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电视纪录片《大抗战》研讨会发言摘编

2015年08月26日08:0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多集结构的抗战史话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 杨胜群

  在已有的抗战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当中,《大抗战》可谓鸿篇巨制,不只是集数多、篇幅大(128集),更重要的是因为其思想内容容量大、史料极其丰富、涉及的抗战人物事件众多,可以说,这部片子是一部电视版的抗战史料剧,一部电视版的抗战人物故事剧,也是一部电视版的抗战史话,在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多集结构、全景式、全过程,再现中国人民伟大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和历史轨迹。这部《大抗战》以100多集的篇幅拓展了充分的表现空间,对于抗日战争历史上众多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作了本末体式的描述。其全景式特点,充分地表现在采取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结合的方法,从高层决策到基层社会,从政府抗战到人民抗战,从军事斗争到政治斗争、外交斗争,从正面战场到敌我战场,甚至从中国战场、东方战场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其他战场等,做了系统的梳理和详尽反映。全过程,是指其对14年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全国抗战,再到抗战胜利结束、正义审判,作了完整反映。

  第二,以历史事件为线索,勾勒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这个片子描述抗日战争的那些历史场景和历史轨迹,并不是罗列一些事件,而是始终以抗日战争发展历史进程和内在逻辑来组织展开。把抗日战争历史进程事件化了,以事件为线索来勾勒这个历史进程,历史阶段属性明显。片子当中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叙述也并不是孤立写某一件事、某一次战役,而是坚持点与面的结合。

  第三,见事、见史、见人,揭示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回顾历史、表现历史、再现历史,最重要的还是要回顾和发扬历史精神,这14年抗战历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给挖掘出来了——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所蕴含的历史精神,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这种抗争精神。

 

  抗战历史的真实写照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 汪朝光

  在今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中,大型文献纪录片《大抗战》是其中引人关注者之一,其成就表现在多方面。

  首先是全面性,《大抗战》共128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举凡抗战期间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大事要事,无不包罗其间,可谓迄今有关抗战历史的纪实文献、纪录影像中集大成的百科全书式作品,非常有利于观众通过这部作品了解抗战历史。

  《大抗战》围绕核心主题带动全片叙述,以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为叙述主题,再围绕主题设置各集内容,从而使全片能够在分集叙述中把握全局,散中见核、小中见大,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历史叙述的本质在于真实。《大抗战》的创作者以反映真实的抗战历史为本,并充分吸收学术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于抗战历史都尽力做到历史真实与叙述真实的一致性。唯其真实,所以有力地发掘、运用了许多难得一见的影像、图片资料,辅以亲历者的访谈见证和专家的解说分析,有力地揭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全民动员、投身抗战的精神风貌。

  此外,《大抗战》着力于通过发掘历史的细节,运用新的观察视角和新的影视技术,反映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具有新颖而鲜明的特色。如片中出现了当年亲历南京受降的警卫排长,通过仍然健在的他的回忆,结合当年的影像图片资料,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使观众领略到胜利的欢欣。

  正因为上述各方面的特点,《大抗战》是一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纪实影像作品,能够通过形象的叙述,感染千百万观众,使今天的我们了解到昨天的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国家进步而奋斗的英雄诗篇,并对明天的中国富强和民族复兴抱有更强烈的信心和期盼!

 

  用史实说话的文献片

  平型关战役686团团长李天佑上将之子 李亚滨

  首先,这是一部客观、真实、全面记录和反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场上全民族抵御外来侵略、最终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的一部史诗。这部片子的特点是没有说教而是用史实说话,不是理论探讨而是真实的故事,通过看这些前辈的经历,听后代的讲述和专家的点评,更可以激发我们年轻一代人珍爱和平、牢记历史、自强不息、兴我中华的自信心。

  其次,从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采取史料镜头与专家讲述,并且采访亲历者后代相结合的这样一个平铺直叙的方式,比较简洁、直白,符合这种文献片的风格。它不是故事片,它就是一个文献片。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晋察冀第九、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开国中将韩伟之子 韩京京

  《大抗战》从思想内涵上看,这部片子旨在歌颂中华民族的团结抗战。比如,片中反映了在外来侵略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中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团体甚至各阶级都以民族利益为重,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片中专门有几集讲述这一主题。

  毫无疑问,这部片子的价值取向是为了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反映出为了国家、民族的这个大家,而牺牲小家的伟大精神。比如,民族资本家将轮船沉于长江,以阻止日军溯江而上;无数的抗战英烈舍家忘我,投身抗战,直至献出生命。片中对于在抗战中出现的党派摩擦和矛盾也并不回避,做了很好的符合历史事实的阐述。

 

  引导青少年不忘历史

  国民革命军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上将之孙 卫 智

  我特别同意的一点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实际上是国家的抗争,是全民族的抗争。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一盘散沙,虽然有中央政府,但是各个地方实际上都是各自为政。抗日战争使大家团结在一起,把大家统一在一个国家和全民族的一个体制下,进行了14年的英勇抗战。

  希望通过对老兵的宣传、对该片的宣传,能够激发青少年不忘历史、奋发图强的爱国热情。

 

  全景式展现抗日战争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主任 王均伟

  这部片子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也是最突出的一点是,这部作品很好地处理了三大关系,即局部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关系、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过去有关抗战的纪录片,对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这6年间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往往一笔带过,而《大抗战》用了13集的篇幅,把这期间的一些重大事件加以表现,像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的斗争,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淞沪抗战等几次大的战役,都专门进行了介绍。如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是抵抗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就有了史实依据。抗日战争是异常惨烈的,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什么党派、阶层,《大抗战》在处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上,不回避、不粉饰、不矫情,非常大气。

  第二个特点是,这部作品很好地把握了历史的宏观框架和具体细节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把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决定了现代中国命运的伟大事件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深刻揭示。这部作品从现在的结果看,比较稳妥地把握了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尺度,特别是一些专家访谈,通过提纲挈领的分析,帮助观众跳出具体的历史情节,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进行理性思考。

  我认为,这部片子很好地回答了三个问题: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作为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能够战胜日本军国主义?为什么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三个问题,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是至关紧要的,是有深刻启示的。从这个角度说,这部作品写的是历史,启迪的却是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个特点,这部作品对于历史文献的搜集、梳理、分析和运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资料价值。

 

  品质上实现史诗之美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 陈 宏

  《大抗战》创作态度上遵循了纪实之美。主创团队忠实捍卫了纪实美学的第一原则: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在当下一些人为了收视率胡编乱造的情况下,本片没有跟风,没有穿越、没有戏说,它几乎只是将历史文献音像和文字资源原生态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使受众感到真实可信如亲临其境。

  该片艺术风格上体现出质朴之美。返璞才能归真。这部片子没有眼花缭乱的特技,没有过度繁琐的包装,它的手法主要是原始资料的简洁剪切。确实,在这段荡气回肠的大历史面前,再华丽的包装都显得苍白无力。

  全片的品质呈现出史诗之美。大音希声、静水流深。由于本片全面系统而又真实地、不矫情不粉饰地展现出抗战来龙去脉的历程,令人信服、震撼、深思,达到了写史的高境界——信、达、雅,全片呈现出史诗般的宏大之美、壮阔之美。

 

  大历史观下的抗战剧创作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崔保国

  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也属于世界人民共同的反法西斯战争事业。《大抗战》正是秉承了这种思维,在128集中几乎呈现了抗战的方方面面。

  个人建议,通过《大抗战》这部纪录片,我们中国人应该更加具有全球视野——以大历史观写这样的重大题材,用这种真实历史来表现,才更加深刻、有感染力。

 

  用好史料,提高文献价值属性

  重庆纪录片研究会会长 雷 卫

  《大抗战》实际上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文献纪录片,文献价值很高,它全方位地展现抗战,厚重感立现。

  这部纪录片在文献的指导下,撰稿找到了特色和看点,尽可能多地插入了故事、细节。此外,做这种纪录片,现场很重要,现场感与资料结合,最终的作品才会更加生动。

 

  活生生的中国力量

  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 张惠建

  由广东广播电视台携手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华夏传记(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策划摄制的128集文献纪录片《大抗战》,今年5月4日起在广东卫视、广西卫视、中国教育频道和珠江广播,以及山东、河南等电视台同步播出,7月7日又在广东新闻频道重播,播出以来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创造了很好的收视率。

  首先,《大抗战》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第一部以真实的影像资料、全景式地系统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全过程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全面系统、客观生动地展现从九一八事变至日本投降的14年抗日战争历史。本片牢牢把握两个基调:一是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率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对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二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大抗战》的题材和播出正好契合广东卫视中国力量的频道口号与定位,《大抗战》切切实实反映了中国军民团结一致抵抗日寇侵略的历史,这就是活生生的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既是对新时代实现中国梦主题的呼应,也是广东卫视全力追求的风格气质。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广西电视台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播出,开创了纪录片在卫视联合播放的先河,以最大的力度掀起社会对抗战历史的讨论和热议,我想这也是《大抗战》影响广泛、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制作播出《大抗战》这样的大型纪录片是我们主流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作为国内的主流电视媒体,广东广播电视台一直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担当社会道义与责任、汇聚各方正能量为己任。

  今天我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行动,齐心协力,共同出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明天我们有信心上下联纵,左右贯通,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电视节目,做大做强广东广播电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贡献。

  图片说明:

  图①:《大抗战》研讨会现场。

  杨 洪摄

  图②:狼牙山三烈士塔落成典礼。

  资料图片

  图③:1944年7月22日,中国远征军第2军第9师的游击队员在训练渗透战术,用于对日军据守在滇缅路上的重镇——芒市进行情报侦察。

  资料图片

  图④:在皖南岩寺集中的新四军部队。

  资料图片

  图⑤:昆仑关大捷中,中国军队发起冲锋。

  资料图片

  图⑥:万里长城。

  资料图片

  版式设计:宋 嵩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6日 20 版)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