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利用互联网对个人和群体进行的恶意伤害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虚拟世界何以制止欺凌行为 加强治理已是当务之急

驻日本记者 田泓 驻法国记者 王远 本报驻美国记者 陈丽丹
2015年05月13日08:0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核心阅读

  近年来,网络上的恶意攻击,诸如威胁、辱骂、勒索等现象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青少年中,“网络欺凌”危害日甚,不仅污染了以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文化,而且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美国、日本、法国等已将预防与治理网络欺凌现象纳入法律轨道,并制定了严格的网络行为规范。

  网络欺凌是网络时代的伴生现象,是指利用互联网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伤害的行为。这一现象在青少年及未成年人中多有发生,且危害较大,由于侮辱性的信息极易散布,常常对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影响其健康成长。随着社交媒体的盛行,网络欺凌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美国社交媒体用户中,69%的人表示“曾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用刻薄恶毒的语言攻击他人”,这一数字在青少年用户群体中高达88%。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去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法国6岁至18岁的年轻人中,12.5%的人曾有过在网上遭遇攻击的经历。

  青少年遭受网络欺凌尤为严重

  “晚上回家,打开电脑,经常看到论坛里一些辱骂我的语言。”法国女孩维克图瓦回想起初中时一段痛苦的遭遇:“这件事让我很多年都感到抬不起头,完全失去了自信。”

  法国教育部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18%的初中生曾收到来自互联网、手机短信的侮辱性信息,这一数字在两年内增长了5%。这份调查指出,遭遇过网络欺凌的年轻人,更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自杀的倾向比其他人高出3.17倍。

  在日本,校园欺凌是个老问题,近年来,欺凌现象又蔓延到网络。因网络欺凌而导致学生自杀或流血事件时有耳闻:长崎县一位小学六年级女生因不满同学在网上留言板谩骂自己,用刀将其刺死;奈良县一位13岁初中女生因两名同学在社交网络上对其家庭进行侮辱,从公寓跳楼自杀身亡。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相关调查,日本中小学生网络欺凌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一、利用留言板、博客、个人主页公开同学个人隐私信息;二、将诽谤或中伤同学的信息制作成电子邮件,发送给其他同学;三、利用网络论坛或网络游戏上的聊天工具发布恶搞同学的信息、暴力动画或不雅视频;四、一些学生发送匿名信息给同学进行恐吓或要挟。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美国超过40%的青少年受到过网络欺凌侵害,有的受害者甚至因此患上精神疾病,身心受损。美国“无惧互联网”项目负责人帕斯卡尔·加罗分析认为,比起在学校走廊里的刁难和捉弄,社交网络上攻击信息因为长久难以抹掉,让受害者防不胜防、心力交瘁,而且由于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往往不愿意把事情告诉别人,使得这样的心理痛苦不易被察觉。

  加强预防治理已是当务之急

  为遏制网络欺凌,法国的刑法明确规定,精神上的欺凌行为将受到惩罚,最多可被判1年监禁和1.5万欧元的罚款。凡是在通信软件、电子邮箱、博客、社交网络等平台遭受威胁、辱骂或勒索等欺凌的青少年,都可以拨打免费热线电话进行匿名举报。

  法国教育部今年2月以来采取了更为具体的措施打击网络欺凌行为。比如与“电子童年”协会合作组织了一系列旨在提升高中生防范网络欺凌能力的讨论会,通过放映宣传短片、让学生谈体会等现场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身边的欺凌行为,勇敢对网络欺凌说不,保护受害者。

  日本很早就制定了《青少年互联网规制法》和《青少年有害情报规制法》。2008年,又制定了《青少年互联网环境整备法》,其中第十四条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学校和家庭对防范学生受到有害信息侵害负有责任与义务。手机公司、网站等通信服务提供商有义务为青少年提供过滤软件,免费进行过滤服务。日本政府规定,一旦发现诽谤中伤留言或接到受害者投诉,通信服务提供商要及时采取删除有害信息等措施。

  日本文部科学省制作并发放了面向学校和教师使用的《应对网络欺凌指南和事例集》,指导教师加强对校内网络的监管。一旦发现网络欺凌,迅速采取对策安抚受害学生,对攻击别人的学生进行干预和矫正。各地教委开辟有“24小时网络欺凌咨询”专门热线,向学校派遣专家进行指导。家长则应对孩子使用网络和手机加以限制,及时发现不良苗头。

  文部科学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学校充分利用道德课程等对学生进行网络行为教育,诸如遵守网络使用规则、讲究上网礼仪、规避风险、保护个人隐私及防范人权侵害等,以此提高抵制网络欺凌的自觉性。

  目前,美国已有22个州的反欺凌法将网络欺凌纳入在内,绝大多数州的学校也都针对网络欺凌问题制定了相关学生守则。网络欺凌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美国还在试图通过科技手段解决这一问题。社交媒体网站开始正视这一威胁,推特于今年4月修改并拓宽了对网站暴力威胁行为的定义范围,同时正在测试一款检测攻击言论并限制其传播范围的新产品。近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向美国罗格斯大学拨款约12万美元,帮助其研发出一套可自动检测出网上欺凌言论的系统。2013年,新泽西州一家公司为青少年开发了一款可匿名举报欺凌行为的手机应用,该款软件已在13个州的80多个学区得到应用。

  (本报东京、巴黎、华盛顿5月12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3日 22 版)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