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首个电视孔子课堂落户埃及 面向22个阿拉伯国家观众

本报驻埃及记者  刘水明  王云松
2015年08月06日08:0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孔子课堂开播当天,中埃两国友好人士参加电视访谈。
  本报记者 王云松摄

  越来越多的埃及人爱上汉语和中国文化。图为在今年2月开罗“欢乐春节”庙会上,两名埃及朋友学习富有中国特色的“茶艺”。
  本报记者 王云松摄

  8月4日,位于开罗十月六日桥以北、尼罗河东岸的半圆形埃及电视大厦又迎来繁忙的一天。上午10时,楼内前来上班、办事的人仍需排队上电梯,在尼罗卫视总部所在地第七层,一场简朴而又隆重的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北京语言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李宇明和尼罗卫星电视台台长侯赛因·真把一块红绸布掀起,金灿灿的铜牌上露出四个楷书大字“孔子课堂”。尼罗电视孔子课堂是海外第一个通过卫星电视形式教授汉语的孔子课堂,它面向22个阿拉伯国家的亿万观众,受众群体之庞大,前所未有。

  多个频道播出,在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影响大

  尼罗电视台是埃及的国有电视台,包括新闻、文化、教育、高教、国际、生活、喜剧、电影、运动等11个频道,卫星信号覆盖全球,在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影响很大。

  尼罗电视孔子课堂是在该台“汉语教学节目”的基础上创建的。汉语教学节目以阿拉伯语作为讲解语言,开播于2012年11月12日,原本只在尼罗高教频道播出。但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热烈,于是扩大到尼罗文化、尼罗教育等多个频道播出,每周4次。每期节目30分钟,包括23分钟的语言教学和7分钟的中国文化知识介绍,旨在通过埃及主流媒体在阿拉伯国家推广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

  作为电视孔子课堂的中国合作方,中国语言大学将为孔子课堂提供包括智力、教学在内的全方位支持与帮助。李宇明在揭牌致辞中表示,北京语言大学与尼罗电视台合作建立孔子课堂,必将为埃及和阿拉伯地区的广大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便利和学习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加深中埃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他说:“8月6日新苏伊士运河即将开通,希望孔子课堂的建立也能够像运河一样,沟通中埃两国古老的文明。”

  曹庆鸿从2012年起在埃及担任汉语教学节目编导,4日正是她结束3年工作任期回国的日子,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节目成长、发展的见证者,看到电视孔子课堂在埃及最终落地,既激动又高兴,这是对埃及汉语教学的肯定。”

  揭牌仪式前,在埃及电视大厦三层第十二演播室,还录制了尼罗卫视孔子课堂的首期节目,邀请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临时代办齐前进、李宇明和埃及国家电视台副台长穆斯塔法、教育电视台台长穆赫里斯·阿卜杜、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教育参赞霍文杰和北京语言大学东方学院院长罗林等6位嘉宾访谈。嘉宾们认为,尼罗卫视孔子课堂的开办,是中埃两大文明交流合作的最新成果。在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埃两国应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嘉宾们还就新闻媒体在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尼罗卫视将为孔子课堂的受众提供何种服务和支持;孔子课堂未来有怎样的发展计划;对学好汉语有什么建议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

  契合受众需求,被赞誉为“没有围墙的学院”

  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式教学,尼罗卫视汉语教学节目以其灵活、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被赞誉为“没有围墙的学院”。节目组还积极以网络为媒介在阿拉伯世界推动汉语教学。为了使不能在电视播放时段收看节目的观众观看,制作人员将每期节目上传至视频网站并定期上传一些在节目中讲到的汉语语言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作为观众的课外阅读素材。

  在视频网站上,平均每一期节目都有三四千人次观看,最多时达上万人次。许多观众纷纷留言,表达对“没有围墙的学院”的褒扬和感谢。

  埃及扎加齐克大学职员萨马·胡斯尼说:“汉语教学节目可以为我打开许多领域的求职之门,比如国际关系、信息技术、旅游、教育和翻译等。从对一种全新文化的认知中,我获得了宝贵的经历。”

  网友纳加·凯末尔说:“这个节目非常有意思,学习中文是与经济大国打交道的需求,感谢你们的努力。”

  联合国驻苏丹维和部队观察员艾哈迈德·比亚里是一名汉语学习爱好者,虽然曾在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和部队语言学院学习过中文,但由于工作条件艰苦且时常调动,无法坚持到固定课堂上课。汉语教学节目为比亚里创造了继续与汉语保持“亲密接触”的条件,“我从社交网站上下载了你们所有的节目,感谢你们让我学到了更多的汉语和中国文化!”

  网友穆罕默德·穆斯塔法说:“节目用十分精彩、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中国的日常生活,通过这样的节目,普通埃及民众能够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另外,我非常喜欢主持人在讲解中文时平和稳重的风格。”

  一位名叫哈尼·沙尔的巴勒斯坦高中二年级学生说:“汉语教学节目很棒,我从中受益良多。”

  渴望了解中国,埃及汉语教学方兴未艾

  埃及汉语教学始于1957年,首先在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开设中文班,又于1977年成立中文系,培养了首批埃及本土汉语教师。目前,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开罗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阿斯旺大学等10所大学开设了中文系,在校学生超过2000人。此外,开罗大学和苏伊士运河大学的孔子学院每年还培训学员2000多人次。孔子学院还积极举办文化周、图片展等活动宣传中国文化。

  中国与埃及虽远隔万里,但近年来,在埃及兴起了一股“汉语热”。记者行走在开罗街头,几乎随时都能听到“你好”“你怎么样”的问候声,有时,还会有热情的汉语学习者上来攀谈,表达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喜爱。可以说,汉语正在金字塔的国度散发独特的魅力。随着“汉语热”持续升温,埃及一些中小学也已开始了汉语教学。

  霍文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国语言文化在埃及的普及,‘中国’在埃及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符号,越来越多的埃及人渴望了解中国,开始认知、欣赏与其他文化不同却同样精彩的中国文化。”

  穆斯塔法副台长说:“不少埃及人喜欢学习汉语,我衷心希望电视孔子课堂成为增进埃中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

  (本报开罗8月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6日 21 版)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