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坚守福建偏远山区
七年蓝缕启山林(行进中国·精彩故事·2015创业者)
初夏时节,走进福建漳平市南洋镇梧溪村的生态茶园,只见山峦起伏中掩映着马缨丹怒放的茶园,景观亭和山窝里的梯级小湖,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开山种茶者,是福建大用生态农业集团。翻看公司简介,让人大吃一惊:董事长丁星,曾在北京大学新传院攻读研究生;微生物专家、副董事长秦火保曾是北大特聘教授;总经理陈琳是丁星的先生,毕业于北大无线电系……放弃繁华、耐住寂寞,这个出身北大的团队已在这偏僻山区坚守7年。
“当时只是希望找到一件值得一辈子投入的事业,以科技介入农业产业,为社会尽一份责任。”回想创业初衷,丁星答得朴实。
公司首期开发10亩有机茶园,“一分茶田,三分养护”——一方面实践利用北大复合微生物有机茶叶种植等应用技术;另一方面引入印度檀香、海南黄花梨等名贵树木,首次在国内实现了茶园套种,不仅可以防虫,而且成材后,每株檀香的价值将超过1万元。“2013年我们就已经通过有机认证,这是福建最大面积的有机水仙茶园。”丁星说,目前水仙茶已进入收获期,每年产量可达5万斤。
“农业产业是长线投资。”丁星说,“福建名茶林立,竞争激烈。我们种植漳平水仙茶,严格遵照有机标准,可毕竟属小品种茶,市场认知度不够,开发茶园投入已近8000万元,目前仍然难以实现盈利。”
困境之下,如何突围?陈琳领衔主推的“无抗养殖猪肉”项目成为突破口。
“所谓无抗养殖,就是通过发酵熟化饲料、生猪益生菌保健和辅助防疫等技术,让生猪基本不生病,进而实现养殖不用抗生素药物、降低污染排放的目的。”陈琳指着屋里一排排塑料桶说,“这里面都是微生物菌种,这就是大用的核心技术。”
为了让技术落地,陈琳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盈利模式。“我们把无抗养殖技术教给普通养殖户,出栏的猪全部回购;然后联系专业屠宰场,高标准屠宰后以统一的品牌进入市场。”
公司打通了产业链,普通的养殖场在不需变换生猪品种、基本不改变养殖流程、不减少收益的情况下,能达到减少养殖药物使用降低养殖污染排放的效果,出栏猪肉的口感和检测指标均大幅度改善。目前产品已进入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等商超渠道。“年销售量已达1万多头,并在迅速增长。”陈琳介绍。
不仅如此,养猪项目产生的粪便又是生态茶园所需的有机肥,两个项目间形成了生态循环。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既然选择了投入大、回报慢的生态农业,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丁星说,“运用科技在农业发展中创造优质绿色产品,这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利国惠民生态梦。”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26日 06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