于改良,网上舆论更健康理性,”彭波指出,在移动的“实名”舆论场,需要“移动舆论场的互联网思维”,即利用大数据对老百姓的需求有精准的了解,主动发声,真情服务,把老百姓纳入自己的“圈子”。

  隐私安全如何提升

  移动网络正成为生活必需。但是,人也将始终处在被“定位”中,移动大数据面临个人隐私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专家认为,普遍推行实名制,固然能够在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方面起到监督作用,限制偏激的言论;但也可能产生令人担忧的个人信息安全隐患。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始终处在被‘定位’中”,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信息法研究中心主任刘泽刚说,一些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用大数据技术,想方设法收集个人信息作为商业资源,难免涉及个人隐私。

  移动互联网时代,实名信息被泄露与侵权的案例屡见不鲜。2014年12月25日上午,12306官网发生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大约有13万名用户的账号、明文密码、身份证、邮箱、信用卡信息、购买记录等重要信息流出。

  在网民们脱下“马甲”的同时,如何撑起“安全伞”?这成为每位移动互联网参与者必须直面的问题。

  事实上,国家层面的努力和尝试始终在推进。2012年,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旨在为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装上“法律的盾牌”。2013年,工信部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发布的同时,出台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这意味着国家在推进手机号码实名制的同时,也将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还透露,2015年我国将加快研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

  企业也加快推出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各项举措。比如,中国移动就实施了《中国移动客户信息安全保护管理规定》等系列制度,建立客户信息常态化保护体系。

  一些掌握大量用户数据的公司认为,开放与联合构建网络安全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和主流。腾讯副总裁丁珂说,未来只有在政府的指导下,让众多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企业加入共建网络安全,同时加快法制化进程和加强产业链协作,才能实现更好的网络空间安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教授王汉生认为,法律对隐私保护的界定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认识。“例如网民在电商浏览商品的记录,是网民的,还是电商的,还是网民和电商共有的?现在无定论。管得太松,网民隐私得不到保护;管得太紧,消费者将失去以个性化推荐为代表的美好体验。”

  “我个人倾向于在便利与隐私之间达到某种平衡。落实实名制要做好制度设计,除了加强国家立法及行业自律之外,还需要国家、行业、企业以及个人之间的互相妥协与理解”,王汉生说。

  链 接

  网络实名进程

  2002年11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施行,其中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

  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在高校教育网BBS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

  2005年,信息产业部提出境内所有网站主办者要提供有效证件号码,以进行备案登记,并于当年3月20日实施《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

  2005年8月,文化部、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PK类练级游戏应当通过身份证登陆,实行实名游戏制度。

  2012年,国内几大微博网站相继宣布3月16日后开始实施微博实名制,采用“前台自愿、后台强制”的原则。

  2012年1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终端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2013年,工信部发布《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

  2014年8月,国家网信办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将实行“后台实名制”。

  2015年2月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05日 14 版)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