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个电影节的缘分 老影迷一届都没错过上影节
6月13日至21日,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约而至。一个电影节,对于一名普通影迷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能为一座城市带来哪些改变?一位完整经历了18届电影节的老影迷梅海星,讲述了他眼中的电影节、中国电影,以及深藏心底的光影情结。——编者
22年的执着
“从中年看到了老年”,八大本票根资料夹,摞起来有半米高
6月13日,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约而至。
电影散场,穿梭如潮的观众中,有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很难相信,这位叫梅海星的老人,居然每届都来上海电影节看片,从第一年开始,届届不落。
将时钟拨回到1993年10月的一天。
42岁的梅海星骑着自行车,离开外滩海关大楼下班回家。拐到乍浦路桥,附近是曾经的胜利电影院,梅海星与妻子谈恋爱时常来这看电影。不过,这天的电影院,有些不同寻常,一抬头是个广告牌,“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看起来新奇又新鲜。这位平日里按部就班的上海男人,冲动地掏出10块钱,买票走进影院。
“就是那一次,我看了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朝鲜电影《扪心自问》。”老梅记得,那时候每个月工资就一两百块钱,10元钱的电影票,“可不便宜的”。这张票根,被老梅珍藏至今,静静地躺在一个名为“我与电影节”的资料夹里。
老梅不知道的是,中国第一个电影节闭幕后,当时的上海电影局局长、导演吴贻弓曾站在灯光渐暗的舞台上,热泪盈眶。尽管比欧洲迟滞了半个多世纪,但中国电影人毕竟迈出了第一步——打开了中国银幕对外开放的空间。
22年过去了,生活一直在变,老梅这个习惯没变——每年必去电影节看片。“我与电影节”资料夹也越来越厚——八大本资料夹,摞起来有半米高。已经退休的梅海星,真正将电影节“从中年看到了老年”。
而上海电影节,也从最开始的两年一届到如今的一年一度,从最初的10月举办到如今每年6月如期而至。如同中国经济让世界惊讶的发展速度,上海国际电影节已迅速成为亚洲最具规模、成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电影节。从最开始一张纸的排片表,到今天超过1200场展映场次,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2096部影片报名金爵奖,刷新历史纪录。上海国际电影节,是老梅们的节日。
“我就是个爱看电影的观众,支持我们上海电影节的影迷。”老梅说,没有电影节,他不可能在电影院里看到各国不同风格的电影。
简单的心愿
通过电影节推动产业升级,重现“老上海电影的荣光”
老梅是典型的老上海人,在苏州河边,看着赵丹、白杨的戏长大,滔滔不绝于老上海电影的荣光,“上海可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非常辉煌的。”
也无怪乎他的骄傲。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次年,就漂洋过海到了上海,到徐园看“西洋影戏”,成了当时才子佳人最时髦的消遣。1925年前后,中国有175家电影公司,141家在上海。1949年前,中国电影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优秀的电影艺术家、出色的电影企业家都在沪上。新中国成立后,电影的“半壁江山”依旧在上海。
对于老梅来说,心中最爱的电影院,当然是“谈朋友时老去的胜利”。他也记不清,这家影院是何时消失的,他只记得,它曾更名为胜利艺术电影院,一度是上海唯一一家艺术电影院。
电影院不仅关乎老梅对电影的记忆,也是一座城市关于电影的烙印。最让老梅揪心的时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旁边上的电影院、剧场都消失不见了。因此,电影节刚办的时候,全上海只有十来家电影院排片。”那时,市场化浪潮席卷而来,中国电影正处在持续滑坡低迷的阶段,“冰点”时,全国仅年产30余部影片。
世纪之交后,中国电影慢慢复兴,老梅感慨,中国电影真是迎来了黄金年代,“今年电影节有45家影院参与排片,我听说,要经过激烈竞争才能入选。”
现在,上海正在依托电影节这一平台,努力从资金支持、金融税收、土地规划、人才培育等多方面对电影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予以扶持,集聚产业发展要素,推动上海影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去年电影节期间,上海大学与温哥华电影学院联合成立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自主培养高端影视后期制作人才;今年电影节期间,上海科技大学又携手南加大电影学院成立编剧培训班,为中国影视输送编剧人才,王丽萍、刘和平、李洋、高满堂等4位编剧工作室也宣布将落户上海。
“在上海举办电影节,希望能让电影发展得更好。”老梅的心愿很简单。
未来的期待
电影节应当保持初心,老老实实地关注电影,“我希望看到更多好电影”
虽然电影产业红火至极,但老梅并不关心哪些电影挣大钱,哪些明星有话题。对他来说,只要能看到更多好片子,就够了。老梅觉得,对于中国电影,自己唯一能贡献的,就是用脚投票。翻阅着多年来为电影节制作的资料夹,一页页,都是自己走过的痕迹。“2007年,我在电影节上看了泰国电影《还俗》,伊朗电影《熊》还有《雪》,都非常不错。”
什么是好电影?老梅说,让自己念念不忘的,才是“必有回响”的好片。现在,很多电影不是离生活太远,就是商业化味道太浓。“电影越来越多了,我爱看的生活化的电影,好像越来越难找了。”谈到这里,他难掩失落。
明星、盛宴,以及各种新闻话题,近年来成了不少电影节新闻的主打项目。每次看到这些新闻,老梅只能摇摇头,“我不是追星族,我还是老套地觉得,电影节应当保持初心,老老实实地关注电影。”就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张宏森在今年电影节上说的那样,“电影节的本质是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才华的激发和人才的涌现。而这一切都要落到电影作品上来。”
事实上,这些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焦点始终如一,便是电影。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俄罗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感慨,“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物质都是暂时的,容易消逝的。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也无论人们是否已经意识到了,只有艺术对我们而言,才是不变的,永恒的和特别重要的。”
“低头拉车,抬头看天。在中国电影关键发展时期的十字路口,中国电影人除了埋头拍片,还要抬头看看世界,站一站、停一停、想一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
以前,下了班骑着车去看电影,如今,退了休坐着地铁去“追”电影。“电影就是我的一扇窗,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好电影,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老梅说。
这是老梅与电影节的情缘,这也是老梅的电影梦。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19日 1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