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国产抗战电影展映:再现风云儿女血肉长城

记者  苗  春  受访专家:张  东(八一电影制片厂原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
2015年07月27日08:1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电影《七七事变》剧照

 

  记者: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了《七七事变》《太行山上》等8部国产抗战电影和《虎口脱险》等4部外国电影在北京以及山西、河北等地展映,电影频道也选择了百余部抗战题材影片,从现在起将展播至12月。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国产抗战影片是如何演变的。

  张东:纪念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常态,到了一个重大事情的重要纪年,我们往往需要搞比较隆重的纪念活动,来对事件的历史和现状做个总结。

  如果从整个中国电影80多年的抗战作品上来看,“九一八”及上海“一二八”以后,一些电影公司就开始以战争为背景,讲战争中人的悲欢离合。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一些电影机构撤到大后方,还有其他一些电影公司,也拍了一些以抗战为背景的故事片和纪录片。但因战时环境、条件所限,影片不仅数量很少,质量上也难以保证,只有少数影片如《风云儿女》《八百壮士》等有影响力。《风云儿女》还产生了国歌。抗战胜利后,一些电影公司拍摄的反映抗战生活的影片,艺术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联华影艺社拍摄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部比较经典的、进步的抗战片,艺术性、思想性都比较完美。

  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抗战影片的创作达到一个高峰,出现了《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著名影片。改革开放以后,“第五代”的探索片很多都以抗战为背景,如吴子牛的《喋血黑谷》、张军钊的《一个和八个》、陈凯歌的《黄土地》,从导演到艺术创作都值得关注。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开始多元化,也开始产业化、娱乐化,最早应该被提及的抗战影片是《烈火金刚》,有明星阵容,按照商业片模式打造。所以,抗战电影在各个时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

  记者:抗战电影与政治、与时代的关系非常密切,改革开放以来的视角和内容是怎样的?

  张东:我们对一段重大历史、对民族灾难的认识,肯定是随着时间和岁月的发展、随着人的观念变化而改变的。

  改革开放以后的4个十年,抗战电影从纪念的角度来讲,是有一定的侧重和变化的。抗战胜利40周年时的1985年,强调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流砥柱;到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时,对正面战场已经有一定的认识,《血战台儿庄》公映,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起的作用和他们的一些战绩有所表现。抗战胜利60周年时,除了强调抗战的军事斗争以外,同时有了全民抗战的概念,当年公映的纪录片《为了胜利》,讲述了民间、老百姓的抗战、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的抗战,比如说工商界、文艺界、教育界以及一些普通百姓在抗战中作的贡献。今年我们的纪念主题,包括文艺作品创作,更强调把中国的抗日战争纳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框架之内。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以往,有些人,有些势力,对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起的作用估计不足,强调得比较少。我们自己主动找到自己的位置非常必要。

  记者:有人统计,中国80多年来共摄制了400多部抗战题材电影,很多导演热衷拍摄这一题材,市场也始终广阔,这是为什么?

  张东:首先,战争片是电影中绝对不可忽略的类型,好莱坞的战争片就很受欢迎。观众欣赏电影,喜欢看两种东西,一种是离自己远的,一种是离自己近的。战争是大家都不愿意经历的,那就通过艺术的形式从电影里头看。其次,男人生性好斗,崇尚英雄,女性观众也是美女爱英雄,军人从外表到内在气质的帅,永远对观众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中国抗战题材电影多,也有自己的历史和政治原因。军事斗争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前28年的历程,应该通过电影表现自己的光辉历史。但战争片又不完全是打仗,与政治、现实有很复杂的关系,也要考虑统战要求和国际关系等各种因素,而抗日战争期间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震撼人心的故事,是写不完的一个聚宝盆,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涉及,只要找到不同的角度,仍然可以在银幕上呈现。

  记者:怎样看待《地雷战》《地道战》等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影片?为什么近年来摄制的抗战电影还达不到这些电影的影响力,难以载入史册?比如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影片已经拍了七八部,但是为什么没有产生像《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那样的名作?

  张东:经历过战争的人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拍摄的战争片肯定是不一样的,每一代人对战争、对人性也都有不同的思考。《地雷战》《地道战》等电影比较朴素,作者都是战争亲历者,是把自己的真实体验变成影片。当时很多观众的心理需求也还是希望享受、回味我们的胜利,丑化侵略者。在故事性方面,那一代的编剧、导演等创作者受传统文化例如章回小说影响较深,具有中国人的传统欣赏习惯,喜欢有头有尾的故事、单纯的故事线索、性格比较鲜明的人物。尽管其中的日本鬼子有漫画化、弱智化倾向,但这跟那时整个电影界、文艺界的审美观都有很大的关系,是大的社会氛围和美学观念决定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那时的影片确实有“左”的东西。

  至于近年来的一些商业电影没有成为非常成功的抗战电影,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没有拍好中国军队怎么在战争中和日本鬼子对垒的,二是没有体现好战争背景下各种人的生存、反抗状态。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事件被中国电影反复表现,首先是因为这个事件至今不被日本军国主义承认,也可以引发对我们民族性的深刻思考,此外也还可以提供制作商业大片的元素。具体而言,《南京南京》的主要问题在于最后人为地写日本兵忏悔,违背历史和现实,观众不认可;《金陵十三钗》在商业上选了离奇的故事,请了好莱坞明星,但惟独忽视了影片核心层面的历史反思和思想立意,比如妓女和女学生在人格层面上,是否是相等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影片没能给出很好的答案,观众提出质疑也是必然的。

  记者:有人说,军事电影正日渐减少,影响日渐减弱,您怎么看?

  张东:这是必然的。在过去的年代里,军事、战争是国家主要的事情,我们的政党和人民一度曾经最重要的事就是打仗,军事在人民生活中占很大的比重,军事电影必然受到格外的重视。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我国军事电影曾经占年产电影的1/3还要多。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建设、和平发展成为百姓生活的中心,比如现在大家都在炒股,而不是大家都在当兵,完全按照过去最红火时的做法继续拍军事电影,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战争片、军事片一直被关注,也仍然不断地出现好片子。近年来许多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都与战争有关,比如《英国病人》《辛德勒名单》《拆弹专家》,战争片的生死考验和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使其永远都有魅力,令观众热血沸腾。

  我始终认为,战争不仅仅是军人的事情,反对侵略战争也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试想,如果没有一片和平的天空,我们的股票涨得再快,我们的房子盖得再多,百姓能过安稳的日子吗?铭记历史,居安思危,这正是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目的。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